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移动颗粒床除尘器的除尘性能,首先解决了除尘器中容易出现的流动静止区域的消除问题,并实验研究了除尘效率及压降与表观过滤风速和滤料质量流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表观过滤风速为0.3 m·s~(-1),滤料质量流率为300 g·min~(-1)时,除尘效率高达99.8%,压降最大还不及180 Pa。另外,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滤料床层内部气体的流场分布以及灰尘粒子在床层中的运行轨迹,发现除尘器结构部件对气体流场分布以及灰尘粒子轨迹有重要影响。对仿真过程中逃逸出滤料床层的灰尘粒子进行统计,并与实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尘饼对增强细微灰尘捕集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量流失是EGSB反应器在高负荷状态下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实验室EGSB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葡萄糖废水,研究EGSB反应器在高负荷状态下的床层流态行为及其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该反应器结构形式下,当有机负荷达到23-26 kg COD/(m3·d),水力上升流速在约3.0 m/h,气体上升流速在约1.3 m/h状态下运行时,床层易发生剧烈流化现象,并导致颗粒污泥的解体和流失。降低反应器回流比、减小反应器内水力上升流速,控制床层在悬浮状态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负荷状态下生物量的流失,并取得了有机负荷46 kg COD/(m3·d),COD去除率97%以上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种新型有机复合填料作为生物滤床中微生物的附着载体,接种经过驯化筛选的专性甲苯降解菌,填装于生物过滤塔中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研究了新型有机复合填料在长期运行时的情况,考察了进气流量、入口浓度、床层温度和填料湿度对生物滤床的影响,最终经过优化得出,此种填料的生物滤床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长环境,并能保持滤床的高效稳定运行,当进气流量为0.4 m3/h,入口浓度为400 mg/m3,床层温度为30℃,填料湿度为50%时,生化去除量达到30.6 g/(m3.h),并且在此条件下滤床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石灰石颗粒移动床脱硫工艺参数是影响脱硫效率和操作压降变化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工艺参数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基于正交实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喷淋密度、空床气速、SO2浓度、烟气温度和床层下移速度对脱硫效率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和脱硫效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是空床气速>喷淋密度>SO2浓度>烟气温度>床层下移速度。喷淋密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呈正相关;空床气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呈负相关;SO2浓度和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呈负相关。床层下移速度与脱硫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直接炭化法制备油茶果壳炭,主要讨论自制油烟吸附装置中油烟入口浓度、体积空速和吸附床层高度3个因素对穿透曲线和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烟浓度为50 mg/m3,体积空速为1.7 h-1,吸附剂床层高度为40 cm的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22.6 mg/g;保护作用时间随油烟浓度的升高、体积空速的增大、吸附剂床层高度的减小而变短。SEM分析表明,油茶果壳炭含有众多孔径不一的孔隙,有利于油烟这种含有多种组分污染物分子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6.
煤渣床层烟气脱硫除尘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燃煤锅炉本身产生的煤渣作为基本工作介质,添加石灰和水,构成湿润床层,进行烟气脱硫和除尘。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了配料比例,基本操作条件和相应的脱硫除尘效果及床层阻力。通过现场热态试验,验证实际应用的操作参数及脱硫,除尘效果,并探讨实用装置的构造和 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试规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考察其启动规律及运行特点.在60 d内EGSB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达到12 kg/(m3·d),COD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试验中对不同水力负荷下污泥床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水力负荷控制在1.0 m3/(m2·h)以上,可以确保污泥颗粒化的进行及EGSB反应器的稳定,否则易发生沟流、活塞式漂浮等污泥床异常现象.同时,对颗粒污泥性质及微生物相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随着运行条件的改变,由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接种的污泥结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得到的颗粒污泥结构密实,沉降速率为38.8~64.6 m/h,比产甲烷活性达到314.25 mL/(g·d),内部微生物相丰富,各菌种呈混杂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d),甲烷体积分数达到61%,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4mm。因此,EGSB厌氧反应器的原废水循环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对水葫芦汁液的降解是高效的,为EGSB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方式,也为水葫芦汁液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套高效、节能的厌氧发酵装置。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化床结晶软化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某地下水进行软化处理,研究考察了软化药剂投加量、诱晶颗粒粒径、诱晶颗粒填料高度、入水流速、碳酸钙过饱和度等参数对水质硬度去除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药剂投加量为220 mg·L~(-1)时,出水钙硬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总硬度去除率达到60%,出水总硬度可达300 mg·L~(-1)左右。使用石英砂颗粒作为诱晶材料,粒径为0.21~0.43 mm。当诱晶材料填料高度为40 cm,入水流速控制在40~70 m·h-1时,均可得到较好的出水水质。优化反应参数,可控制处理后的出水总硬度在300 mg·L~(-1)左右,即去除235 mg·L~(-1)的暂时硬度,煮沸的水不再浑浊,无水垢生成,并且出水pH可控制在8.5以下。此外,探究了多相流化过程中诱晶颗粒的线性增长速率以及床层增长速率与过饱和度、颗粒粒径、入水流速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到晶体线性增长速率相关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3种纤维对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以路面扬尘为研究对象,在入口颗粒物浓度0.58 g·m~(-3)、风速1.0 m·s~(-1)、流量63.62 m~3·h~(-1)、纤维填充率0.67%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过滤单元材质(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除尘效率和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材质中聚丙烯腈纤维束除尘性能最好,除尘效率为70%~80%,其除尘效率比聚丙烯纤维束整体高20%。通过过滤介质表面电荷密度测定发现,在实验过程中,3种纤维表面都存在电荷,且聚丙烯腈纤维电荷密度玻璃纤维电荷密度聚丙烯纤维电荷密度。通过SEM检测发现,粉尘颗粒以静电吸附和纤维间填充2种方式赋存于过滤器内部,这表明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机理为静电作用和机械拦截作用的联合。  相似文献   

11.
