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加热炉技术对石化企业VOCs进行直接燃烧处理,采用低温催化燃烧催化剂进行了相应试验。结果表明:催化燃烧法适用于于低浓度VOCs治理,热力燃烧法则适用于不同组成与浓度VOCs的综合治理;在温度≤320℃、空速≥12000 h-1的条件下,低温催化燃烧技术VOCs排放浓度可满足DB31/933—2015要求(≤70 mg/m^3);在VOCs浓度高达30000 mg/m^3情况下,经过750~850℃的热力燃烧技术处理后,VOCs排放浓度≤20 mg/m^3。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海南炼化公司引入LS-DeGAS降低硫黄回收装置烟气SO_2排放成套技术,对硫黄回收装置进行烟气达标改造。改造后的烟气SO_2排放浓度小于70mg/m~3,最低达到18 mg/m~3,满足最新环保标准中硫黄回收装置烟气SO_2排放浓度小于100 mg/m~3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应用沥青凝聚装置和静电回收净化技术,处理铝厂排出的含有氟,氟化和物,沥青的烟气及粉尘,即能净化有害烟气又能回收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处理后的各项指标为:粉尘排放浓度≤150mg/m^3,沥青烟的排放浓度≤80mg/m^3,氟化物的排放浓度≤11mg/m^3.  相似文献   

4.
根据污染源现场调研结果,结合现有污染控制工艺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建议污水排放标准中As浓度由现国家排放标准的0 5mg/L调整为0 1mg/L;Pb不变为1 0mg/L。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As和Pb不变为1 0mg/L。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As和Pb的浓度限值分别是为0 5mg/m3和0 7mg/m3。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收费工作的深入,各级环境监测站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监测任务也日趋繁重。烟气中二氧化硫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又不容易测准确的项目。主要原因是:①烟气中二氧化硫随着煤质与工况的变化,浓度变化范围很大,高则数千mg/m^3,低则几十mg/m^3;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新星皮革厂污水处理站规模为200m^3/d,采用物化/两级好氧处理工艺,在进水CODCT为2500~3000mg/L。BOD5为1200~1500mg/L,SS为320~600mg/L,pH为6~10,Cr总≤52.7mg/L,Cr^6 ≤5.6mg/L色度约为240倍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水质为CODCT≤80mg/L,BOD≤30mg/L,SS≤70mg/L,pH为6~9,Cr总≤1.2mg/L,Cr^6 ≤0.4mg/L,色度≤40倍。达到了《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137-90)新扩改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超低排放燃煤电站三氧化硫的迁移和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毅  韩立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702-3708
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method 8推荐的方法,对典型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满负荷工况下的燃煤、烟气、飞灰、渣进行三氧化硫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燃煤电站超低排放环保设备对三氧化硫的总脱除率为71.86%,大气三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5 mg·m~(-3)(气体体积为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下同).选择性脱硝催化剂(SCR)前烟气中三氧化硫生成量为二氧化硫的0.46%,在SCR催化剂SO_2/SO_3的转化率为0.58%,空气预热器内气态三氧化硫浓度显著降低.低温电除尘(LLT-ESP)内三氧化硫与飞灰结合得到脱除,LLT-ESP细灰中三氧化硫含量为粗灰的1.38倍.湿法脱硫系统(WFGD)对三氧化硫的脱除率为48.45%.超低排放燃煤电站大气三氧化硫排放因子EF_煤、EF_电分别为17.13 mg·kg~(-1)、4.41 mg·kW~(-1)·h~(-1).估算2018年我国燃煤电站三氧化硫大气排放总量约为3.99万t·a~(-1).  相似文献   

8.
生物法净化处理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技术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在0.8m^3/h、进口浓度为105mg/m^3、停留时间18.3s时,甲苯的去除率可达到61.90%,出口甲苯浓度低于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60mg/m^3)。适宜的操作温度应控制在19~25℃之间,氮磷营养添加量的配比应控制为C:N:P=200:5:1。结合实验研究,对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某燃煤热电厂采用SNCR-SCR耦合脱硝+布袋除尘+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湿式静电除尘的组合工艺对原烟气净化设施进行改造,以实现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随机抽取1个月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_2排放浓度非常低,平均浓度仅为6. 32 mg/m~3,应进一步优化控制参数实现经济运行。NO_x排放浓度稳定,98. 2%的时段排放浓度<50 mg/m~3,但氨逃逸控制不理想。经过湿法脱硫和湿式静电除尘后,96%的时段粉尘排放浓度<2. 5 mg/m~3。综合分析,组合工艺是一种适合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的可靠工艺。  相似文献   

