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芬顿试剂(Fenton)氧化预处理杀螟丹农药废水,分别考察了H2O2与Fe SO4·7H2O投加量、初始p H、反应时间、温度和摇床转速对Fenton试剂处理杀螟丹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螟丹废水初始COD为676.8 mg/L时,取废水样100 m L,优化反应条件为Fenton试剂的用量1 g Fe SO4·7H2O+4 m L H2O2,初始p H值为3,搅拌强度为160 r/min的摇床转速,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60 min。在优化反应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83.9%。通过Fenton降解,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从0.0745~0.0747上升至0.9066~0.9228,可生化性大幅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考虑到运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经济成本等实际问题,建议选取Fenton试剂的用量0.5 g Fe SO4·7H2O+1 m L H2O2,COD去除效率能达到65.5%。  相似文献   

2.
以某环氧树脂生产厂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为对象,对比研究了Fenton、Fenton-混凝、混凝-Fenton等工艺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考察了Fenton反应中Fe2+、H2O_2投加比、初始pH、反应时间以及混凝反应中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亚铁和过氧化氢投加比1∶20,投加量分别为25 mmol·L~(-1)和500 mmol·L~(-1),初始pH 3,反应时间120 min,TOC去除率为62.50%;混凝工艺选择Fe SO_4混凝剂,投加量为300 mg·L~(-1),TOC去除率为23.78%;废水经过Fenton-无混凝剂混凝、Fenton-混凝剂混凝、混凝-一级Fenton氧化和混凝-二级Fenton氧化工艺处理,TOC去除率分别为68.32%、71.51%、80.69%和89.27%。  相似文献   

3.
利用UV/Fenton工艺对模拟间-甲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H2O2加入量、FeSO4加入量、pH、原水初始COD值、环境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间-甲苯酚浓度为100mg/L、初始COD值251 mg/L的废水,在30℃下,pH为4.Q,[H2O2]/[Fe2 ]=15(质量浓度比),紫外灯照射3 h后,COD去除率达86.3%,若再经Ca(OH)2絮凝沉降,则COD去除率提高到92.6%.同时,对Fenton及UV/Fenton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UV/Fenton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Fenton法.  相似文献   

4.
李亚峰  高颖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233-1237
实验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对超声波/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效果的影响,确定工艺参数。以人工配制的模拟苯酚废水为实验水样,通过静态实验研究p H值、Fe 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超声时间对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苯酚浓度为200 mg/L,COD为476.6 mg/L苯酚废水,在实验用水量为1 000 m L,p H值为6,Fe SO4·7H2O投加量为800 mg/L,H2O2投加量为Qth,超声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到92.27%,COD去除率可达到82.48%,处理后苯酚浓度为14.80 mg/L,COD为83.50 mg/L。p H值、Fe 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超声时间对超声/Fenton工艺处理苯酚废水均有较显著地影响,工程应用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协同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协同处理工艺对其处理效果进行研究。探讨了投加方式以及H2O2浓度、Fe2+浓度、活性炭投加量、温度、pH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投加活性炭吸附30 min后投加Fenton试剂反应150 min的方式能够获得最好的COD去除效果。正交实验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的主次关系为:活性炭投加量Fe2+浓度反应温度H2O2浓度pH值;其最优化条件为:活性炭投加量为16g/L,Fe2+浓度为29 mmol/L,反应温度为60℃,H2O2浓度为78 mmol/L,pH值为3。  相似文献   

