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滇池流域某分流制小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初期冲刷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滇池流域呈贡地区典型城市小区的雨水径流水质规律及其初期冲刷效应,以便为揭示滇池污染原因和水环境治理积累基础资料,研究选取洛龙河公园旁边一典型分流制城市小区为对象,在雨水排放口布置监测点进行雨水水质水量监测。结果表明,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各场次TSS、COD的EMC值都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初期冲刷效应普遍存在,且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强,截留降雨前期50%的雨水径流量,能有效截留TSS、COD、TN、TP、NH_3-N的比例分别为56.1%~68.3%、55.1%~64.0%、54.9%~61.4%、44.4%~57.7%和54.7%~58.0%。滇池流域呈贡地区城市小区在雨水径流量累积达到0.6之前,截留效率随着截留径流量的比例增加而增加,控制截留的径流量体积比例在0.4~0.8能够取得较高的污染物截留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SWAT模型,以武烈河流域为例,研究流域不同类型水环境治理项目在不同水期的环境效益净值,为流域优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水环境治理对考核断面水质的改善情况,在不同水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丰水期的COD和氨氮是枯水期的2~16倍,是平水期的1~3倍;平水期的COD和氨氮是枯水期的1~8倍。在枯水期和平水期,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对雹神庙断面COD和氨氮的改善贡献程度最大;在丰水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对雹神庙断面COD和氨氮的改善贡献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清江是湖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长江支流,为及时掌握和控制流域内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对清江流域水环境面源污染进行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该区域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为重要面源污染源,恩施段,建始段、长阳段和宜都段是清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农田径流污染主要与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及化肥施用量较大有关。畜禽养殖污染主要由分散式养殖、畜禽粪尿无序排放引起。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与当地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国土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有色金属采选矿区污染往往呈现历时长、污染重、污染面积大、环境介质复杂等特征。为了解某小流域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成因,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的潜在来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有色金属采选活动造成河道、农田、地表水、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其中As、Pb、Sb、Zn是重点防控的元素。流域潜在污染源有13个,其中长城岭矿及周边区域、废弃冶炼厂及周边地下泉水、下涟选场尾矿及周边区域是最主要的显性污染源。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复杂,包括尾矿砂释放、矿石淋溶、矿坑水、矿井水、地下泉水等点源和面源,其中青头江、下涟两个区域对流域下游河水Sb浓度的贡献分别达到约60%~75%和15%~20%。区域历史遗留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河流底泥、沿岸尾矿砂冲积物等污染贡献度很难定量,针对河流水体采取的应急工程措施难以完全解决流域Sb浓度升高问题。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了水环境质量现状、剖析了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总量控制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从面源污染控制、总量分配技术、总量控制因子和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方面分析了总量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省太湖流域未来水环境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初步设计了总量分配方案的制定、评估与优化技术;明确提出了氮磷污染控制的建议,以期能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管理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太湖15个入湖河流之一的社渎港为研究对象,利用社渎港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调查数据、环境统计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社渎港流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诊断,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工业污染总体上得到了较好控制,其中屺亭街道的工业污染排放最为严重;城乡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是研究区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城乡生活污染对COD和氨氮入河量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46.59%和60.55%,农业面源污染对TN和TP入河量的贡献率突出,分别为64.05%和76.50%;研究区产业结构与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模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的参照标准)的Hamming贴近度从2001年的0.83下降到2007年的0.77,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且不合理程度逐渐加剧;研究区第一产业对TN和TP入河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第三产业对氨氮和COD入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轻研究区的水环境污染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应为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及增加第三产业产值比例。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流域面源污染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水环境问题,而农业面源污染又是重中之重。文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军  李田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2):99-101,104
中国的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在工程措施与管理制度方面均起步较晚,污染造成的危害日渐严重.结合对某城市居民进行的城市面源污染的认知和参与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公众意识薄弱、政府的参与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宣传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城市区域不同屋顶降雨径流水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屋顶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解城市不同屋顶降雨径流的水质特性,以重庆地区5种屋顶为例进行了20场降雨径流的水质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透水屋顶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均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混凝土屋顶降雨径流的COD、TP、TN、NH3-N平均浓度分别是瓦屋顶的1.6、1.7、1.4和1.5倍,且不透水屋顶降雨径流总氮的70%~80%为无机氮,总磷的20%~32%为磷酸盐;浅层屋顶降雨径流COD、TN、TP、NH3-N和NO-3-N浓度分别是深层绿色屋顶的0.25~0.26、0.3~0.5、0.07~0.09、0.3~0.6、0.05~0.06倍,且绿色屋顶降雨径流总氮的60%~80%为硝态氮。前期干旱天数和混凝土屋顶径流中的TN、接骨草屋顶径流中的氨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混凝土屋顶径流TP浓度与降雨强度显著正相关,降雨持续时间和瓦屋顶径流TSS平均浓度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城市建筑屋顶降雨径流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浦阳江流域(浦江县段)为研究区,从流域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入手,提出浦阳江流域岸边带建设的重点区域.采用DPeRS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具体分析了2018年浦阳江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岸线和河流生态缓冲带土地覆盖类型,以汇水区为单元,结合面源污染估算结果识别了浦阳江流域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  相似文献   

11.
