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对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的后果,建立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上海市水源地的自然条件及监管情况,建立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高风险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8.7%,17.2%的水源地取水口相对为高风险取水口。  相似文献   

2.
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从库区面源污染来源、农业各类面源污染入库量比较、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状况及趋势等方面论述了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提出要加强磨盘山水库水质的科学研究,防止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小清河流域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流域暴雨与济南市幂雨的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点,说明了流域地理、气象、水文特征是小清河突发性污染的必要条件。小清河受纳大量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严重,是造成突发性污染的环境条件。暴雨行洪时污染物和底泥突然大量冲刷入海,是造成莱州湾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根本原因。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对突发性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作出了风险后果估算,并提出了风险预防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陡河水库水源地监测保障系统的建立,实现对水库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实施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固定监测相结合,及时准确地提供实时、连续的水质参数及变化信息,科学保护水库水源地水质,提出优先控制对水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污染因子的预警对策,实现陡河水库水源地水环境风险的实时监控预警与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5.
修建水库可以蓄水,防洪,对库区附近的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便利,而水库水质的好坏是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关键。在形成库区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以及库区库水向周围地质体内渗入,会引起周围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并对水质产生影响。文章提出在流沙河周边山地设立水源地保护带的概念。水源地保护带是指围绕坝址区设置的降低沉积物,污染物和养分进入水文敏感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地带。设立该带在于防止此带内或带外地下水出现污染,以保证未来良好水质的持续供水。  相似文献   

6.
闽江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空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闽江下游为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闽江下游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闽江下游2004年的水文情况,模拟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过程.定量模拟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闽江下游不同地点处污染物到达的时间和浓度值,并对突发风险事故的影响范围、程...  相似文献   

7.
宿迁市生活饮用水源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京杭大运河的流向,使宿迁市的生活饮用水源受到影响,水质下降,且易发生污染事故。本文对可能影响宿迁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线源以及风险源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宿迁市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水源地保护体制、法制建设、加强水质监测以及控制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出了宿迁市饮用水源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武汉汉江水源地是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其水质好坏关系到武汉市数百万居民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在引汉济渭、南水北调中线和鄂北调水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背景下,利用2004~2021年水质监测成果,对武汉市汉江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及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汉江水源地水体中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污染物浓度与武汉市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总磷存在较大超标风险.水源地水体中藻类生长基本不受氮、磷和硅浓度限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水温适宜时(6~12℃)暴发硅藻“水华”的风险较高;来水水质对水源地影响较大,西湖水厂至宗关水厂取水口间可能存在污染物汇入;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水质参数浓度时空变化趋势不一致,尤其是氮、磷元素,2016年以来其比值呈快速上升趋势,水体N/P的显著变化可能会引起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及数量改变,从而影响供水安全.水源地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状态,极个别时段可能会出现中度富营养的状况,当前水体营养状态有好转趋势.有必要对水源地污染物来源、数量和变化趋势深入调查以化解潜在供水风险.  相似文献   

