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简述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岩溶塌陷是我国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它和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构成我国六大地质灾害类型.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颁布和实施,不同灾种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估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塌陷项目组结合多年岩溶塌陷研究的经验,研制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岩溶塌陷灾害管理与风险评估系统(GMRS).本文以水城盆地为例,全面介绍运用GMRS进行岩溶塌陷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最后,对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工环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岩溶地质灾害对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全面研究了水工环工程中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概述了岩溶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和危害,探讨了调查、评价和防治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实际应用经验。研究强调了科学规划和综合防治在水工环工程中的重要性,旨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质环境的恶化,造成各类地灾害不断发生,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本文通过10年来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并根据滑坡施工的控制因素及特点,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地质灾害施工安全事故,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某煤矿治理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及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条件进行了矿山地质灾害与环境恢复治理.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与分析,采用了地面沉陷及地裂缝防治工程、井巷坍塌冒顶防治工程、含水层破坏防治工程、矿井突水防治工程、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防治工程及监测工程等方式,解决了矿山地质治理难题,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煤矿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勘察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同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地球物理勘察在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所能解决的有关地质问题和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杨柳煤矿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针对采空塌陷对煤矿工业广场、铁路专用线、进场公路工程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地保护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行、减少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建和顺至邢台铁路工程所经地段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存在多种地质灾害隐患。本文通过沿线的实地地质调查和勘察,对该工程项目进行了地质灾害预测和评价,预测该项目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并分析了致灾原因,同时根据各处地质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避让、治理、防护等防治措施,以避免灾害的发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上海市环境地质特征及中春路道路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生命损失灾情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灾害每年造成最大可能死亡1500-2000人,除内蒙古,天津市,江苏省,上海市,香港,澳门以外,其余28个省(市,区)每年因地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全国实际发生地质灾害死亡人数:1995年死亡1230人,1996年死亡51人,1997年死亡108人,1998年死亡532人,2000年死亡142人(伤26975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1)地质灾害防治,政府负总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2)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分期分批治理。(3)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预算,并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4)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以伊川火电厂为例,调查分析了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针对该火电厂建设项目中的电厂工程、灰库工程、水库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发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质灾害危险性明显受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筑类型的影响。认为电厂工程、灰库工程的库中区和库尾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灰库工程的坝址区、水库工程和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相似文献   

12.
结合HSE管理体系的要求 ,从隐患治理项目的依据、监督管理的内容、隐患治理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等方面对隐患治理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中国在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国家13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石化工程相比其它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潜在安全隐患大等特点。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体会对石化工程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包括石化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期、试生产及竣工等各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内容,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为石化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工艺安全管理(PSM)的角度,对美国、欧盟等的工艺安全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的定义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国内《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给出的部分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目录并确定各物质的临界量,提出在我国推行工艺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参与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过程安全管理对标的基础上,调研国际石化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标准和实践,编制对标准则,对国内典型石化企业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及对标,分析国内过程安全管理在工艺危害分析、设施完整性、变更管理、过程安全绩效指标、培训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突发性、分布广、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0多个县级城镇、1万多个村庄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灾害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原因:(1)预防性、区域性研究远远跟不上治理工程需要;(2)治理工程偏重工程技术忽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机理研究;(3)人类因素的参与,造成自然地质体平衡状态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加速了大区域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因此,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一条有效道路,就是要加强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开展预防性研究,圈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和灾害高风险区域,为国土规划、减灾防灾、灾害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综合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尾矿库目前的基本情况,对其灾害事故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尾矿库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企业做好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苯酐工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酐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为范例,探索通过工程风险特征分析,参照GB13548-92安全评价通则进行工程的安全评价,以确实工程的火灾,爆炸毒性危险等级。同时,通过车内外风险事故分析确定了风险事故的隐患源及事故污染源,并按世界银行的Pasquill模式进行了风险事故的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藏朋曲流域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曲流域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对水电工程建设和下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本研究以2009年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研究区地质背景基础上,从基本环境因素、诱发因素和历史因素三个方面选取了坡度、岩性、断层密度、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灾害发育密度六个评价因子,通过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因子的相对权重,确定研究区危险性的量化指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加权叠加,最终生成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图,从而完成对朋曲流域水电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朋曲流域的地质灾害总体的危险度为中等,曲当厂址与聂当拉闸址分布于高危险区内,应加强对两处地质灾害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