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市分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厂进水水质特征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昆明市某分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结果表明,95%保证率时,该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COD、SS、TN、NH3-N和TP质量负荷分别为11 100、30 000、39 400、2 000、1 600和390 kg/d.进水水质指标中除了SS和NH3-N之间无相关性外,其余各指标间显著相关(α<0.01).进水SS分别与BOD5、TP、COD有较强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786和0.915,进水BOD5分别与TP、COD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和0.918.进水BOD5/TN值>4和BOD5/TP值>20的累积概率分别为35%和94%,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浓度不能满足微生物反硝化的需求,但可满足生物除磷对有机物和磷的理论需求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集成生物反应器(HCR)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和射流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0 min,污泥回流比为120%和射流量为2.1 m3/h的最佳运行条件下,HCR对COD、BOD5、NH3-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82.3%、93.5%、86.3%和93.1%,出水COD、BOD5、NH3-N和SS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包头市污水处理厂2015年全年进水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包头市城市污水中6个水质指标(COD、BOD5、SS、氨氮、TN和TP)的概率分布、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包头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除COD呈正态分布外其他5个水质指标均服从偏态分布,COD、BOD5、SS、氨氮、TN和TP全年中间值分别为428.00、288.00、155.00、67.35、89.85、9.57mg/L,各水质指标均随季节变化明显。COD和BOD5、COD和SS、BOD5和SS、氨氮和TN间存在较明显的一元线性关系。进水BOD5/COD(质量比)平均值高于0.45,BOD5/COD0.45的累积分布概率为96.6%,说明包头市城市污水可生化性较好。BOD5/TN(质量比)平均值为3.32,BOD5/TN4.00的累积分布概率为59.7%,说明有污水反硝化碳源不足的现象存在。进水BOD5/TP(质量比)平均值为31,且全年BOD5/TP20的累积分布概率为93.0%,满足生物除磷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快渗池进水水质波动不大,出水水质稳定且良好,对COD和BOD5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NH3-N去除率在97%以上,硝化作用很强,NH3-N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几乎全部被氧化成硝态氮;SS去除率在90%以上,TP去除率在40%~70%。研究结果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人工快渗池在整个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提高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除污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邹高龙 《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467-2472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两点进水倒置A2/O-MBR(平板膜)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对COD、NH+4-N、TN、TP、出水SS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NH+4-N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符合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当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系统出水TN浓度小于15 mg/L;正常排泥后,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83%左右;平板膜破损会导致出水SS、COD会受到影响。膜对COD、TP、SS有直接截留作用,由于系统出水几乎没有固体损失,可以精确控制污泥龄,有利于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生长;系统中的污泥浓度可以提高至15 000 mg/L,此时,即使进水量提高0.5倍,出水水质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6.
进水水量水质的负荷变化是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调控的重要因素。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特性时刻在变化,但从长期来看,其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污水处理厂进水规律,并探究建立对应水质水量预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季节、天气及日类型对大渡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各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进水数学模型,并引入校核系数η对水量、COD、BOD5、TN、NH+4-N和TP等参数进行校核,校核后各参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系数分别为80.6%~85.4%(2008年),83.3%~87.3%(2009年)。研究结果可为污水处理系统计算机仿真和调控策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昆明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和倒置A2O工艺二级出水NO3-N和TP较高的问题,利用沿程分析和批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2套工艺进出水水量水质和沿程污染物转化进行分析,探究2套系统出水NO3-N和TP较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污水厂进水水量变化不大进水污染物波动较大;A2O和倒置A2O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对有机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9.4%,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9.3%和98.6%。A2O缺氧池内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反应受到限制,倒置A2O优先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反硝化效果高于A2O,但其受到回流溶解氧(DO)的影响较大。2套系统平均污泥龄(SRT)长达27.6 d,不利于驯化聚磷菌,因而在系统中几乎没有强化生物除磷。通过实际运行分析,SRT小于17 d时出水氮磷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新型阶梯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BOD5、NH3-N、全氮(TN)和全磷(TP)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约为0.44 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时,湿地对COD、BOD5、NH3-N、全氮(TN)和全磷(TP)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6%、87.9%、66.7%、63.4%和92.6%,出水COD约为14.1~30.8 mg/L,BOD5约为8.2~13.1 mg/L,NH3-N约为9.9~19.6 mg/L,TN约为17.3~28.7 mg/L,TP小于1.2 mg/L,出水水质优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植物种植长状况、温度变化及进水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湿地处理效率有较大影响,总体上来讲,温度大于24℃、植物种植密度越大、进水污染物浓度越低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德国引进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PKA人工湿地,考察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影响因素以及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以期了解PKA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运行规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出水COD、BOD5、NH3-N、TP分别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Ⅲ、Ⅲ、Ⅳ类标准,COD、BOD5、NH3-N、TP去除率均达到82%以上;(2)PKA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时,投资少、建设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特别适用于水库上游居民分散、难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州从化市玮思工业园排放的综合污水的特点,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运行一年来对COD、BOD5、TP、NH4+ -N、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综合污水中的COD、BOD5、TP、NH4+ -N和TN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BOD5、TP、NH4+ -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07%、74.91%、60.73%、89.62%、46.01%;该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和单一的复合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BOD5和NH4+ -N的去除贡献较大,但对TP和TN的去除能力有限;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管理简单、景观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美国某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构成及其设计参数,通过对该污水处理厂一年内运行效果的调研,分析评价了该污水厂的进出水水质指标;该水厂工艺流程对TSS、BOD5、COD、NH3-N、TP和浊度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7.7%、97.7%、93.5%、82.6%、95.2%和97.9%,各项出水水质均优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通过对该水厂工艺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污水厂的建设及改造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海市5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在110~150 mg/L、260~325 mg/L、140~175 mg/L、20~30 mg/L、29~37 mg/L和3~5 mg/L。水质指标BOD5和COD、TN和TP及TN和TP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概率为64.6%,表明进水中生化性较好。BOD5/TN分布在4~6之间的概率为35.8%,表明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2.6,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84.1%,表明污水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比值范围在1~25,平均值为8.6,且TN/TP>5的概率为88.1,表明进水基本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多级生态塘组合工艺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发现,组合工艺进水流量为900 m3·d-1时为最优工况;在最优运行工况下组合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对COD、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可高达59.22%、81.06%、93.11%和55.81%,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生态塘能强化NH3-N和TN去除效果,可进一步除磷,降低富营养化风险;运行一年至少减少COD排放量9.85 t·a-1,NH3-N排放量1.73 t·a-1,TN排放量4.96 t·a-1,TP排放量0.16 t·a-1,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沿程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窦娜莎 《环境工程学报》2013,7(8):2942-2946
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以稳定运行的Biostyr为研究载体,考察滤池COD、NH3-N、SS和细菌数量等生化特性的沿程变化.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4∶1~5∶1、进水COD负荷为2.5 ~3.7 kg/(m3·d)、进水NH3-N负荷为0.18~0.57 kg/(m3·d)时,滤池对COD的降解主要在150 cm填料以下处,COD的去除率可达58.9%;NH3-N去除率沿滤柱高度的变化与COD有所不同,在100 cm以下填料处,NH3-N的去除率仅为3.6%,在100 ~350 cm填料之间,NH3-N的去除率增加迅速,可达56.1%;对SS的去除主要发生在100 cm填料以下,去除率达51.7%.  相似文献   

