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甲苯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著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得到适于降解甲苯的优势混合菌,并对其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降解甲苯的件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驯化所得甲苯降解菌的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25℃,pH值7.5,C/N值15,接种量1%.混合降解菌对硝态氮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0021 mg/(L·h).采用非...  相似文献   

2.
水中四环素类化合物在不同光源下的光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模拟太阳光和实际室外太阳光下四环素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结果表明,四环素类化合物(TCs)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均能发生直接光降解,且其降解速率随pH不同变化很大。四环素(TC)、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和多西环素(DTC)的光降解速率随溶液pH升高明显加快,而米诺环素(MTC)在水中的光降解速率随溶液pH升高略有下降。天然水体pH范围内,模拟太阳光照下四环素类化合物表观光降解速率常数在0.004~0.026 min-1范围内,降解半衰期在26~136 min范围内。在室外实际太阳光照下,四环素类化合物光降解反应速率与太阳光强成正比例关系。晴朗无云天气下,四环素类化合物降解半衰期在春冬季节较长、夏季节较短;四环素在东江实际水体中表观光降解速率很快,在冬季晴天天气下,其平均半衰期仅为8.2 min。  相似文献   

3.
生物处理含盐污水的盐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处理含盐污水时,由于无机盐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常常会导致低的有机物去除速率和去除效率。为了定量盐度对有机物生物去除的影响,研究生物处理含盐污水的盐抑制动力学,为具体设计含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提供依据。试验采用间歇活性污泥法,对含盐污水的有机物降解速率和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为了获得基本数据,首先研究了淡水环境下的基质降解动力学,然后对10—35g/L盐度环境分别进行试验。试验发现,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模式,同时影响了最大降解速率和饱和常数。试验确定的盐抑制常数KY为2333mg/L,并进一步给出了各盐度下有机物降解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UV/H2O2工艺去除水体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考察了溶液pH值、H2O2投加量以及水体基质对环丙沙星降解效率的影响,分析了降解产物的生成情况。研究表明,环丙沙星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受溶液pH值的影响,酸性及中性条件,有利于环丙沙星的降解。H2O2投加量的增大,使得降解速率逐渐增大,但速率增幅逐渐变缓;最佳H2O2/环丙沙星摩尔比为2 000。实际水体中存在的NOM、NO3-,促进了单独UV作用下,环丙沙星的降解。水体中的.OH焠灭剂,抑制了UV/H2O2联合作用下,环丙沙星的降解;实际水体中的光解速率常数低于超纯水中的光解速率常数。GC-MS分析表明,UV/H2O2工艺,使环丙沙星氧化降解生成氨基乙酸、丙二酸、丙三醇和对苯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制电晕-介质阻挡协同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大流量甲苯废气,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获得甲苯降解的适宜条件,探究了各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甲苯降解的影响,并开展甲苯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降解甲苯的最佳条件为工作电压13kV、放电频率6.5kHz、废气流量为1.0L/min,甲苯初始质量浓度924mg/m~3,在此条件下甲苯气体降解率为94.93%,能量效率为0.63g/(kW·h);甲苯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甲苯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与输入功率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处理甲苯的高温、常温生物过滤塔中筛选获得嗜热菌(55℃)和常温菌(30℃),并系统比较了它们在形态特征、甲苯去除性能和生长特性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嗜热菌和常温菌在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嗜热菌的甲苯去除率达到55.56%,常温菌的甲苯去除率达到95.83%。但常温菌在甲苯降解过程存在明显的适应期(约50h),而嗜热菌则能快速启动对甲苯的降解;常温菌和嗜热菌降解甲苯的最适pH分别为6和8;嗜热菌和常温菌的比增殖速率随着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对两者产生抑制作用的甲苯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0 000、8 000mg/m3,嗜热菌更适用于高浓度甲苯的治理;嗜热菌和常温菌的生长特性符合Haldane模型,最大比增殖速率分别为0.048、0.076d-1。  相似文献   

7.
Phlebia acanthocystis TMIC34875是一株具有七氯降解能力的木材腐朽菌。为利用微生物技术去除环境中的七氯残留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该菌株及其粗酶液对七氯的降解性能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在七氯的初始浓度为50μmol/L时具有最大降解速率,为0.3031μmol/(L·h);而菌体接种量为15%时,降解速率达到最高,为0.2045μmol/(L·h)。降解酶定位研究表明,七氯的降解主要是胞内酶在起作用。七氯胞内酶降解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是35℃,在30-40℃之间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适pH值为5.0,在pH 4.5-6.0之间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适条件下反应1 h后七氯的降解率为65%。胞内粗酶液降解七氯的米氏常数K m为5.42μmol/L,最大反应速率V max为4.55μmol/min。胞内酶处理体系的GC/MS图谱显示,主要降解产物为1-羟基六氯、1-羟基-2,3-环氧六氯和环氧七氯,表明胞内酶对七氯的初始代谢机理同菌株相似,均是通过环氧化和置换反应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用超声波降解水中氯苯的可行性、动力学、产物和TOC变化。在20kHz和40w的超声波作用下,氯苯的一级降解常数为0.05/min。随着所加超声功率的增高,氯苯降解常数呈线性增加。30min内超声脱氯效率达到66%,TOC去除达到43%。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降解水中的氯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用超声波降解水中氯苯的可行性、动力学、产物和TOC变化。在 2 0kHz和 4 0W的超声波作用下 ,氯苯的一级降解常数为 0 0 5 /min。随着所加超声功率的增高 ,氯苯降解常数呈线性增加。 30min内超声脱氯效率达到 6 6 % ,TOC去除达到 4 3%。  相似文献   

10.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废气的降解特性及传质过程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气相空间带方形扰流柱结构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甲苯降解废气净化实验,并与未加入方形扰流柱结构的反应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了甲苯入口浓度和气体流量对甲苯降解效率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苯入口浓度和气体流量的增加,膜生物反应器降解效率降低,甲苯的传质速率增大,气相空间加入方形扰流柱后,甲苯在反应器中的传输得到了强化,降解效率最大提高了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