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树哭泣     
吴村 《环境教育》2004,(3):59-59
一直以来,我都庆幸自己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当我在城市里住得久了之后,经常对妻子说,等我们老了,就一起回到我的老家,再去过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 为了说服妻子,我曾不止一次向她描述浙江老家迷人的风光,连绵不断的群山,山峦起伏,曲线变化多端,山上多毛竹,杉树,松树,灌木,野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在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的一边是我们的村子,村人聚族而居,大都是晚清时期的建筑;小溪的另一边是裙皱似的梯田,大部分是用甘甜的山泉水灌溉,种出来的大米吃起来香甜无比,至今让我难忘。小溪里还有小鱼小虾,还有螃蟹,夏天到了,我们总爱在小溪  相似文献   

2.
回老家探亲     
<正>今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太阳高照,风和日丽,爸爸妈妈早早叫醒了我,说今天我们要去老家探亲。爸爸驾驶着汽车行驶在回老家的公路上,妈妈给我讲述着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妈妈说,他们那时侯回家都是坐火车,老家亲人赶着毛驴车去接站,他们坐着毛驴车还要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老家村子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沙坨,  相似文献   

3.
磐安游记     
正在烈日炎炎的暑假里,我和妈妈、干妈一起去了浙江磐安游玩。金华市磐安县位于浙江的最中心。这里有许多特产:香菇啦,竹笋啦,还有高山玉米,都十分可口美味。山顶上有供游人休息的农家乐,从农家乐里往外望,天空幽蓝幽蓝的,白白的云儿悠闲自在地飘着。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眼望不到边,一座座青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这里的山有许多山洞,都不停地冒着冷气,人站在里面比在空调房里还舒服,因此,这些山洞有"天然空调"的美誉。山上  相似文献   

4.
山羊     
那么我记忆中的童年故乡的竹园呢?那些小竹子叫蜜饯,一根根翠绿地簇拥着,这是田野上的绿色的方阵,也是我弱小的灵魂的栖息之所。那时,我放一只羊,背着羊草筐把这只白色的小山羊牵到竹林里,我靠着竹根想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自己对自己说我应该长出翅膀。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牵着小羊回家了。天一黑母亲便不让出门。在我远离母亲之后,牵挂的丝线折断了,我要夜行。没有小竹子只有粗壮的毛竹。和我一样,竹子也老了。我最惦念的是那一只白色的小山羊,它那么温顺,我到底也没有看见它长出两支长长的犄角来,它的眼神会使你想起乡村里某一个脾气很好…  相似文献   

5.
正从栅栏边走过,女儿下意识地探过头去,望了望栅栏的那一侧。我知道,她定又想起了那株胡瓢藤。那年夏天,我偶然发现栅栏边长出了一株胡瓢苗,油油的,顺着栅栏爬上来。过了没几天,它竟高高地昂着,探上了栅栏的顶端,向四边蔓延着。不久,它开出细小的白花,吐着嫩嫩的蕊。我告诉女儿,在老家,它叫胡瓢。小时候,家乡多的是,田间地头和沟渠边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它们会顺着灌木丛,缠绕着芦苇,渐渐攀上高处,开花结果。女儿好奇地问:"那果实怎么样?能吃  相似文献   

6.
悠悠朱家桥     
许国华 《绿叶》2023,(10):61-66
<正>每次回乡下老家,我总要到村口的朱家桥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桥,还是那桥。水,却不再是那水。河水早已失去了儿时的清澈明净,河道也不再是过去舟棹交错的繁忙。空荡荡的桥上,我独自徘徊,漫无目的地眺望。冷清清的河面,再也闪现不出桨声帆影的画面,眼前只有静静的河水在静静地流淌。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省5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达到省级标准,县以上城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干瘦的小男孩,把废弃针管当成"水枪",在臭哄哄的垃圾堆里玩得不亦乐乎:"有水了!有水了!"他边说边把针管塞进嘴里……一群不上学的小学生,挖出一些脏兮兮的,不知做过什么的塑胶手套。他们把手套吹成气球,高  相似文献   

8.
正老家,谈不上神圣,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我的老家在地图上找都找不到,却占据了我心中的一大片地方。老家的后山上,有一汪碧绿的深潭,村里人把她当做天赐的礼物,平日洗衣、种菜、喂猪的水全都从中汲取,就像孩子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全村人依赖着这块珍奇的碧玉。这湖很沉默,沉默得连名字都没有,我小时在作文中常常提到她,给她起过各种各样的名字:镜湖、清水湖、玉湖……就这样被我叫了个遍,文章也很平  相似文献   

9.
唐玮 《环境教育》2011,(4):93-93
小时候,每到春天,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母亲去挖野菜.故乡山峦叠嶂,野菜极多,有紫红的蕨菜、小小的地米菜、溪涧边的野芹、鱼腥草,还有长在枝头的香椿芽. 最喜欢的当属蕨菜了,那一蔟蔟刚从泥土里探出来的小脑袋,被金黄色的细丝包裹得严严实实,它的茎则透着淡淡的紫褐色,上面披着一层厚厚的茸毛,而蕨菜的叶片很容易就让我想起母亲...  相似文献   

