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从诫先生曾说过:"我想如果把环境保护的种子撒在中小学生的心上,让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么,我们的环境保护事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就必然会大有希望。"许多绿色志愿者正在依此行动。——题记女儿在德国定居,多次催促她去海外团聚;老公是资深文艺工作者,一直活跃在武汉文艺舞台;她本人是电视台的知名编导,已步入退休行列。她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本可以安享退休后的富足浪  相似文献   

2.
正娃娃是未来的主力,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娃娃来延续,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不仅是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里种上绿色的种子,让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随着他们的成长在心里生根发芽,以确保我们未来的公民将保护环境内化于心,自觉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积级成事     
这个世界是由4种人所组成:第一种人让事情发生;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第三种人想知道发生了何事;第四种人则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相信上帝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种有伟大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是否能发芽、开花、结果,则全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才能,比我们实际用到的多得多;而我们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才能,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成功有3个绝对必需的要素,它们是:一、积极的心理态度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孪生小兄弟的。这对双胞胎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个性上却是相差天南地北,一个很积极,另一个却很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参加中日韩环境意识培养教师项目的交流与研讨,深入韩国社会、民间、学校,了解韩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优秀成果,带着体悟与感想进行交流活动,可以提升我们的环保意识。多年前,前"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名为"与自然为友——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梁先生说:"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在你们心里能够发芽、开花,那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片绿荫。我们所有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环保意识,我们中国也就不会有一个绿色的明天。环境意识是一种现代公民意识"。梁先生生前时时牵挂着环保事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对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培养寄予厚  相似文献   

5.
1、1000、1000000……这就是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力量。11月10日,由国家环保部、全国人大环资委、教育部等中央八部委共同发起的2012年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安徽)传承行动在合肥启动。来自全省10所高校的250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参加了启动仪式。"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薪火相传,自此之后,这批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身影将活跃在江淮大地的各个角落,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散播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0,(5):15-16
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更象征着未来。绿色不仅是实验中学的校色,其深层的含义还在于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的适应 21世纪的四有新人。 一、提高师生对开展环境科学教育活动的认识是争创绿色学校的关键   众所周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人们更加关注科技、关注教育、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我们自觉地把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学生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看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生存、种族延续、人类发展的大事来抓。看成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而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希望     
郑雪 《环境教育》2014,(10):81-81
正剪个利索的短发,穿上大大的T恤,背上轻便的旅行包,头顶湛蓝的天空,脚踏清新的绿地,大口呼吸微甜的纯净的空气,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心情……这一场景我不知曾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幻想过多少次。可是,面对越来越让人无法乐观的环境状况,我们却存在更多的担忧。当我有能力去闯世界,游历山水的时候,还会不会有那样一尘不染的净土,地球村的完美环境是否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而渐  相似文献   

8.
正环境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孕育无限生机,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和谐成长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开始阶段就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使他们从小就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营造绿色学习环境从心理学来说,生命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环保跳蚤市场、低碳集市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以环保小课堂、走进环保现场播下绿色的种子;以"世界无车日""环保公众体验日"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绿色出行"意识。2017年,郑州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开设环保跳蚤市场、二手低碳集市进行闲置物品交易,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举办环保小课堂,组织环保小记者体验环保工作,在孩子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借助世界无车日和公众体验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倡导社会公众绿色出行,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10.
<正>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环境科技教育工作,就要创造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让绿色成为学生精神成长最美的底色。让教育生命的原点,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才有可能实现拓展每个生命的美好愿景,才有可能使教育呈现出勃勃绿色生机。用绿色激发孩子的生命力,促进其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用绿色美让环境教育回归原点,拓展孩子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贾燕妮 《环境教育》2006,(12):46-48
“当我们不再年轻,当我们儿孙满堂,当我们必须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只想再多做点有意义的事,让我们生活的更充实。正如“年迈未敢忘忧国”,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一言一行,播下一颗颗充满爱意的绿色种子,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及更多的公众。”这是孟昭勇老人在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参加这次年会,让我更加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将陆续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和系列活动,强化教师队伍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能力。"一位参会代表说。1月8日的天津,室外寒风刺骨,而第六届环境教育年会的会场内,却春意融融。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何家振、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总编辑朱丹琪、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陆文龙、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清华大学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梅雪芹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从2010年至今,王平利用休息时间在家给同学们下载环境教育视频和课件131个,并不断总结研究经验,编写了环保教育校本课程《让地球充满生机》,做到教材、课时、人员三落实。王平,现任天津西青区逸夫小学副校长,主抓学校德育工作。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环保教育事业,秉承环保从娃娃抓起理念,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特色,将环保理念贯穿于学科课程和隐性课程之中,积极组织环保主题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正不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的点滴保护,都能为环境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东营根与芽小组通过开展绿色阳光行动,开展湿地探访和水地图、爱鸟周和欢迎鸟儿节活动,为青少年成长提供环境教育和自然教育平台,鼓励他们去改善环境。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在东营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自1994年引入中国,旨在教育青少年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鼓励他们为环  相似文献   

15.
程开元 《环境教育》2006,(12):14-15
时光催促着每个人的成长,在得与失的懵懂之中,在一幕幕成功与艰辛的轮回之后,《环境教育》5月份改版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今,迎来了喜庆的猪年!新的《环境教育》开辟了新的“中国环境巡礼”版块,将国家环保总局的“八大创建”工作作为我们报道和宣传的重点,在这年终岁末之时,让我们回顾一下“生态创建”、“模范城市创建”、“环境友好工程”以及“绿色学校”的创建之路,在总结和回顾中,我们将继续我们前行的脚步。  相似文献   

16.
倪璧芬 《环境教育》2000,(2):20-20,22
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程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校环境教育的成果 ,发挥学校在环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我们开展了“让绿色行动进入家庭走向社会”的活动 ,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学校影响社区 ,使绿色行动进入千家万户 ,为促进我市环境保护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贡献。绿色行动进入家庭学生是家庭中有重要影响的成员 ,我们利用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密切联系 ,通过学生将环保行为带入家庭 ,与家庭成员一起实施家庭环保计划 ,使每个学生家庭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减少生活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在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7.
<正>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在每个人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环保人的信仰就是建设美丽中国,而信仰是他们忠诚的内核。16年光阴,16年钻研,串起了一位环境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中心小学坐落于联合国生态环境"全球500佳"之一的夏履镇。学校依山傍水,环境如诗如画,空气清新怡人,是远近闻名的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级"绿色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环境教育基地学校、绍兴市花园式学校等。学校具有一颗绿色的"办学之心""夏小"人热爱绿色更呵护绿色。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能源紧张,能源  相似文献   

19.
杨长寨 《环境教育》2014,(12):90-91
正《绿色生活》是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该课程是根据当地及学校自身资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的。其中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这对于学生科学地认识环境问题十分有帮助,但如何形象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些概念,这对教师是个考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生活中的典型环境图片展示,联系身边的小事,组织同学们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当今世界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读罢这三期,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是:刊物的编辑思路更加开阔,报道主题不断深化,使人感到:《环境教育》越来越有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