9.
高翔  左锐  郭学茹  孟利  刘鑫  王膑  滕彦国  王金生 《环境科学》2018,39(9):4086-4095
傍河开采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型安全的取水方式.本文以哈尔滨呼兰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下水污染解析技术对枯丰水期水源地污染源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刻画,在此基础上采用污染源-途径-受体模型进行了枯丰两季水源地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综合分析了季节变化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源解析的地下水污染源在枯丰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水源地开采引起的水-岩相互作用、原生地质影响下高Fe3+、Mn2+污染、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氮污染和有机污染等共同作用;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在枯丰水期水源地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其差异性体现在丰水期水源地南部呼兰河沿岸区域水质污染风险较高,枯水期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岸周边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因此枯水期的人类活动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影响大,是水源地综合污染管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阐明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风险水平,对研究区域内9个区县45个水样中的常规水质指标和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挥发性有机物共6大类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水源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有机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水平相对较高,成人和儿童的饮水致癌风险最高分别达到了1.17×10-5.a-1和2.19×10-5.a-1;研究区域的非致癌风险较低,均在推荐的可接受范围内.不同类型水源地有机物致癌风险排序为江河>水库>山泉>地下水.研究区域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六六六、二氯甲烷、氯丁二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多环芳烃,需要重点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是城镇集中供水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功能,提出了包括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预警、基于污染动态模拟预警及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预警的技术体系.其中,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的预警是通过因子分析筛选水源地特征污染物,分析水质数据变幅以确定水源地水质的预警级别,可实现针对水源井的开关控制作用;基于污染动态模拟的预警是在水源地外围污染源特征基础上,模拟其动态迁移过程,进而确定其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预警级别,可实现对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的预判;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的预警着重于水源地受区域污染风险控制与水源地保护区的耦合效应,同时结合其他预警影响因子作用以确定预警级别,可实现对水源地所在区域的宏观管控.该技术在哈尔滨市利民水源地进行了综合应用,结果显示,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预警中,CODMn及NH4+的最大变幅指数均在1~2之间,预警级别确定为一级;根据污染动态模拟的结果得知,位于水源地开采井流场上游较高ρ(NH4+)的范围在迁移20 a后,污染晕前段尚未到达水源地,确定预警级别为零级;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的预警确定水源地所在区域为零级预警区,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利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存在污染风险,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太浦河流域锑污染环境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太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入手,分析流域内各环境风险要素之间互相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环境风险受体、锑污染源和流域水文特征三方面构建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分析不同情景条件下流域发生锑污染的环境风险,并根据断面水质控制目标核算不同流量条件下流域的环境容量,为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和风险防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为蔷薇河和沭新干渠,构建水源水质全过程管理监控对连云港市的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水质监控网络,分析两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特征、常规理化监测和仪器监测等,结合污染因子识别分析研究,连云港水源地水质预警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等。进行水质预警警戒划分及完善应急响应措施。为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库污染成因及控制技术,以湖北某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技术分析水库的流域范围和周边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流域范围内TP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重点污染区域,提出TP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入库河流1是水库径流的主要来源,入库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91.8%。农业面源入库污染负荷估算约为807.84kg/a,贡献率为总入库负荷的72.53%,因此农业面源是水库TP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畜禽养殖污染。不同水质目标条件下,水库的纳污能力及污染削减率不同。Ⅲ类与Ⅳ类水质目标条件下,TP的纳污能力分别为363.73kg/a,727.45kg/a,污染物削减率分别为67.34%,34.69%。在兼顾目标可达性和工程成本的前提下,优选人工湿地和复合生态浮岛作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保证水库TP目标可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东北部某地级市地下水源地补给区,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水中所含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合气象、水文、地质、水质等资料,在地下水水均衡计算的基础上,应用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水质预测模型,并校正模型.提出的建议对研究区地下水多为战略用水,多属风险防控区,其次是需加强地下水环境准入,以生态红线标准管理,以及加快落实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等污染防治责任.通过模型预测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地下水流及水质变化情况,为当地政府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流域突发性水环境事故来势凶猛,极大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能快速模拟不同区域不同物质条件下的水环境快速模拟系统,为水环境安全提供保障。该文针对突发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特点,提出了流域水环境快速模拟系统构架,探讨了有资料地区和无资料地区的水环境快速模拟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了1套适应于不同资料详实程度和不同污染物特点的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快速模拟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在长江三峡库区设想突发苯污染物泄露事故和新安江苯酚泄露事故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自动识别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根据数据库中关于突发事件所在区域的资料详实程度,启动资料详实或无资料地区的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评估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与程度,展示突发水污染事故后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团的演进规律,为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及环境风险一直是影响我国饮水安全的主要隐患。虽然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成熟,但是在单一供水难以满足供水要求的情况下,协同供水的不同水源地之间的供水干渠在水源保护区划分上缺乏相关指导性意见,并且在水源保护区后期保护建设中针对性不足,难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明光市石坝水库水源地,结合中型水库水源地的特点进行水源保护区划分,并综合分析水质和污染源等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治措施,为明光市石坝水库水源地建设及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9,他引:7  
为阐明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风险水平,对研究区域内9个区县45个水样中的常规水质指标和铁、铜、锰、锌、砷、铬、汞、铅、镉等金属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水源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的金属致癌风险较高,其中最高的致癌风险来自水库中的铬,成人和儿童分别达到1.14×10-4.a-1和2.14×10-4.a-1,江河、水库和地下水的金属总致癌风险超过了ICRP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该区域金属非致癌风险较低,均在EPA推荐的可接受范围内.该研究区域金属污染物的优先控制顺序为铬>砷>铅>铁>锌,饮用水源地的风险值排序为水库>江河>地下水>山泉.  相似文献   

19.
水源地污染治理是保障城市饮水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调查分析崂山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采用水质评价和富营养化评价对崂山区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并对饮用水源地的污染治理提出了建议对策。本研究可为类似地区水源地污染物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理过程的矿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法圣  程品  张博 《环境科学》2014,35(4):1285-1289
目前国内外所做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一般都是从地下水的脆弱性研究出发,并未过多地考虑特征污染物对污染后果的影响.脆弱性是环境对污染物的自然敏感性,而地下水污染评价中更应当体现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分布特性.为了完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某尾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物理过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在污染发生之前,根据经济社会的敏感性条件和污染物将来可能的分布范围,事先划分各个污染风险等级在含水层空间上的分布范围,然后据此反推各个风险等级所对应的污染物源强,以此作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通过对污染物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运移进行数值模拟来评价尾矿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物理过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可以给出污染物浓度和风险水平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对于单个点状的污染场地来说,具有详尽的风险表征方式,优于以往基于含水层固有脆弱性指数法的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现有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价、场地优化选址和为场地建设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