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莫桐 《绿叶》2005,(10)
已经有众多的学者勇敢地承认中国没有经济学,温铁军就是其中一个,“我们还没有结合中国资源短缺、人口膨胀这样一个资源条件下的经济学,也没有和这种条件相结合的环保。”作为“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强调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参与和改变,在实践中努力推动中国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注意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在长期的农村调查中,温铁军发现,为70%农村人口服务的环境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现在农村的生态破坏很严重。“越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就越严重。比如有…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资源以及环境状况,提出了一些适宜河北省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畜牧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0月13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管理防治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的通知”(冀环〔2001〕13号)。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于11月23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转发了此通知(环办〔2001〕132号)。国家环保总局文指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防治农村与农业的面源污染、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河北省环保部门在部门联合、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开发和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污染控制、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4.
杨金茂  孙克 《四川环境》2022,(1):250-256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步,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严重,亟待解决.运用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对农村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法制方面存在基本法律缺乏、执法不规范、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的问题.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这三条路径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法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我国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基本特点出发,研究和制定我国的环境对策。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一、我国的环境现状和基本特点 (1)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突出人口猛增是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人口过多和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 (2)“三废”排放量大、处理效率低,局部地区特异性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领先全国,但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粗放式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愈益凸显和严重。本文浅述了现阶段云南农业农村面临的水环境、土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的主要生态环境安全危机与威胁;进一步阐释、分析指出,思想认识错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粗放,农村内源污染加剧,环保投资不公,环境法治乏力以及环保科技滞后等是导致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最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共中央在2014年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再次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然而,京津冀地区当前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尽快补齐的突出短板。本文深刻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当前大气、水、生态三个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内在的体制机制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解决京津冀生态环保总体思路,并分别从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大气联防联控、跨界水环境治理、环境监管联动以及体制政策创新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为国家开展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规划不合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出现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耗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须科学合理规划、切实推进农村城镇化,转变农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农业自然资源破坏及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等严重地污染农业环境,生态平衡失调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农村”,已成为环境管理和科研的重要课题。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生态农场”的经验,探索性地拟订了建设“生态农村”十一条试行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四川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国阶 《四川环境》2000,19(2):4-7,12
可持续发展是接受当代全球人口、资源、环境挑战应运而生的新战略思维。四川省严重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唯一正确的选择。为此,应该科学地评价四川省的资源,正确认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建设的利益关系,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陈海堰  吴文娟 《四川环境》2004,23(1):28-30,41
本文以重庆市近几年生态环境现状为基础,对重庆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森林质量下降、水污染问题、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环境质量问题、库区淹没区环境质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逐一进行了剖析,同时从经济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管理、认真执法、实施重点工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对策,以维护和建设重庆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就农村中存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使用导致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水污染及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农村环保宣传、规范政府行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推广新能源等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生秀 《青海环境》2011,21(4):175-177,190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关注“三农”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西宁市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没,切实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在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大力整治村庄内的环境和卫生,部分村镇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改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高,农村环保工作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举措、抓好落实,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开展区域水环境合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京市地表水资源、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生态环境用水严重短缺是制约北京市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根本原因,并对此提出全面加强区域水环境合作、改善北京市水环境的基本思路,及与周边地区开展水环境合作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1.绿色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的标志。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资源短缺、绿地少、热岛效应等诸多城市环境问题。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问题。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中小学校园由于分布比较分散,就个体来看虽然面积不大,但总的数量不小,消耗着大量资源,同时也排放不少的废弃物。多年来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在注重建筑美学、现代化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近年来出现的严重旱情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详细论述了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匮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章丘市水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人工开采、工农业生产、矿坑排水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泉水断流,现已成为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章丘市水文地质情况,提出了合理开采地表水与地下水、节水与提高重复利用率、加强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与保护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章丘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河北省衡水市环境现状,回顾了衡水市环保工作的发展进程,并在对衡水市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环保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挖掘课程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使环境问题成为21世纪最具爆炸性、灾难性的问题[1]。面对全球环境危机,《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河北省衡水市环境现状,回顾了衡水市环保工作的发展进程,并在对衡水市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环保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