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首位,它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必须从它的勘探,生产,利用和消费的全过程进行治理,特别是采用选煤,煤的气化,经和洁净燃烧等措施,才能达到煤炭高效洁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清洁生产和洁净煤技术在永荣矿区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领域,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为各煤炭企业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或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煤炭生产、加工、燃烧及转化等方面,清洁生产技术环保应用研究现状和成果。  相似文献   

4.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污染严重。加大煤炭的深加工,发展煤的转化利用技术,提高煤炭的燃烧率,是解决大气污染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5.
颗粒化洁净配煤的研究,是从煤炭以一定厚度煤层形式进入链条锅炉燃烧的机理出发,结合洁净配煤技术、煤炭分级燃烧技术、固硫和粘结添加剂技术,配制成一种适合链条锅炉燃烧的低污染洁净煤。通过对颗粒化洁净配煤在链条锅炉上的试烧,及其对试烧的热工测试、烟气排放环保监测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链条锅炉燃烧颗粒化洁净配煤工况稳定,炉膛温度高,热效率高,炉渣含碳量低,烟尘和SO2排放降低,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颗粒化洁净配煤技术是一种加工简便、投资小、收益快的洁净煤技术。  相似文献   

6.
波兰煤炭脱硫的经济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波兰含硫煤燃烧的生态,经济条件的技术特征,详细地分析了提高煤炭价格与煤质特性(发热量、灰分)的关系。文中还强调正确解决波兰的生态、环保问题,不仅煤炭要脱硫,而且要采用煤炭燃烧的新工艺,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水煤浆流化悬浮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将75t/h燃油锅炉改为水煤浆流化悬浮燃烧锅炉的基本原则、设计要点和主要部位的改造方法,并简要地说明了水煤浆流化悬浮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水煤浆流化悬浮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将75t/h燃油锅炉改为水煤浆流化悬浮燃烧锅炉的基本原则、设计要点和主要部位的改造方法,并简要地说明了水煤浆流化悬浮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煤炭及其灰渣中的有机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8mol/L HCl浸提,巯基棉分离法测定了煤炭及其灰渣中的有机汞并探讨了它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15个省、市、自治区煤炭中有机汞含量的平均值为0.037mg/kg,占煤中总汞的18.8%.燃煤飞灰中有机汞平均值达0.045 mg/kg,占总汞28.1%.煤炭中的有机汞在燃烧过程中部分迁移到灰渣中,并明显富集,存在着排入大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促燃脱硫剂对煤炭清洁燃烧的功效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机热天平和色谱方法测试和研究了促燃脱硫剂在降低煤炭的着水温度、改善煤炭燃烧特性、减少煤炭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节能和环保功效。试验结果表明:CCS型燃煤促燃脱硫剂能降低煤炭着火温度30℃~80℃,提高煤炭利用率10%~25%,固硫率30%~50%,且明显降低CO排放量和排烟黑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乌鲁木齐市2001-2009年煤炭燃烧CO2排放量,对CO2排放现状及主要城区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煤炭消费的CO2排放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乌市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占较高比例。(2)煤炭燃烧的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84%;主要城区CO2的分布变化明显,天山区和头屯河区一直是CO2排放量高值区,乌鲁木齐县最低。结合乌市CO2排放现状及面临问题,提出减排对策,从而为健全乌市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减缓源自煤炭使用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我国正在推动煤炭利用方式转变,近些年出台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政策,提升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政策存在体系不完善、定价机制不健全、正向激励不足、相关规定存在冲突等问题,导致法律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基于资源禀赋,短期内我国将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此,建议通过健全法律政策体系、推动定价机制改革、加强财税支持、增进政策协调等途径,使法律政策更加完善、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煤炭燃料利用的不洁净使得其能源主导地位受到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越来越大的挑战。寻求合理、高效、洁净的煤炭非燃料利用新途径应当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煤炭燃料利用存在问题和前景的基础上,强调煤炭非燃料利用应当成为洁净煤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并指出煤炭非燃料利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铝煤炭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煤田,富含丰富的铝、硅、锂、镓等有价元素,对其进行资源协同开发,有望大幅提升我国铝资源供给体系韧性并提高固废利用率,以及改善燃煤电厂的飞灰堆存等环境污染问题. 本研究以大唐国际托电园区的高铝粉煤灰示范生产线为案例,解析了高铝煤炭中各类无机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在全面梳理“原料—工艺—技术—产品/副产品”匹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集成“高铝煤炭清洁燃烧工艺-多级预脱硅工艺-氧化铝低能耗提取工艺”于一体的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产业链;采用物质代谢分析方法,研究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过程中有价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了高铝煤炭伴生有价元素的走向与分配模型,识别了该产业链中物质代谢优化调控的关键环节;此外,以传统铝土矿炼铝产业和木浆造纸产业为参考基准,核算了该产业链推广应用的经济、环境效益. 结果表明,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产业链中有价元素总体循环回收利用率超过80.0%,在内蒙古自治区推广应用该产业链,每年可生产1 303.0×104 t氧化铝,联产964.0×104 t活性硅酸钙和3 192.0×104 t硅钙渣,创造年收入401.2×108元,节约3 505.0×104 t铝土矿,保护11.5 km2植被. 研究显示,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的有价元素回收率高,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国外内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对在我国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煤炭燃烧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区建成区散煤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出了连云港市区建成区散煤燃烧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市开发区散煤燃烧量最多,海州区散煤燃烧量最少;调查范围内小区燃煤锅炉散煤使用量最多,商户和浴室虽然数量较多,但使用总量较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组分中一氧化碳污染物最多,PM2.5和PM10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热电一体化建设概念的提出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也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我国消耗煤炭大约为28.5亿吨,约90%的煤炭都被用做燃料直接燃烧,这种情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民用散烧原煤中NOx排放高的问题,提出了“热解减氮耦合燃烧脱硝”方法,即将煤与铁助剂混合,通过管式炉热解制备洁净燃料,并对洁净燃料燃烧过程中NOx排放情况进行研究.结合表征手段,考察铁助剂对氮迁移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助剂的负载比为0.5wt%,热解温度为1000℃时耦合效果最佳,相对于未负载时,焦炭燃烧NOx排放量减少34.65%.热解前负载的铁助剂在焦炭中稳定存在,并可促进热解过程中含氮化合物向N2的转化;在洁净焦炭燃烧过程中,铁助剂的存在利于C和CO与NOx还原,进而降低燃烧过程NOx的高排放.通过一步引入的铁助剂,在煤热解-洁净燃料燃烧过程中对NOx控制耦合效果,最终实现了NOx的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9.
煤炭生产的水足迹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宁  逯馨华  杨建新  吕彬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1):4228-4233
水足迹是水资源占用的综合评价指标,能够量化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WFN水足迹评价方法和国际标准水足迹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包含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和间接水足迹的能源系统水足迹评价模型.将此模型应用到煤炭生产,计算了我国单位煤炭生产的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 GJ煤炭生产的水足迹为0.19 m~3,水足迹的80%来源于采掘过程,从水足迹类型来看,灰水足迹占到了87%的比例.本研究为能源系统水足迹评价提供了方法理论,并可为以煤炭为原料或燃料的下游产品水足迹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燃煤微生物法前期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脱硫的原理;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微生物脱硫的几个主要因素;微生物法脱硫和煤炭清洁工艺或水煤浆燃烧工艺相结合,可获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