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淄博焊条厂是生产多品种焊条的中型企业。焊条生产车间的配粉、磨头磨尾、撞条等工序,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一般在35~562mg/m~3,甚至高达1000mg/m~3以上。车间能见度很低,不仅影响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1984年厂里成立了专门班子,制订了粉尘综合治理长期规划及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粉尘治理效果。粉尘点合格率由1980年的零上升到1989年的85.4%,粉尘浓度也由原来的35~562mg/m~3,下降到平均粉尘浓度4.6mg/m~3. 生产焊条所使用的药粉原料,有钛白粉、锰铁粉、粘土、长石、云母等十几种,它们在生产使用中呈粉状。生产工艺流程及扬尘点的分布如附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张蔚华  董艳 《安全》2018,39(7):48-50
通过对某防水材料厂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分析该防水材料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结果表明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沥青烟和噪声,其中配料间的滑石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4.21mg/m~3,沥青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5.58mg/m~3,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成型车间打卷岗位的噪声接触水平为94.34d B(A),均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针对存在的粉尘和噪声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氧化铁红粉末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超细粉尘,其粉尘粒径≤2μm,质量分散度高、粘附性强,对车间和周围环境形成严重污染。根据氧化铁红粉尘基本特性,验证PE/PE 604 CS17及PE/PE 604 MPS AB CS17两种滤料净化氧化铁红粉尘的适应性,最终设计选择了PE/PE 604 MPS AB CS17滤料进行工程应用,使用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捕集净化氧化铁红粉尘。除尘系统实施后,生产车间粉尘浓度5 mg/m~3,除尘系统排放浓度16mg/m~3,粉尘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回收车间主要是回收纺丝车间的废液,其中主要含有NaSCN。在回收NaSCN过程中,采用硅藻土过滤方法去除NaSCN废液中的杂质,而硅藻土在加料间加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硅藻土粉尘。资料表明,有的扬尘点粉尘浓度高达3g/m~3,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目前回收车间内粉尘浓度达70.5mg/m~3,最低也在50mg/m~3,其加料间扬尘点在加料时粉尘浓度大于2g/m~3。粉尘中的游离SiO_2含量达11.7%,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对该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才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制曲车间粉尘运移规律及其分布特征,以某酒厂制曲车间拆曲工艺区为研究背景,基于高斯模型建立制曲车间粉尘质量浓度方程,运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同尘源位置及数量等多种工况的制曲车间粉尘扩散过程,并相互验证粉尘质量浓度的理论计算值、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得到不同工况下制曲车间粉尘质量分布及运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仓内尘源位于不同位置时,粉尘主要集中于作业面附近,其中,仓内近窗作业与中部作业相比较,前者造成发酵仓粉尘高质量浓度区域更广,全尘峰值质量浓度在200 mg/m3附近上下波动;与走道相对位置不同的发酵仓进行近窗作业时,走道粉尘主要集中于作业仓附近,多个发酵仓同时作业与单仓作业相比,多尘源会对走道粉尘分布产生叠加效应,其中,相邻仓作业时走道粉尘污染最严重,全尘质量浓度高达75 mg/m3以上;单仓、相邻仓、相对仓作业工况下,分别在作业时长为525、470、498 s前后,粉尘已扩散至整个走道。  相似文献   

6.
钢材预处理流水线是我厂建厂以来最大的技术改造工程,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六五”规划延伸到“七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由第九设计院设计,于1989年6月19日由市环保局验收。一、粉尘治理为了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层,使其表面粗糙度为40~70μm,清洁度述瑞典Sa2.5级除锈标准,采用上下各3台3m卧式抛丸机(钢丸直径2mm),每台以400kg/min的抛丸量,喷到钢材表面上进行双面除锈。当钢材以3m/min的速度前进时,氧化铁粉尘产生量为0.98kg/m~2。为了保护环境,不使粉尘外逸,在车间外安装了一套72zb-400型回转反吹风扁袋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防打磨作业粉尘浓度超标而引起的职业危害和粉尘爆炸事故,依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打磨粉尘在抛射、扩散及沉降过程中的运动模型;以某公司冲压车间打磨区为例,运用Fluent软件进行粉尘浓度分布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打磨区内风流紊乱,存在涡流区和无风区,不利于净化除尘;打磨台上方呼吸带高度粉尘浓度较高,最高达到9.12 mg/m~3,应采取个体防尘措施;在2打磨台之间的走廊通道区域,粉尘浓度急剧下降,最低达到5.32 mg/m~3;根据模拟结果中粉尘云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打磨作业区划分为20区,备料区划分为21区。  相似文献   

8.
大同铁路分局神头采石场于1952年建场,露天开采铁路路基铺铁轨用的百渣和防洪用的片石。该场现有2套除尘系统,3台颚式破碎机。1963~1964年采用局部密闭通风三级除尘设施。1965年9月验收,生产性粉尘浓度为2.2mg/m~3,接近国家标准。1975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人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回升,1981年作业环境生产性粉尘浓度值高达120mg/m~3,超标高达59部。1984年除尘设备大修,至今尚未投入使用,而生产照常进行,使作业环境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  相似文献   

9.
甘井子矿是生产石灰石的大型露天矿山,主要供应鞍钢石灰石熔剂,其次用作水泥与化工生产原料。在列车卸矿、矿石破碎和筛分等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石灰石粉尘,恶化生产岗位作业条件。如列车卸矿时贮矿槽和粗破碎机两个生产岗位的粉尘浓度分别高达170.20mg/m~3和90.30mg/m~3,严重超标(10mg/m~3)。虽然卸矿槽和粗破碎机设有自制洒水降尘设施,但除尘效果并不理想,几年来虽经多次整改,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岗位粉尘浓度超标排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所设计,湖南锡矿山矿务局试制成功了一种 MFB 脉动反吹扁袋除尘器。该除尘器安装在锑反射炉烟气净化系统,自1984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车间劳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多次测定表明,车间粉尘浓度从1983年的7.58 mg/m~(?)下降刭1.57mg/m~3;反射炉出锑时的粉尘  相似文献   