10.
铅大气污染物环境保护标准限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因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其大气污染物标准限值的合理性倍受关注.论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铅大气污染物环境质量与排放标准,通过计算提出基于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的排放标准理论限值及建议限值.分析发现,目前国际上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为0.00015~0.0015 mg·m~(-3),但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年均浓度限值0.0005 mg·m~(-3);建议我国今后修订标准时对铅年均浓度和季均浓度限值进一步加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铅环境空气质量季均浓度限值水平已显落后;国际上目前各类排放源铅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在0.04~2 mg·m~(-3)之间,金属冶炼源等主要源的排放浓度限值在1~2 mg·m~(-3),其他排放源均在0.5 mg·m~(-3)以下;我国铅、锌熔炼源正在执行的排放浓度限值(8 mg·m~(-3))较为宽松,而其他源的铅大气排放浓度限值与国际上的限值基本一致.通过计算认为,保护公众健康的铅大气污染物的理论排放限值为1.2~2.4 mg·m~(-3).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建议铅、锌熔炼源的铅大气污染物新建企业排放浓度限值为2 mg·m~(-3);其他源的新建企业排放浓度建议限值为0.5 mg·m~(-3).经过过渡期,现有企业应达到新建企业的排放控制要求.铅的企业边界浓度排放限值是保护企业边界附近公众健康的有效屏障,但鉴于铅的污染特性,对于具体建设项目应加强环评力度,提出更具体明确的排放控制要求,并加强对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点的环境监测等,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1.
刘文文  方莉  郭秀锐  聂磊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9,40(9):3942-3948
本研究在京津冀地区选取23家典型印刷企业进行调研,并对其中具备采样条件的企业通过气袋采样-GC-MSD/FID采集及分析系统,获得48组分析结果,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印刷企业VOCs的排放特征,并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各企业排气筒有组织排放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表征)浓度差异很大,包装印刷企业VOCs排放浓度范围为29. 9~755. 0 mg·m~(-3),出版物印刷企业VOCs排放浓度范围为3. 3~99. 0 mg·m~(-3);各企业车间印刷工位中,包装印刷企业VOCs排放浓度在129. 7~958. 4 mg·m~(-3)之间,出版物印刷企业VOCs排放浓度范围为19. 1~113. 7 mg·m~(-3);包装印刷企业排放的VOCs浓度普遍高于出版物印刷企业,这与其使用溶剂型油墨有关. VOCs组分构成方面,包装印刷和出版物印刷企业印刷工位排放的VOCs中,含氧VOCs均为首要VOCs种类,占比在32. 6%~99. 4%之间,其次是烷烃.臭氧生成潜势方面,印刷企业臭氧生成潜势(OFP值)平均值为505. 5 mg·m~(-3),其中包装印刷企业为564. 1 mg·m~(-3),出版物印刷企业为52. 9 mg·m~(-3);臭氧生成系数(SR值)平均值为1. 24 g·g-1,其中包装印刷企业为1. 70 g·g-1、出版物印刷企业为0. 89 g·g-1.从OFP值和SR值可以看出,包装印刷企业应作为未来京津冀地区印刷行业VOCs管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公司60万吨氧化球团生产线的链篦机-回转窑烟气NOX超标排放问题,采用SNCR+双氧水氧化脱硝工艺进行烟气超低排放改造。该工程处理烟气量为400 000 m~3/h,脱硝系统总投资约180万元,年运行成本为189.46万。运行效果表明:NOX的浓度从脱硝前的100 mg/Nm~3降至45 mg/Nm~3,低于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990—2019) NOX排放限值(50 mg/Nm~3),实现了NOX的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3.
应用LDN-1氮氧化物脱除剂实现催化再生烟气NOx达标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山子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中NOx含量达到1300-1400mg/m3(国家排放标准<420mg/m3),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应用LDN-1氮氧化物脱除剂后,催化再生烟气中的NOx含量由1300-1400 mg/m3降至420 mg/m3以下,实现了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采用DustTRAK TM气溶胶(粉尘)监测仪对成都市112个不同类别的房建、市政工地施工扬尘进行测试,研究了不同类别施工扬尘的排放特征,分析了下风向扬尘浓度的变化趋势,并采用CALPUFF对成都市新都区某建筑工地的排放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成都市施工扬尘排放浓度约为0.13~2.91mg/m3,其中房建类施工平均浓度约为0.94mg/m3,高于市政施工;大型工地扬尘平均浓度约为0.61mg/m3,低于中型和小型工地;土方施工阶段平均浓度约为1.21mg/m3,远高于地基建设、主体建设、装饰阶段.(2)成都市施工扬尘呈现出高低浓度交替的周期性变化,其中房建工程土方施工阶段的高低浓度差值可达到0.6mg/m3以上.(3)施工扬尘在场界外下风向5~15m范围内会出现浓度增加的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在50m附近逐渐趋于稳定,稳定浓度介于0.1~0.2mg/m3.(4)CALPUFF模型能较好地从宏观角度来模拟成都地区施工扬尘的扩散趋势,但难以捕捉施工扬尘在下风向近距离的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集671台次燃煤火电机组NO_x排放实时监控数据,对非超低排放与超低排放机组总体及相应各等级机组启动过程中NO_x排放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超低排放机组启动阶段NO_x超标率为81.53%,平均超标小时数为2.64 h,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为284.06 mg·m~(-3);超低排放机组启动阶段NO_x超标率为79.86%,平均超标小时数为2.52 h,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为231.61 mg·m~(-3);非超低与超低排放机组总体及相应各等级机组间NO_x超标率和平均超标时长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非超低排放机组中,除300 MW等级机组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显著低于200 MW等级机组外,其余对比组在超标率、超标小时数及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等级超低排放机组之间在超标率、超标小时数和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上都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的情况, 600 MW等级机组超标时长控制最优, 1 000 MW等级机组排放浓度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6.
徽电解-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中药废水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永广  张键 《环境工程》2001,19(6):13-14
扬州中药厂综合废水CODCr400-2000mg/L、水量70-90m^3/d 。在清洁生产、清污分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废水排放达到(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运行成本不超过1.10元/m^3。  相似文献   

