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笔者认为,安全检查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预先通知,不通知和“微服私访”3种方式,不但检查“硬件”,还要检查“软件”,而且还要注意“细节”. 从软件方面,比如,订了多少报刊?安全教育上了多少课?安全考试有多少考卷?考卷上有多少种笔迹?考试内容是否实用?有没有安全简报、事故通报、安全检查记录等材料?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2.
安全检查是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日,笔者到部分工矿企业调查时发现,一些企业组织或个人,把安全检查当“秀”来做,不仅没有起到安全检查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安全生产。此作“秀”之风应急停、当刹之。安全检查“走马观花”,形式主义不保安全。调研中笔者发现,部分企业领导人下基层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大多采用“走马观花”式,检查还未开始,就通知被检查单位,企业做了“准备”,将隐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隐藏;检查时,把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日,新疆农一师电力公司安全检查出新招,改变以往那种“定时、定人、发通知”的检查模式。由各基层变电所安全员参加,首先对电力总公司安监办的安全监察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质询,然后组成检查组,不定时、不定人、不发通知,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所有基层单位进行安全大检查  相似文献   

4.
郭明富 《劳动保护》2003,(11):32-32
交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原油田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只要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规范车辆管理干部和驾驶员的行为,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各车辆单位在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如车辆回场检查、出车前的安全检查、行车途中的安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半年及年检查等),车辆使用制度,车辆调派制度,安全会议(活动)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做安全检查活动时,安全主管不同的应对态度,产生不同的工作结果,可分为8个段位:一段安全主管:"发通知,等结果"。把检查通知发出去,安排相应的安全员或车间主管检查,把发通知出去当成结果。实际上,发出安全检查通知不是结果,安排人员检查不是结果。排查隐患,发现问题,然后分析制定对策才是结果。二段安全主管:"做检查、做记录"。发出安全检查通知,然后自己带队去现场,  相似文献   

6.
无庸置疑,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长周期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因此,要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检查质量,就需要配备“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这3种常用“工具”。安全检查前需备上常用的“望远镜”。安全检查首先应突出其预见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检查人员应当具有看得远的“眼力”。能够紧密结合时节的变化和特点,坚持“旱季防洪”思想,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突击检查。做到超前检查重点、要害、关键部门和单位的各方面准备情况,是否做到未雨绸缪,在每个环节上是否存在隐患和缺陷。与此同时,安全检查人员还可以依据…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编辑部:拿到2004年第4期杂志,当读到《大检查,到底怎么查?》一文时,一是深幸编辑记者慧眼识宝、大胆探索,大胆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存在的弊端进行曝光;二是对由国家安全专家张国顺主持的“安全检查课题”组的专家们表示敬佩,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深深感谢。我在安全岗位上干了多年的管理工作。除本厂的安全检查外,还多次参加本市安检组和全区安检组的工作,正如张国顺专家所说,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也没有切合实际的、统一高效的检查标准,往往造成仅有声势没有效果的局面,使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甚至上演检查团前脚走,企业立马就出事故的悲剧。这话真是一针见血。这下好了,有专家进行课题研究,若《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导则》一书能及早出版,将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参考工具书,但愿及早出书,我们安全工作者企盼着。广西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韦奇发  相似文献   

8.
安全检查是查隐患、促整改、防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安全工作执行力、促进安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基层的安全工作检查中,时常出现蜻蜓点水看一看,检查不深入;走马观花转一转,检查不细致;围着资料翻一翻,检查不全面等流于形式的现象,弱化了安全检查的应有效果。要达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切实做好“常、深、细、问、听、考、帮、演、评、改”“十字功”。  相似文献   

9.
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煤炭部共同决定,8月25日至10月25日,对全国煤矿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这次检查的重点是:中央(78)67号文件、煤炭部(78)1467号文件和今年6月份全国煤矿安全工作会议的落实情况,以及《煤矿企业安全工作试行条例》和《煤矿安全监察试行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是不是真正重视了?群众性的安全生产“百日红”竞赛是不是开展起来了?三大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止重大事故的“十不准”是不是执行了?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安全检查网是不是发挥作用了?重大事故隐患是不是消除了?采掘工程质…  相似文献   