15.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被广泛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采用该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调节硝化液回流比(50%、100%、150%)和水力负荷(1.0、1.5和2.0 m~3·(m~2·h)-1),考察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对COD、TN、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时,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在进水COD、TN、NH+4-N平均浓度为120、35和15 mg·L~(-1)的水质条件下,出水COD、TN、NH+4-N平均浓度可降到7.62、5.02和0.60 mg·L~(-1),去除率分别为93.65%、85.65%和96.00%。在水力负荷为1.5 m~3·(m~2·h)-1条件下,系统对COD、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83.00%、90.14%和95.73%,出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BR-VSFCW)、复合厌氧反应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AR-HSFCW)、膨胀颗粒污泥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EGSB-CRI)3种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29℃,进水COD为325.3~386.5 mg/L的条件下,3种组合工艺对COD均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当厌氧段HRT大于16 h时,3种组合工艺出水COD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EGSB-CRI、HAR-HSFCW对TP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TP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显著优于ABR-VSFCW,ABR-VSFCW出水TP浓度达到了二级标准;ABR-VSFCW、HAR-HSFCW、EGSB-CRI出水NH+4-N浓度分别为25.24~42.20、29.59~41.60和9.80~15.35 mg/L,其出水NH+4-N浓度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3种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去除率仅为23.9%~46.4%。因此,EGSB-CRI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HAR-HSFCW次之,ABR-VSFCW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城郊或农村地区分散污水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的分散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其中地下渗滤系统为深度处理单元,水解酸化为预处理单元。为保障地下渗滤系统进水水质,优化了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水解酸化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考察了预处理单元对悬浮性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磷(TP)、氨氮(NH_4~+-N)和总氮(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对SS、COD和BOD5去除效果较好,对TP、NH_4~+-N和TN去除率较低,但在合理控制预处理程度的条件下,能够强化地下渗滤系统的处理效果;当HRT为1.5 h时,一体化工艺对SS、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91.7%、89.8%、83.7%和63.1%,出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可以实现回用。  相似文献   

18.
农户庭院型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的可行性,通过在广东省珠海市上洲村建立农户型水平潜流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各一套,比较2种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差异。在运行稳定阶段,2套系统处理出水中COD、BOD5、TP、NH4+-N和TN的平均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2套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各污染物都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垂直流湿地对COD、BOD5、TP、TN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0%、96.01%、85.32%、91.18%和82.44%;水平潜流湿地则分别为93.29%、94.41%、86.52%、85.95%和77.46%。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垂直流湿地对NH4+-N的去除率高于水平潜流湿地,且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水平潜流湿地对TP的去除率高于垂直流湿地,但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城市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初始冲刷效应以及主要污染物COD和N/P与SS成线性相关性的污染特点,对初期雨水的主要污染物COD和N/P开展了控制技术研究。以示范工程为基础,研究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强化处理技术即沸石渗滤床技术,运行结果表明,对NH3-N、TP、COD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进水氨氮浓度在2~5 mg/L,出水都能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NH3-N≤0.5 mg/L)。  相似文献   

20.
水力负荷对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0.04、0.06、0.10、0.14和0.18 m3/(m2·d)5个水力负荷下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期间,SS、BOD5、COD、TN、NH+4-N和TP的进水浓度分别处于69.74~79.62、40.75~64.81、211.56~250.72、48.94~87.36、31.25~59.04和2.88~4.05 mg/L之间,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3.63、9.66、31.53、21.08、1.90和0.10 mg/L。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除T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处理要求;当水力负荷为0.14和0.18 m3/(m2·d)时,BOD5与TN去除率降低,出水浓度升高,受水力负荷影响明显;水力负荷对SS与COD影响作用微弱,去除率降幅较小;NH+4-N与TP则基本不受水力负荷变化影响。综合考虑渗滤系统的出水水质与日处理能力,推荐适宜水力负荷为0.10~0.14 m3/(m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