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结合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建立有火电特色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的重要性和现实性.结合包头、卡伦堡和布朗斯维尔案例,分析了火电基础型、火电核心型和火电虚拟型三种典型生态工业园模式.从产品、企业和园区三个层次,探讨了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以期为我国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钢铁企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区。论述了钢铁企业在搞好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向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设以钢铁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的三种模式;并对钢铁企业如何适时有效地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设以火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的初步研究,阐述了建设生态工业园的重要意义,详细探讨了不同产业间的资源相互最大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总结了建设生态工业园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各地建设类似生态工业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经济系统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系统结构分析,将区域经济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并阐述了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因果反馈机制,各子系统的特点及变量选取。依托Vensim ple软件绘制因果关系反馈图和模型流图,构建了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制定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建设生态工业园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面临着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长期存在的现实约束,传统的线性工业生产方式必然加大北京市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在调结构、促增长以及强化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背景下,北京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工业开发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任务,力图走出一条生态化、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以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目前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地推进中,对其建设和发展的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的未来发展战略,这对规范和引导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优化结构、资源利用、生态宜居和高效管理,以此构建了生态工业园指标体系,包括6个准则层,17个次准则层和40项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组合权重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研究资料及相关文献,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天津港保税区进行了实例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园区发展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7.
产业生态化的基础条件、发展误区与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是经济由粗放转化为集约过程中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转轨经济中的我国在这方面刚刚提到议事日程,该课题虽然很新但很重要.发达国家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产业生态化的本质并不是单纯求得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寻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这需要克服传统模式下生态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探索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聚集等多种模式,在产业链延伸、工业园模块化设计中将产业生态化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垃圾围城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少污染处理城市垃圾被提上日程。提出包含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在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子系统,通过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揭示了各个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村是农村全面生态化发展的理想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实现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抽样调查了苏州的28个农村,根据其经济、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等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划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农村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07,27(5):408-40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沼气的废水处理装置及该装置所用的自循环厌氧反应器。该装置由一个新型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组成,其核心自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两个上下重叠的厌氧反应区串联组成;两个反应区上部各设置一个气一固一液三相分离器,下部的反应区处于极端的高负荷,上部的反应区处于低负荷,三相分离器可使污泥自行分离沉降返回反应器主体并分别收集沼气,反应器内部能够形成液体自循环,使有机物与颗粒污泥的传质过程得到加强,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将磨细的废砖粉取代水泥制作胶砂试件,并测其抗折、抗压强度值来研究废砖粉的潜在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石灰对废砖粉活性的激发作用.结果表明:磨细的废砖粉具有潜在活性,且粒径越小,活性越大;在一定掺量时,石灰可进一步激发废砖粉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南京市区投入运行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周围电磁场强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户内型变电站(电缆进出)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要明显小于户外型变电站(架空进线)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户内型变电站(电缆进出)对周围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烟尘对光谱法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外吸收光谱法烟气在线监测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烟尘对不同光谱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利用紫外光谱法不仅可以进行烟气排放的在线监测,同时能进行烟尘检测,与其他光谱法相比,差分吸收光谱法计算结果受烟尘的干扰最小,比较适合用于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环境安全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我国能源利用给环境安全带来的影响。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研究了微电网技术发展,重点探讨了微电网产生背景、定义演化过程和微电网发展优势。研究指出,微电网技术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形成一个环境安全高效灵活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应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粉体和负载TiO2薄膜,考察了不同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的影响,并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5h条件下,所得TiO2粉体及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较好。不同初始浓度下甲醛光催化降解率与时间关系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好,方差R^2大于或等于0.99。  相似文献   

16.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干电池条形码管理方案的自动化分类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以对不同体系的废旧干电池进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电化学体系的废旧干电池采取何种回收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基于循环经济的特征,开展产品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可以指导产品自身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使产品由生产后的静态使用发展到性能或功能的可持续生长,可持续满足市场的全维需求。初步探讨了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现状及其哲学意义,并分析了产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基于循环经济特点的产品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上分析了FGD废水与灰水的作用机理,研究了FGD废水对循环冲灰系统中的重金属排放和碳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排放浓度取决于灰水pH值,絮凝吸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重金属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钠基蒙脱土吸附亚甲基蓝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采用试剂再生法、超声波法、高温焙烧法、氢氧化钠—高温焙烧结合法对钠基蒙脱土吸附亚甲基蓝进行解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红外光谱对吸附前后的钠基蒙脱土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溶液pH为10、吸附温度为60℃、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1 3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