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黄河断流及其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虽然历史上灾害频仍 ,但黄河断流现象历史上却未见有记载。即使在1922~1932年持续大干旱的年份 ,黄河下游仍未断流。1960年因三门峡工程截流 ,第一次出现黄河下游断流 ,但这次是人为造成的。属于自然断流的最早的记录是1972年4月23日 ,黄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出现自然断流 ,1985年以后 ,黄河下游年年都出现断流。1997年是历史上断流最严重的一年。这一年 ,从2月7日起利津水文站就出现断流 ,是断流时间出现最早的一年。断流河段从河口上至开封柳园口 ,长达700公里。这一年黄河河口全年有295天无水入海…  相似文献   

2.
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从70年代以来,黄河持续断流,且断流情势日趋严重,它不仅发生在下游而且也已在源头出现。滔滔黄河缘何断流?70年代以来流域引黄水量剧增、到达下游水量锐减是主因;输沙需水量巨大和中游工程调节能力不足居次。归根结底,断流是人类活动所致,是人类对黄河水土资源过度利用的结果。流域降水量的丰枯波动对断流影响不大。为了缓解黄河断流,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强水土保持,增加生态用水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人黄泥沙;流域外调水是缓解北方省区缺水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应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断流频率不断增加,断流现象日趋严重。“连续长时间的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应视为我国的心腹之患。”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如是说。为此,去年4月8日—14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共同组织专家,聚会黄河入海口处的广东省东营市,寻求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及下游生态修复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流域地势、地貌和气候、水文、植被等特点,将流域划分为3个生态区和10个生态亚区,在分析各生态分区特点的基础上,初步识别了黄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黄河下游存在的频繁断流、水环境恶化、河槽淤积萎缩以及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萎缩等诸多生态问题,分析了黄河水量调度、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的作用,介绍了河口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并提出了黄河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根据多年调查监测数据研究成果,以及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论述了黄河断流的历史与现状,定性定量地评价了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和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河凌汛     
黄河许多河段在冬季都要结冰封河,由于黄河流经的地理位置和纬度不一,特别是兰州到内蒙古河口镇、郑州花园口到入海口两个河段,流向都是由南向偏北流动。冬季气温上暖下寒,封河自下而上,冰层下厚上薄。到了第二年春季,封河的冰层融化,由于气温是南高北低,开河自上而下。当上游开河融冰时,下游往往还处于封冻状态,上游大量的冰、水拥向下游,形成较大的冰凌洪峰,极易在弯曲、狭窄河段卡冰结坝,壅高水位,造成凌汛灾害。黄河凌汛  相似文献   

7.
理明 《沿海环境》2001,(12):12-13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关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最新报告归纳出目前中国环境态势的五个特点。全国范围的生态问题频频凸现中国的环境保护在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一是黄河1997年出现创纪录的断流,全年365天就有226天这条曾经哺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欲哭无泪;二是1998年长江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接二连三的洪峰让全国亿万人民悬了数月的心情一悬再悬;三是2000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等地遭受了空前频繁的沙尘暴袭击,地处华夏腹地的上海、南京切实感受到什么是“天昏地暗”。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应解决的总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山东环境》2003,(2):42-43
本文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黄河断流、水质污染、泥沙淤积三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氮磷营养盐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孟伟  于涛  郑丙辉  邓义祥  富国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46-2051
收集了黄河流域下游主要干流监测站近40a来(氮数据)或20a(磷数据)来的水质数据,同时,收集了流域各省人口、氮肥磷肥施用量(折纯)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数据,研究了黄河氮磷营养盐通量(或浓度)的多年变化趋势,并统计了水质变化与流域人口、化肥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近40a来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1990s后期受黄河断流影响有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下游引黄灌区大量取水使得花园口-利津之间的氮通量相对入海口的氮通量为负值.黄河总磷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呈现趋势性变化,受断流影响1990s后期总磷含量值也明显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内人口、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而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黄河总磷含量和流域人口、磷肥施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均无相关性,而与黄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水体悬浮物中的总磷含量为0.54g·kg-1,与黄土高原总磷背景值十分接近.由于黄河悬浮物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故判断黄河总磷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查明黄河流域氮磷输送量多年变化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流域和海域污染控制及负荷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禹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黄河断流对工农业生产构成直接威胁。为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必须改进原有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提高灌区管理水平。论文采用渠道概化模型和两级配水模型,讨论了充分来水条件下多种作物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并提出灌溉配水与调度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实现方案。这将会大大提高灌区的灌溉管理工作效率,并促进灌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黄志新●自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诞生了第一个人类环境质量宣言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特别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加强环境管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性促使人类迅速改变那种大量...  相似文献   