流域水环境污染成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部分流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并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污染物超标排放、河道淤积、河滩占用等生态破坏行为,造成流域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提出了完善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建设、完善城区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建设和实施河道用水优化改造工程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滇池污染状况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池污染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市民的广泛关注,被列为“九五”国家“三湖”、“三河”重点治理项目之一。对滇池污染及治理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迄今为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治理技术,本文将分析滇池主要污染问题,简述滇池污染的治理项目,对效果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治理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面源污染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危害、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总结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控制技术,并对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海安县城镇“三河”(洋港河、翻身河、老焦港河)流域为例,分别对城市地表径流、农村地表径流进行了分析、测算,并通过对水质现场监测,给出了“三河”流域内的面源污染量。初步探讨了面源水污染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水系水环境模拟及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水系是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最为脆弱的控制点.针对城市水系水动力条件差、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应用QUAL2K模型模拟、预测城市水系水环境的时空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北环水系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合理有效方案.结果显示,经过多次调整后的模型模拟的匹配度达到了0.9135,水温、溶解氧、COD、TN、TP和Chl-...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中典型的2种材料(油毡和水泥)屋面降雨径流中颗粒物(SS)、氮(N)和磷(P)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屋面径流中颗粒物主要是以10~10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为主(约占75%),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排放(80%~95%),且主要形式是以硝态氮和氨态氮为主,水泥屋面增加了径流中硝态氮的比例,而沥青屋面增加了氨态氮和溶解态有机氮的比例。而磷主要是以颗粒物形态排放(约占40%~70%,平均57.5%),且主要结合10~5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去除10~50μm粒径颗粒物可以降低屋面径流中50%颗粒物和47.9%磷的排放,而氮却需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同时,EC和TSS与TN和TP相关关系表明,EC和TSS可分别作为屋面降雨径流溶解态氮和颗粒态磷污染程度检测和评价指示指标。研究结果为有效地去除降雨径流中污染物、降低城市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产生者,也是水环境恶化的直接受害者.理解农民对水污染控制的态度与需求,是实施有效流域污染控制的前提.本研究通过对江浙沪三地常驻农民的入户调查,从水质评价、水污染关注程度、水污染源治理等方面调查分析三地农民的水污染控制意识现状、地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三地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2)农民普遍关注水污染问题,但缺乏基本的水污染知识;(3)农民普遍存在“政府依赖性”,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支付意愿不高.此外,农民水污染控制意识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受地域、文化水平和年龄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由此造成的农民参与的缺失将是“十二五”期间在当地实现有效流域污染控制目标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并进行分区控制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前提。运用清单分析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20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河南省农业面源主要污染源为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污染物COD排放量最大,南阳市排放总量最高;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呈较强的区域分异特征,化肥施用污染主要集中在周口市,畜禽养殖以南阳市为最严重;总等标污染指数最高为濮阳市。2)通过聚类分析将河南省划分3个一级面源污染控制分区:高度、中度和轻度风险区,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面源污染控制分区,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河南省农业面源的防治对策,为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分类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透水表面雨水径流污染物冲刷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雨水径流污染冲刷模型中降雨强度与污染物冲刷存在的时间差问题,采用有效降雨强度替代降雨强度,建立了径流污染物冲刷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对不透水表面雨水径流污染物冲刷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SS、COD、TN和TP模拟的相关系数R2平均为0.87、0.81、0.93和0.89,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SS、COD、TN和TP的冲刷系数分别为0.77、0.66、0.92和0.74 mm-1,TN的冲刷系数略高,但总体相差不大。SS、COD、TN和TP均显示了较强的初期冲刷效应,在有效降雨强度为4 mm时,截留初期雨水径流量的35%~40%,即可控制70%以上雨水径流污染物。建立的模型可应用于研究不透水表面的雨水径流污染物冲刷规律,为雨水径流污染物控制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钱塘江流域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了钱塘江流域不同污染源COD和氨氮的污染负荷,研究了整个流域90%、75%和so%水文保证率下的水环境容量.以流域水质目标为出发点,考虑污染负荷和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协调的原则,确定了钱塘江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