10.
哦,那只孤雁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儿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11.
正快乐的暑假到了,我和爸爸妈妈约好到市区周边新建的湿地公园玩,爸妈去车库开车的时候,我遇到了邻居王大伯,王大伯今年60多岁了,今天也要去湿地公园玩,可我却看到他没有去车库,而是去地下室推了自行车上来。"王大伯!"我一边帮王大伯打开楼宇门,一边问道,"您不开车去湿地公园吗?"王大伯说:"小山啊,你没觉得最近小区里鸟变多了吗?每天是不是都能听到很好听的鸟叫声?""是啊!"我说,"不仅如此,前些年我都  相似文献   

12.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13.
乡野竹青青     
柔柔的清风吹过来,有如喝了几捧清冽的山泉水那般痛快和凉爽。微微摇曳的竹梢发出的天籁之声,宛如母亲轻轻哼唱的摇篮曲,又似那缠绵幽婉的思乡曲。这几年,我常去赣县乡村。去得多了,便有了一个新发现:那里的农家,几乎都在房前、屋后、溪边、塘畔,栽种了一篷一篷的毛竹、篁竹、麻竹和田竹。在我看来,这些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葳葳蕤蕤的竹子,是那里乡村中最美丽的风景。春天里,竹子受了绵绵春雨的滋润,黛绿而浓密的老叶间,便萌生出无数微微卷起的细小的嫩叶。待到老叶渐渐变黄、渐渐飘落,微卷的嫩叶完全舒展开来,变为满眼新绿的时候,那便是春深似海的江南三月天了。这时节,一篷篷嫩绿  相似文献   

14.
枫桥香榧     
现在孩子过年过节,爱吃从国外进口的腰果、开心果;我幼年时在故乡杭州过春节,最爱吃的却是家乡土产山核桃和香榧子。特别是壳薄仁满、香脆酥鲜的香榧,抓一把放在口袋里,边玩边吃,真是过年的一件乐事。这种干果盛产于浙江,宋代杭州太守苏东坡,他在老家四川一定很难吃到这种被誉为“干果皇后”的香榧。苏轼被贬谪杭州,倒饱了老人家的口福;不然,他为什么赋诗称赞香榧,“彼美玉山果,粲食金盘实”呢?香榧我虽然从小就吃,但是它长在树上是什么模样,却到老也没见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山中有水,水中有人,高山流水式的幕天席地之游与天人合一式的和谐一致。”著名画家舒建新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山水画对我说:“这次巴中采风,给了我很多灵感,这种灵感不是来自某座山、某条河、某个片断,而是我对整个巴蜀地区的印象。”“你看,高山流水,游人对答,纵然你很难判断这是哪座山,但已经无所谓了,人与自然融洽地形成了一种和谐之美,这就是我要表达的。”坦白地说,我是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拜访舒建新先生的。他是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而我,则是一个对美术作品毫无鉴赏力可言的门…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7,(4)
正一位在矿山图书馆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忘年交,退休后从老家来电话":小李,来山里玩玩,放慢时间,听听花开的声音。"不愧为与图书作伴的人,说话挺有禅意的。是日,我如约而至。山村给我的见面礼很珍贵:翠翠的青山、袅袅的山雾、长长的石级,沿石级而上,麻麻的细雨、清新的空气、拂面的和风。我从俗世而来,亲近静谧的古老村落时,自觉放慢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了山村。山村有许多手艺人,坐在门前的小凳上,做的大部分是篾器。山里竹子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小池塘,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的水甜甜的,清澈见底,不计其数的小鱼在我身边嬉戏追逐。我的周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小鸟在我的身边歌唱,但这仙境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到来被打破了。有一天,我正淋浴在阳光下,有一个人来到我身边提了一桶水,我在风中荡漾着,顽皮地跟他打招呼,欢迎他的到来。但是接下来的事让我的笑容僵硬了,  相似文献   

18.
8月17日,冒着蒙蒙细雨,我登上了甘肃省渭源县境内的鸟鼠山。早就知道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发源于鸟鼠山上的“品字泉”。6月份我到过陕西宝鸡峡边的渭河,看到的是一条河床里的土都裂着嘴的干河。那以后就一直盼着到渭水之源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9.
正故乡的那口塘,有名有姓,坐落在姓潘的村庄里,却叫做"汪大塘"。在"污染"两字还没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时代,汪大塘是我们全村人的大水缸。水缸里的水一年四季都碧而清,只是离村子有点远,远到挑一担水的途中还要歇一肩。正因为与村庄隔了一段路,也就少了喧嚣多了清净与干净。在我记忆深处的,不仅是汪大塘的水,更是那塘埂上清幽的风景。时至今日,它们总是在我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早上,我醒得特别早,因为妈妈说要带我去外婆家的田野里玩耍放松一下。我已经很久没到大自然中放松了!午饭后,刚到外婆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蹿上了外婆的三轮车,准备到田地里干农活去。我们先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萝卜缨子,好像一个个军人穿着绿色的军装等待检阅,绿叶下面,则藏着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