12.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之一,本文针对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鸟类资源进行了叙述,对保护区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管理权滞后,人为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若干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后,黄河便进入枯水期。go年代后.黄河更是年年断流。这是否就意味着黄河防汛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专家们的回答正相反,认为黄河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在增大。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局长廖义伟指出.黄河自1982年底已连续十几年枯水,从时段上已属极限,因此黄河由材变丰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其次,长江、黄河洪水具有互应规律。从历史资料分析,长江大洪水之后二、三年内黄河来大水的几率较大。本世纪长江发生两次大洪水之后,黄河流域大水都接及而至。据水文规律,今年汛期黄河、渭河最大洪峰流量可能较常年偏大2-4成。有关专家认为黄河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黄河断流、水质污染、泥沙淤积三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断流对东营市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水断流对东营市的影响及其对策东营市环保局张俊增东营市地处黄河流域最下游,是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和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需要,于1983年10月成立的山东省省辖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土地总面积为8053平方公里。人口162万,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16.
顾家伟 《地球与环境》2020,48(6):698-703
本文利用210Pb和137Cs计年方法分析探讨黄河下游湿地沉积速率演化与上游水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10Pb比活度大致指数衰减趋势以及137Cs蓄积峰的鉴出,表明放射性核素手段在黄河下游湿地的沉积学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基于210Pb的CIC模式和CRS模式得出的沉积速率分别为1.68 cm/a和0.67~2.76 cm/a;基于137Cs剖面的1963年和1986年两个蓄积峰,计算自下而上沉积速率分别为2.67 cm/a、1.08 cm/a和1.21 cm/a。研究发现,近几十年黄河下游湿地沉积速率呈逐渐减小趋势,这与黄河流域气候变化、上游流域建坝、水土保持和下游水资源利用存在密切关系。此外,水库调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游沉积速率,虽然下游淤积量不变,但洪峰的"削平"导致泥沙难以淤积于湿地。  相似文献   

17.
滹沱河是藁城市重点水源保护地,但近几年,随着河水的断流、上游及本市工业、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给本市及下游都带来了较大危害。本拟通过对滹沱河藁城段污染成因分析,提出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堤防地质信息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LHEGIS)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黄河下游堤防地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需求,建立了黄河下游工程地质灾安评价系统。该系统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管理系统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数据库的输入,输出,统计分析,以及其与图形属性库之间的转换与管理,而且实现了信息的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图形编辑,输出和图形管理,系统同时提供堤岸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和其它实有工具,为黄河下游堤防安全管理和规划提供了辅助决策工具。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开发方法,系统基本框架,及开发实施等五个方面,对系统开发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对土壤碳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碳释放为研究对象,利用LI-8100监测下游土壤碳释放速率,结合对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位、植被盖度、土壤容重等观测数据分析下游断流河道对土壤碳释放的影响,并分析研究人工应急输水工程对土壤碳释放/固定的反馈。结果表明: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地下水位与土壤碳素释放速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位越深土壤碳素释放速率越慢;地表植被盖度与土壤碳素释放速率之间存在极其密切关系,地表植被盖度越低,土壤碳释放速率越小;塔里木河下游自断流以来至2015年,每年土壤有机碳损失195.42~323.44 t,自2001年实施应急输水工程以来,土壤有机碳损失趋势大大逆转,2000-2015年土壤有机碳每年固定164.03~320.5 t。下游生态输水工程不仅对拯救日益退化的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区域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黄河治理战略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黄河流域治理战略的历史变迁,对于当前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治理战略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949年之前,黄河治理局限于下游,是以被动防洪为主的传统治水时期;1949-1999年,伴随着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黄河治理进入除害兼顾兴利的现代治水时期;1999-2019年,新世纪黄河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黄河治理进入多目标综合治理时期,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2019年之后,随着新世纪黄河治理目标的相继实现,当代黄河治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预期黄河将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成为造福子孙万代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