生物流化床的床层膨胀行为直接与生化反应区的水动力学和效率相关 ,床层膨胀特性是进行合理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目前流化床设计一般没有考虑生物膜的影响 ,但生物颗粒的流化行为有别于光滑载体 ,因此需要对曳力系数Cd 和膨胀特性方程中的ui 进行必要的修正。在综合分析基础上 ,探讨了优化两相流化床设计和运行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非稳态过滤下的固定床颗粒层除尘效率模型.该模型尽可能地包含了影响固定床颗粒层除尘的参数,反映了沉积粉尘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粒状脱硫剂为滤料的固定床在不同颗粒层厚度、空床气速、粒径下的除尘效率.结果表明,在颗粒层厚度为400~800 cm、空床气速≤0.4 m/s的条件下,颗粒层的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双层滤料颗粒床高温除尘器床层粉尘进入率过高的问题,在沉降室底部,采用抽气循环抽出部分气体再引入除尘器入口进行循环以降低床层粉尘进入率。运用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DPM)对除尘器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抽气循环可以显著降低床层粉尘进入率,当循环率为1/7时,床层粉尘整体进入率从无循环的20.73%降低到5.13%,特别是第6床层粉尘进入率从10.21%降低到2.35%。因此,抽气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床层粉尘进入率。  相似文献   

14.
生物流化床的床层膨胀行为直接与生化反应区的水动力学和效率相关,床层膨胀特性是进行合理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目前流化床设计一般没有考虑生物膜的影响,但生物颗粒的流化行为有别于光滑载体,因此需要对曳力系数Cd和膨胀特性方程中的ui进行必要的修正。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两相流化床设计和运行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作状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0):2502-2510
为提高某600 m~2烧结机头电除尘器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使用商业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k-ε模型、电磁流体模型(MHD)和离散相模型(DPM)模拟流场、电场和颗粒运动轨迹。结果表明:经气流分布优化后,计算得到电除尘器进口烟气量分配偏差为±1.5%、颗粒相质量流量偏差为±0.7%,电除尘器本体两侧阻力分别为127.1 Pa和123.7 Pa,电场截面气流分布均匀性相对均方根差分别为0.129和0.133,均优于标准JB/T7671-2017要求;得到电场内电势分布及颗粒运动规律,电除尘效率与供电电压、颗粒粒径具有相关性。经现场实测验证,各参数的实测值与模拟值一致性较好,实测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为25.8 mg·m~(-3),除尘效率达99.20%,优于设计值;烟尘颗粒在0.03~10μm的分级除尘效率为80.35%~98.69%。0.1~1μm的颗粒段存在穿透窗口,其分级除尘效率仅为80.35%~91.81%。本研究结果可为烧结烟气的烟尘超低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焦化厂烟尘高浓度、高温、高湿和高黏度的特征,采用湍流预洗涤塔和湿法电除尘器处理拦焦烟尘。通过中试实验采样分析,利用全因子设计考察烟气流量、湍流预洗涤塔填料高度和喷淋流量对系统除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填料高度和喷淋流量是影响除尘效果的显著项,拦焦烟尘经过湿法电除尘系统的处理,烟尘浓度为8.3 mg·m~(-3),系统除尘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17.
不同形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溶解态、胶体态及颗粒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物的形态对颗粒粒径和有效密度有较大影响,即溶解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小,胶体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次之,颗粒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大;有效密度规律则相反.此外,颗粒的平均粒径、平均有效密度沿床层高度的变化有不同分布,即自我造粒流化床底部形成的颗粒有效密度最大,但同种原水水质条件下颗粒粒径没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有机负荷及水力条件对EGSB运行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葡萄糖为基质长期运行的EGSB反应器中 ,研究了以循环为特征EGSB基质降解特性。结果表明 ,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EGSB)启动初期 ,由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接种的颗粒污泥存在一个转型过渡期 ,此时污泥对基质代谢有较大的恢复潜力。有机负荷为 4~ 2 9kgCOD /m3 ·d时 ,处理效果较为稳定 ,2 9~ 4 0kgCOD /m3 ·d时 ,处理效率有所下降。当负荷 >4 0kgCOD /m3 ·d后 ,反应器处理效果急剧下降。上升流速和回流比对EGSB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较大 ,高上升流速和回流比运行条件下有利于发挥反应器的运行潜能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沈阳师范大学的校园污水处理实例,阐明地下渗滤与浮动生物床联合工艺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所要求的回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纤维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有机废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吸附-催化燃烧新型装置,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结合多单元分流组合式中附床,采用PLC电脑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实验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净化效率高,节能降耗,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