6.
采用Fenton试剂对火炸药污染土壤淋洗液进行氧化处理,研究了Fe 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发光细菌发评价处理前后水样的急性毒性变化。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可有效去除火炸药污染土壤淋洗液的COD,当Fe SO4·7H2O投加量为8.0 g/L,H2O2投加量为64 m L/L,初始pH为3,反应时间120 min及反应温度30℃时,污染土壤淋洗液的COD由4 553.9 mg/L降至800.1 mg/L,COD去除率82.4%,COD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经Fenton氧化处理后,水样的急性毒性降低94.7%,B/C由0.007升至0.22,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Fenton预处理干法腈纶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enton法预处理难降解干法腈纶废水,选取H2O2用量、Fe2+用量、初始pH和反应温度4个因素为变量,COD去除率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以COD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各因素单独及交互作用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处理前后废水可生化性和毒性变化。结果表明,所选取的4个因素影响COD去除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H2O2用量、Fe2+用量、初始pH和反应温度;在H2O2浓度为90.0 mmol/L、Fe2+浓度为23.9 mmol/L、初始pH值为3.4、温度为38.5℃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3.8%,与模型预测值51.9%吻合度较高,偏差仅为3.66%;最佳条件下处理后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生物毒性明显降低,适宜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旋转填充床(RPB)作为反应装置,研究了Fenton工艺与Fenton+O3工艺处理模拟阿莫西林废水的效果,考察了FeSO4·7H2O的投加量、温度、旋转床转速、液体流量及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Fenton+O3工艺的COD脱除率及BOD5/COD相对于Fenton工艺分别提升26.7%和140%。该工艺在pH为3、温度为25℃、液体流量30 L/h、气体流量2.5 L/h、转速800 r/min、H2O2的投加量为1 mmol/L及Fe2+投加量为0.4 mmol/L的条件下,100 mg/L的模拟阿莫西林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57.9%,BOD5/COD从0增加到0.36,满足后续生化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Fenton试剂氧化苯酚的影响因素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H2O2与Fe^2+剂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无机离子(Cl^-、SO4^2-)和进料方式对Fenton氧化降解苯酚效率的影响,测定了Fenton试剂氧化苯酚过程中的Fe^2+和高锰酸钾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与Fe^2+剂量分别为20和2mmol/L、初始pH为4.00、反应30min的条件下,酚去除率约为97%,COD去除率约为87%。并获得了在初始pH值为4.00时的COD去除率最高;Cl^-的存在将显著降低COD的去除率;SO4^2-对COD去除无显著影响;分批次加入药剂对COD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加入。在Fenton发生反应的第1min,Fe^2+浓度可降低到初始浓度的65%左右,大约在20minFe^2+浓度降到最小值(H2O2接近耗尽),然后随着反应的继续再增大,这说明了中间产物还原Fe^3+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UV/Fenton法处理间-甲酚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UV/Fenton工艺对模拟间-甲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H2O2加入量、FeSO4加入量、pH、原水初始COD值、环境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间-甲苯酚浓度为100mg/L、初始COD值251 mg/L的废水,在30℃下,pH为4.Q,[H2O2]/[Fe^2+]=15(质量浓度比),紫外灯照射3 h后,COD去除率达86.3%,若再经Ca(OH)2絮凝沉降,则COD去除率提高到92.6%.同时,对Fenton及UV/Fenton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UV/Fenton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Fenton法.  相似文献   

