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皇岛市天然矿泉水水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皇岛市天然矿泉水主要赋存在早太古代的花岗岩和变质岩的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之中,有锶、偏硅酸、锶及偏硅酸、锶溴及偏硅酸等4种类型。矿泉水水源地数量较多,水质优良,但开采程度较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利用遥感及多元信息复合处理技术,解译了由大量南北向线性体组成的南北向构造带以及其它构造信息,分析了它的控岩控矿特性,建立了5种成矿模式。为开辟找矿新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然后对秦皇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秦皇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对秦皇岛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壤侵蚀等级类型进行空间分析,得出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所占面积和不同土壤侵蚀类型所占面积及分布小流域,并详细分析了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和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侵蚀现状。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大量地热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秦皇岛地区存在以断裂构造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地下热水,区内地下热水的赋存受区域构造、断裂活动、盖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热资源分布及热储特征,提出秦皇岛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优先考虑的方向:抚宁县温泉堡、北戴河机场、卢龙县刘田各庄乡赵官庄、黄金海岸及北戴河新城七里海团组。  相似文献   

6.
土壤侵蚀是一种危害严重、分布范围广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各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特点、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土壤侵蚀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该区土壤侵蚀防治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秦皇岛市2011—2015年的噪声监测资料为依据,对"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较好,功能区声环境昼夜全部达标;影响秦皇岛市环境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等。提出了合理城区布局、使用新型隔声材料、加大宣传教育、严格环境执法等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0—2013年秦皇岛市5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距平百分率、线性趋势法分析了近44 a秦皇岛市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秦皇岛市年总雨日数和各等级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暴雨日数减少趋势最不明显。在空间分布上,秦皇岛市年总雨日数和不同等级降水日数自北向南,呈现"多—少—多"的分布特征,北部山区青龙和南部沿海昌黎为多雨日中心,各站年总雨日数和小雨日均呈显著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和评估秦皇岛市污水资源现状和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10年秦皇岛市污水资源化的意义、对策和方案。其结论对解决未来秦皇岛市可能发生的水危机以及秦皇岛市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11,(12):100
白云鄂博铁矿于1957年建矿,是包钢(集团)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境内,以矿床类型奇特、矿物种类繁多、稀土和铌蕴藏量大而驰名中外。建矿54年来,白云鄂博铁矿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采、在开采中保护",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环保除尘设施与主体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很多行之有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针对秦皇岛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2011年秦皇岛市城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城市生态化综合指数为0.687,生态化程度为2级水平,经济持续发展子系统和资源能源节约子系统较为薄弱。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秦皇岛市2001-2010年的噪声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环境噪声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秦皇岛市环境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苗红娟  陈瑛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66-67,79,F0003
世界铁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世界各国对铁矿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在资源所在国直接投资是获取铁矿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投资区位选择又直接关系到铁矿企业与企业所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败。分析了我国铁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铁矿资源丰富国家的投资环境,对我国铁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并对我国铁矿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当前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效益,发现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着分布不均、林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期秦皇岛森林生态系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15.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输运的重要命脉,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探测以分析评估其安全稳定性。基于埋设海底管道及其磁异常特征,通过研究埋设海底管道磁异常的检测技术及其组成、应用方法,优化海底管道磁异常检测设备布设与检测测线方案,实现埋深大于5 m 的深埋海底管道磁异常特征的完全检测。通过海底管道磁异常数据反演可获取实测海底管道路由相比设计竣工路由的坐标偏距、管道埋深等数据,在某区域14.5 km 长的海底管道探测实际工程中应用良好,探测数据符合管道路由勘察评价标准规范,为管道埋藏状态分析提供了依据,形成了一种高效、精确的海底管道探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典型矿粮复合区的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含量,并进行了相关评价。结果表明:由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可得,研究区域较为清洁,但存在局部的铜和镉污染,其中镉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地累积指数法显示,所有金属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其中镉的累积最为严重,且分布极其不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镉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存在中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7.
攀钢矿山环境现状、影响及恢复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矿山环保》2001,(1):26-28
本对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钒钛磁经铁矿生产的矿山环境现状、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恢复治理设想,对解决该市环境状况的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系统三方面分析了秦皇岛市生态环境现状,并总结分析出秦皇岛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侵蚀、林地和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气象地质灾害易发、外来物种入侵。针对上述生态问题,提出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加强湿地保护、构建生态网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等为主要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省重力侵蚀灾害数据为基础,选取地形起伏度与年均大雨天数作为地形与降雨因子的参数,研究了陕西省重力侵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重力侵蚀依据其主导因子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重力侵蚀低发区(Ⅰ区)、地形因子主控区(Ⅱ区)和重力侵蚀高发区(Ⅲ区)。将重力侵蚀分区结果同地貌分区对比,发现两者存在较好的吻合关系,其中重力侵蚀低发区包括关中平原、风沙区及黄土高原区,地形因子主控区包括秦岭与安康盆地,重力侵蚀高发区则主要在大巴山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秦皇岛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创建过程,分析了秦皇岛市"创模"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重点阐述了为完成创模目标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包括: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能源结构,深入开展节能工作;强化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