11.
熔剂燃料破碎室是烧结厂的尘毒污染源之一。我厂熔剂燃料破碎室中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只有70%左右。夏天干燥季节进气的粉尘浓度达2~3g/m~3,烟囱排放浓度高达0.6~0.9g/m~3。烧结看火,小格拉链、记录工、烧1皮带机、烧2皮带机等岗位位于主风向下风头,使岗位粉尘浓度从0~2mg/m~3上升至20~25mg/m~3,严重影响了作业环境,破碎室内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原除尘系统的设计是按可逆式锤子破碎机设  相似文献   

12.
冶金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作业流程长,工艺复杂,产生大量粉尘,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根据我公司施工现场主要产尘点的监测以及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简述如下。一、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根据我公司的实际调查,施工现场粉尘分布的基本情况如下: (1)凿岩作业场所。当采用风镐凿岩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浓度为0.17~6.9mg/m~3,粉尘合格率约80%。当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  相似文献   

13.
我厂铸工车间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综合性铸造车间,包括木模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铸造、大型焊接件热处理,以及巴氏合金轴瓦的浇注等。车间现有职工370人,建筑面积约为8200m~2。铸造生产的特点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高温、高粉尘浓度),工艺过程复杂,手工操作多,危险因素多。  相似文献   

14.
一、矽尘的来源及其危害在耐火材料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粉尘产生,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中SiO_2含量都比较高(见表1)。根据现有资料实测分析,上述原料中除高矽镁砂外,其它原料的游离SiO_2含量在12.40~76%之间。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规定,空气中生产性粉尘含有10%以上游离SiO_2的车间,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排放标准为100mg/m~3。掌握产尘点散发至空气中的粉尘  相似文献   

15.
宣钢1260m~3高炉是1989年11月投入生产的,在考虑高炉矿槽系统的除尘时,只注重解决了矿槽槽下除尘,而没有解决矿槽槽上移动式皮带卸矿时的粉尘污染。高炉矿槽贮存的原料有烧结矿和灰石、锰矿、红块矿等杂料。在运送烧结矿和杂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粉尘,岗位粉尘浓度高达184mg/m~3,其中红块矿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22%,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宣钢总结了本厂旧矿槽槽上除尘的经验,并到湘钢烧结厂等单位考察,于1992年3月较成功地建成了一套矿槽槽上除尘系统,经测试,除尘效率达到99.4%,有效地控制了矿槽槽上移动式皮带卸矿时产生的粉尘。岗位粉尘浓度由治理前的184mg/m~3下降到11.67mg/m~3,明显地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破碎车间内部粉尘浓度超标的现状,掌握石棉选矿厂破碎车间内粉尘浓度的分布规律,依据气固两相流、气溶胶力学等相关理论,建立粉尘在空气内运动、扩散及沉降方程。以西南某石棉选矿厂破碎车间为研究背景,采用计算机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石棉破碎车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粉尘浓度实测数据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相吻合;粉尘集中在胶带输送室和破碎机给料口附近,全尘浓度最大为86.24 mg/m3,纤维浓度最高为12.46 f/mL;粉尘浓度随着距破碎机入口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小;地面呼吸带高度粉尘浓度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维持在9~16 mg/m3区间。  相似文献   

17.
永平铜矿选矿厂碎矿工段细矿储料仓顶进料口原设计安装有防尘吸风罩及两台旋风除尘器,但因吸风罩设计不合理,以致仓顶工作区仍被粉尘严重污染,据实测,粉尘浓度最高达90.8mg/m~3,平均在30mg/m~3左右。应永平铜矿的要求,我们承担了该区域的粉尘治理改造设计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密闭抽风宽间距静电抑制粉尘与宽间距电除尘器收尘相结合的方案,工程完工后,经测定工作区粉尘浓度稳定在2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8.
上海江南造船厂船体车间职工,试制成功了一种真空喷丸无尘除锈机。 这种除锈机采用5公斤/厘米2左右的工业压缩空气为动力;直径为0.5~2毫米的钢丸在喷丸机本体、喷丸管、喷枪、吸丸管内不断循环,同原来一般喷丸除锈机比较,可省去钢丸的回收和重加钢丸的繁琐劳动;除锈时也没有粉尘和钢丸飞出,无须在专门的密封室内,可现场流动作业,减少笨重工件的吊装运输。 这种除锈机效率高,比采用风动砂轮机除锈要快十多倍;加工表面质量也大大提高,很受工人同志欢迎。真空喷丸无尘除锈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煤矿井下粉尘危害日趋严重。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时的瞬时粉尘浓度达5~6g/m~3,最高达10g/m~3以上;掘进工作面掘进机掘进时粉尘浓度达3~4g/m~3,最高达6g/m~3。粉尘严重污染作业环境,工人长期处于该环境下作业易患职业尘肺病。此外,还易引起煤与瓦斯爆炸,因此必须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0.
对18家大中型井下铁矿通风防尘技术措施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其结果表明:采取通风防尘技术措施,井下铁矿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粉尘浓度由31.4mg/m~3降到3.4mg/m~3;粉尘合格率由19.6%上升至57.9%。在作业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粉尘危害也不断减轻,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接尘工人矽肺发病工龄由10.67年延长至23.42年;矽肺患者死亡年龄由50.35岁延长至60.25岁。综合防尘前后矽肺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23%与1.65%,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