11.
净化水是经过一定预处理的石化废水,具有很高的回用价值,为此采用生化-Fenton联合工艺对净化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初始pH、反应温度、H2O2与Fe2+的摩尔投加比、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反应可有效去除生化处理出水中的COD,在H2O2(30%)投加量为6.34 m L/L,H2O2与Fe2+的摩尔投加比为5∶1,pH值为4,温度30℃,反应时间2h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79.7%。GC-MS分析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反应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C比最大可提升至0.58,氧化出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剩余COD可降至77.9 mg/L,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青霉素和土霉素混合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反应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4、H2O2(30%)投加量50 mL/L、Fe2+/H2O2摩尔比1/20和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20 mg/L,COD去除率在75%以上,急性毒性(HgCl2毒性当量)小于0.07 mg/L,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难处理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初始浓度、[Fe2 ]/[H2O2]、反应时间和温度、混凝液pH、混凝剂质量浓度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废水的降解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4,温度30℃,H2O2投加量为800mg/L,[Fe2 ]/[H2O2]=0.1,反应时间60 min,混凝液pH=8及混凝剂质量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6.98%,Cu2 为99.91%,Ni2 为99.92%,处理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依据GC/MS对X-GN降解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推导出废水的基本降解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法处理湿法腈纶聚合废水,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p 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和混凝作用去除废水污染物的影响,并分析了废水可生化性和特征污染物的变化。结果表明,Fenton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初始p H为3.0,Fe2+投加量为15.0 mmol/L,H2O2投加量为90.0 mmol/L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废水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6.8%,其中氧化和混凝作用对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3.3%和13.5%;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由0.24升高至0.43;处理后废水中丙烯腈以及其他多数有机污染物能被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5.
苇浆造纸黑液的Fenton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预处理高浓度苇浆造纸黑液,经正交设计得出各因素对黑液COD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pH>[H2O2]>[Fe2 ]>反应时间.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初始pH=4、[H2O2]=0.088 mol/L、[Fe2 ]=14.39 mmol/L、反应40 min,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色度及浊度去除率达96%.动力学表明:Fenton试剂预处理高浓度苇浆造纸黑液的表观过程近似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废水经处理后可生化性指标BOD/COD平均从0.303升高到0.558.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出水Fe2+和Fe3+变化规律、COD降解速率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间歇加酸的理论。间歇加酸可提高微电解系统中COD降解速率和Fe2+含量,使后续Fenton氧化无需投加FeSO4·7H2O即可达到较好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曝气量为0.6 m3/h,间歇加酸30 min/次,微电解反应2 h,出水投加1 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COD总去除率可达81.33%;间歇加酸30 min/次可将微电解反应2 h出水Fe2+浓度从50 mg/L提高至151 mg/L,COD降解速率从10.6 mg COD/(L·h)提高至22.2 mg COD/(L·h)。  相似文献   

17.
以某电镀厂水回用系统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为对象,对比研究了Fenton、UV-Fenton等工艺去除COD性能,考察了初始p H、H_2O_2投加量、Fe2+与H_2O_2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 H=3.0,H_2O_2的投加量3 mmol/L,RFe2+∶H_2O_2=1∶1,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分别较Fenton和UV-H_2O_2工艺提高23.0%和39.3%。UV-Fenton工艺中,Fenton与UV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果,其处理效果较单独Fenton和单独UV处理效果之和高14.7%。UV的引入促进Fe(II)/Fe(Ⅲ)循环,可以提高·OH生成量以及Fe2+与H_2O_2利用率。UV-Fenton是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可行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PVA(聚乙烯醇)溶液中PVA去除进行研究,采用UV/Fenton氧化技术氧化处理PVA溶液。探究了UV/Fenton氧化PVA溶液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反应时间、初始p H、H2O2/COD和H2O2/Fe2+,获得了各个因素对PVA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以及PVA溶液经处理后的B/C(BOD5/COD)变化规律。实验表明,随着H2O2/COD投加比的增加,COD去除率不断增加,B/C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随初始p H的增加,COD去除率以及B/C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随着H2O2/Fe2+不断增加,COD去除率以及B/C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随反应时间的增加,COD去除率以及B/C均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当H2O2/COD=1.5,p H=4,H2O2/Fe2+物质的量之比为10,T=30 min时COD去除率效果比较好,经过处理之后溶液的B/C由0.1增至0.6,可生化性提高,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赤泥吸附协同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两者协同处理对COD的去除率高于其单独处理之和.考察了赤泥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H2O2浓度和Fe2+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 g/L的赤泥、初始pH=3、80 mmol/L的H2O2、224 mg/L的Fe2+的最佳条件下,经过120 min...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Fe/AC內电解-H_2O_2联合技术在降解浮选废水中浮选药剂苯胺黑药(DDA)的效果及可行性。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其工艺条件参数对DDA和COD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 H=3,Fe/AC质量比为2∶1,H_2O_2投加量为0.6 mmol·L-1,Fe/AC IME和Fenton氧化工段HRT分别为60 min和20 min的条件下,模拟废水DDA和COD浓度由200 mg·L-1、395 mg·L-1分别降至28.7 mg·L-1和32.9 mg·L-1,去除率分别高达85.6%和91.7%。Fe/AC IME-H_2O_2连续处理实际浮选废水(COD 880~910 mg·L-1)96 h后,COD去除率仍维持在88.0%以上,残留浓度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