10.
一是不要打招呼 以往的安全检查大多是未见雨点早已雷声隆隆。不仅早早地开会发文进行布置,而且出发前还要与各受检企业打招呼,甚至在上一个企业检查时已向下一个企业通报情况:如检查重点是什么,日程安排怎么搞等等。试想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式的检查能查出多少真实情况?因此,要想查出真实情况,有必要搞些“突然袭击”,以促进企业在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中做到查与不查一个样。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企业,安全检查工作总是收效不大,事故屡有发生,甚至有的检查组带着“安全形势一片大好”的结果刚离开,就传来发生生产事故的消息。反思类似的安全生产检查,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好安全检查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2.
某单位曾发生一起特大火药爆炸事故.据了解,事故发生单位所在的地方政府不可谓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因为他们与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了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样,作为地方特种行业的主管部门也不可谓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因为他们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而且发现了事故隐患,企业也写过安全生产方面的保证书.但是,责任状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了多少?  相似文献   

13.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手段,也是提升安全工作执行力、促进安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基层的安全工作检查中,时常出现蜻蜒点水看一看,走马观花转一转,围着资料翻一翻等流于形式现象,弱化了安全检查的应有效果。安全检查是查隐患、促整改、防事故的直接手段,必须唱好“常、深、细、问、听、考、助、演、评、盯”“十字歌”。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您好:我在工作中发现,有部分班组长把班组安全看作是“听天由命”,抱着侥幸的心态来对待,没有真正认识到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将安全工作局限于表面文章,只是口头上叫喊,导致了安全生产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安全工作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可有些班组将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只将完成班组生产任务作为头等目标,完全忽视了抓班组安全工作,或只将班组安全工作作为一项软指标来抓。例如,安全检查时,往往漏检、假检,或是检查不及时,查出问题却不记录;现场材料、环境、设备存在不可靠因素;处理问题、追究责任时,当老好人等情形时常出现。有部分职工反映,只有遇到上级安全大检查,矿(厂)打招呼,区队(车间)再布置到班组,班组才开始搞“突击”,以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为对外施工民工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北京城建二公司实行了外施工民工岗前安全教育考卷登记卡制度,使安全考卷有了统一的“户口”。  相似文献   

16.
每个单位的每次安全大检查总要查出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笔者在感叹安全大检查取得的这些成绩时又不免有些自诘:短时间内查出的这些安全隐患,总不至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吧?结合本单位的一些具体情况,我认为,安全检查不仅要大检查更要打破常规,使安全检查一直处于“保鲜保质”状态。要使安全检查随时处于“保鲜”保质状态,就应该把安全检查“回头看”纳入日常工作,不仅要“回头看”,更要“随时看”。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应该服从安全。然而,在我们现实安全检查中,常发现企业及员工在安全问题上,思想认识不到位,不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有的工人总会搞出些自己的“发明创造”,在生产过程中常常耍些“小聪明”,为自己的违章作业没出问题而沾沾自喜,并且还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小窍门”传授给别人。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说某某路段高危就不做好预防措施,反而更要做好安全保障。那么,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呢?如何避免车祸的发生呢?及时了解和掌握车况安全行车是建立在车况良好的基础上的。因此,车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车况。比如,注意观看驾驶室前舱的各种仪表数据,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还要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养护习惯。比如,通过视觉来观察轮胎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看待安全检查的频率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中,有人认为,安全检查的频率越高越好,只有频繁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各类问题,进而避免事故发生。但也有人认为,安全检查如果过于频繁,可能会因小问题已解决,大问题整改进度不明显,而无法发现新问题,使报告与记录千篇一律,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还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检查是否越频繁越好。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应如何确定安全检查频率?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3,(6):44-44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5月14日,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指导委员会就开展200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发出了补充通知。通知有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