17.
应用Models-3/CMAQ研究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及输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美国国家环保局第3代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配合中尺度气象模式(MM5)进行研究,模拟了2001年1、7月份长江三角洲区域冬夏季典型天气条件下大气层二次污染物臭氧及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及输送状况。采用2001年冬.夏季各10d的小时监测数据对模式验证。结果表明,Models-3/CMAQ对O3、PM10的模拟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52;一致性指数分别达到081和0.99。模型对于O3略微低估,标准偏差为-31%,而对于PM10则有所高估,标准偏差为46%。对长三角7月份O3浓度及1月份PM10的模拟结果显示,7月份长三角区域16个主要城市O3日均浓度集中在0.043~0.086mg/m^3之间,其中,泰州、扬州.湖州、镇江O3月日均浓度相对较高,均超过0.064mg/m3o模拟时段内O3最高小时浓度达0.276mg/m^3。1月份整个模拟区域PM10月日均浓度为O056mg/m^3,其中,南京市PM10日均浓度最高,达0.080mg/m^3模拟时段内PM10最高小时浓度达0.432mg/m^3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存在明显的污染物输送现象,大气污染已经从局地污染转化为区域污染。  相似文献   

18.
污水输送、提升、处理过程中散发的恶臭一直是空气污染投诉热点之一。生物技术在处理此类恶臭污染时应用生物的生化特性来吸附,降解污染物。无二次污染。文章以自行研发的一套用于处理某污水处理厂生化水解池排放的臭气的生物过滤池装置为研究对象,经过调试后,在排放浓度为HzS〈7.0mg/m^3,NH3〈90.0mg/m^3情况下,其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9%左右。通过试验,研究了臭气排放规律,处理效率与运行时间.进气浓度.填料含水率.温度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氮素调控对冻融过程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风  白丽静  张克强  黄治平  杨鹏  张金凤 《环境科学》2009,30(11):3142-3145
应用室内冰柜模拟冻融过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和浓度(40、200和800 mg/L)对潮土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冻结时间的延长N2O排放通量缓慢降低,土壤融化初期出现一个土壤N2O排放通量高峰,而后随土壤逐渐融化的进行N2O排放通量缓慢升高.3种氮素浓度条件下,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冻融过程中土壤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119.01、205.28、693.95μg.(m2.h)-1,611.61、1 084.40、1 820.02μg.(m2.h)-1和148.22、106.13、49.74μg.(m2.h)-1,而对照处理仅为100.35μg.(m2.h)-1.随氮素浓度的增加,铵态氮、硝态氮源土壤N2O累积排放通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7.49%、40.09%、425.67%和563.38%、915.28%、1458.6%,且施加的浓度越高累积排放量越大,但达到稳定N2O排放通量的时间向后推移.随浓度增加酰胺态氮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建议潮土越冬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应分别小于200 mg/L和40 mg/L,酰胺态氮的浓度不限,从而减少土壤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地区27家汽修企业进行调研,选取2家典型汽修企业进行气袋采样-GC-MS-FID采集及分析,定量分析其VOCs的排放特征,并计算其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漆料的汽修企业排放特征不同,水性漆企业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为0.62~36.49 mg/m3,油性漆企业的排放浓度为0~100.39 mg/m3;水性漆排放的VOCs以烷烃为主,占比高达57.16%,丙烷(39.65%)和甲苯(11.41%)是首要污染物;卤代烃(55.51%)是油性漆企业的主要VOCs排放物种,主要组分为1,2-二氯丙烷和1,2-二氯乙烷;水性漆企业的OFP值为144.78 mg/m3,油性漆企业的OFP值为664.43 mg/m3,大气反应活性最大的物种多为芳香烃,芳香烃对OFP的贡献率分别为52.18%和88.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