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打破高等学校内部创新主体之间,以及高等学校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协同创新壁垒,支撑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剖析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新型高校创新组织的绩效结构及绩效评估的侧重点,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体系,以显性产出绩效、显性协同绩效、隐性绩效潜力为三个构面,客观全面地体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产出水平,中心成员之间的创新协同水平,以及协同机制体制改革和资源共享水平,可以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增强科研评价机制对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英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实施了近30年的"科研评价机制"(RAE)进行全面改革,并将于2014年正式推行"科研卓越框架"(REF)高校科研评估体系。REF注重创新产出、成果质量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现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借鉴英国REF的做法,我国在改革优化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时应遵循成果导向、质量导向、贡献导向和协同导向等四个导向,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影视教育发展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从"协同创新"的理论源头出发,解读影视教育协同创新内涵,并以辽宁师范大学协同创新实践为个案,指出高校应从区位条件、科研能力、师资基础、学科特点、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与政府相关部门、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5.
加强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制是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改革的重要内容。"法人责任制"旨在发挥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对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管理中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应深化科技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完善重大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和监管审计工作,完善科学多元的科技评价和科技服务体系,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近年来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然而此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招生选拔方式、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制约,协同创新计划的兴起及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有利于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以重大协同创新需求为导向,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切实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4类协同创新中心分别旨在建设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2014年度"2011计划"认定工作突出了"实力+实干+实效"(简称"三实")的要求,直接带来了认定结果的重大变化,"985工程"高校优势尽显。评价标准的提高,对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真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从跟踪到并行发展的转型期,针对农业高校基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缺乏原创科研成果、缺少有效协同创新等问题,建议农业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把握基础研究发展重点,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建设高质量科研人才队伍,加强科研条件和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转变基础研究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区域知识创新体系乃至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活动的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同时还引导和鼓励高校的科研发展。在构建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度2002~2011年间全国各省市高校科研绩效,引入国际贸易投资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深度分析高校各类科研资源的绩效比较优势,可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各区域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从科技创新向科研创新继而向管理创新的过渡,要真正实现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主体,企业成为需求和投入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与使用的主体,政府转变职能、成为创新管理的主体,迫切需要重构一个新的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从而提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是打破创新壁垒,整合创新资源,实现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有效组织方式。囿于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差异,高校在参与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和制度性障碍。经研究证明,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以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和产业链融合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科研诚信与信用制度建设,是社会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我国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是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的基本条件。我国要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提高国家科研项目诚信化制度设计水平,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和科研人员自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工具,也是高等学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地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但目前地方高校大型设备管理还存在着使用率较低、购置重复、投资经费有限、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提高大型设备综合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乃当务之急。在协同创新视野下,地方高校大型设备管理需要观念协同、管理协同、手段创新,从而提升大型设备的资源协同共享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及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更加充分的设备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利益唯上的学术市场化倾向中推动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走质量和效率双提升的道路成为必然选择。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的高度契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的全局,推动高校科学研究真正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11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发起成立了"资源循环利用与过程污染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联合发展、协同创新的能力,吸纳更多的高端智慧力量和科研力量加入资源环境科研队伍,为国家资源环境事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科技方面的支撑。经过一年的充实和完善,由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主办,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承办的2014资源循环利用与过程污染控制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定于9月24—25日在辽宁省鞍山市举行。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我国环境保护形势面临着深刻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成为环保工作的主要矛盾.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牢固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在对未来环境形势和环保科技创新需求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紧密围绕绿色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提出了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发展的4个重点任务:面向国民经济绿色发展主战场,全面提升环保科技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引领环境质量改善;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环境治理技术瓶颈;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提出了完善环保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5点建议:实施平台化、国际化、产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助推现代环境科研院所制度建设;加快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和补强科技创新链条;完善管理决策支撑机制,解决科研与管理脱节的问题;统筹全国环境科研力量,创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人才创新活力,为环保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智库建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最近启动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简称《推进计划》),提出按照总体设计、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  相似文献   

18.
高校环境类专业对科研人才培养的要求较高,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培养高校环境类科研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构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环境类专业科研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方向偏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科研人才将科研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注重环境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坚定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决心,减少环境类专业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9.
政府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在高校科技创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政府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高校科技投入力度,注重高校科研合作形式的有序性和多样化,重视知识产权制度和制定吸引高校科技人才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注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孟州市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中心工作。站在新起点、提出新要求、明确新目标、创造新优势,全面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孟州市知识产权工作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