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介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作物样品中的镍,因灵敏度低直接测定存在困难,必须采用浓缩的办法。用有机溶剂萃取浓缩法不仅可以提高灵敏度,还可以消除干扰。本法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与镍生成络合物,再用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后原子吸收测定。  相似文献   

2.
人体中含有过量的锶引起大骨节病,影响牙齿的性能,对正在发育的儿童危害性更大。锶的测定可采用火焰光度、发射光谱、X-萤光光谱、中子活化及火焰原子吸收等方法。但对很多环境样品,上述方法有的灵敏度不够,有的因共存元素引起干扰而需要采用各种繁杂的分离步骤。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之特点,适用于测定环境样品  相似文献   

3.
简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镍,由于水中含量低,测量灵敏度又不高,直接测定有困难,必须进行富集。有机溶剂萃取法不仅可以提高灵敏度,还能消除干扰元素。本法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甲基异丁铜(MIBK)体系萃取,然后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可测定水中微克量级的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酸雨中的钙,详细地研究了影响灵敏度的各种因素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该法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为96.4~99.8%,相对标准偏差为1.1%。该法曾和火焰光度法作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的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锑是一种对人体和动植物有毒的金属,能够在作物和蔬菜中残留富集。目前关于植物样品中锑的检测方法比较多,有孔雀绿和罗丹明B(Rhodamin B)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其中用得较多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但大多采用氢化物—火焰法或者电热原子法,前者需要配套的氢化物发生器,后者一般的仪器都没有安装电热原子化装置。水相直接进样,灵敏度低,利用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6.
简介原子吸收法测定锰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除硅外几乎不存在干扰元素。样品经分解后可直接喷入火焰中进行测定。用于水、土、粮和生物样品分析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Ⅰ水中锰的测定根据水样中锰的含量不同,可采用直接测定和富集测定两种。原子吸收直接测定的灵敏度是100微克/升,如低于此含量可采用蒸发式或TTA—MIBK萃取法富集后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影响硫酸盐测定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铬酸钡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硫酸盐,发现稀释倍数、盐度、酸度等对其影响特别大,通过试验比较,总结出应对措施,解决了测定结果的稳定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铅和镉,常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后再在有机相中进行的。但由于甲基异丁基酮的易挥发,且有难闻的气味,所以在使用中感到不便。文献用泡塑静态吸附法富集原子吸收测定了矿石中铅和银,结果令人满意,但需以小体积(3~5毫升)进行操作,因此对于取样体积大的水样分析时应用不便。本文用动态吸附法快速富集水中铅和镉,以原子吸收直接在水相中完成测定。文中对富集分离、解吸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拟定了一个快速测定水中铅和镉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所拟方法样品铅和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02%、96~105%;可测定水中20PPb以上的铅、5PPb以上的镉。  相似文献   

9.
感应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简称ICP)发射光谱法与其它发射光谱法相比较,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第三元素影响小、标样制备容易、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与原子吸收法相比较,它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对于高温或易氧化的元素,它的检出限远优于火焰原子吸收法。所以它愈来愈受到分析工作者的重视。国外已有商品仪器,并在许多分析领域中得到应用。用这种方法进行合金分析,钢铁分析,高纯试剂、石英材料以及光导纤维原材料中杂质分析,国内已有报导。由于它检出能力强,基体效应小,所以在环保分析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我们用不去溶剂的感应耦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FI-FAAS)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以KMnO4作氧化剂、葡萄糖作基准物质,在95 ℃反应,生成的Mn(Ⅱ)在线分离吸附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微型柱上,用3 mol/L HCl洗脱后,送至火焰原子吸收检测器检测.在反应盘管长500 cm、反应时间30 s的条件下,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线性范围为8.00~200.00 mg/L,检出限为2.30 mg/L;采样频率为24次/h,Cl-质量浓度至100 mg/L无干扰,Mg2 质量浓度至1 000 mg/L无干扰;对50.00 mg/L的化学需氧量标样重复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37%.用该法测定河水、池塘水和轻度污染工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获得了与重铬酸盐法(标准方法)基本一致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水生植物净化含银废水中痕量银的催化动力比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含银废水,银的净化率很高,出水银浓度仅几个ppb。采用一般比色法,灵敏度不够高。若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仪器又不便带到野外进行现场分析。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有关资料的启发下,采用催化动力比色法,能够达到本项研究的需要。为此,对资料方法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经实际应用验证,分析结果满意。实验部分 1.仪器  相似文献   

12.
工业废硫酸、废酸磷肥、土壤、农作物及兔肝等环境样品中残留的甲苯、硝基甲苯和二硝基甲苯,以二硫化磺萃取富集后,用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回收率在80%以上。甲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ppm,确墓甲苯为0.002ppm,二硝基甲苯为0.1ppm。  相似文献   

13.
Ⅰ水中锑的测定简介本法以抗坏血酸为隐蔽剂,用碘化钾将五价锑还原为三价锑后,再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在盐酸介质中使锑生成锑化氢,用氮气作载气,将生成的锑化氢引入电热石英管中使其原子化,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快速,设备简单,可用于污水、海水、土壤、粮食及合金中痕量锑的测定。灵敏度为0.15毫微克/毫升(1%吸收),检出限为0.35毫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ppb级的微量金属元素,用直接法不能或很难测定。因为即使在共存物质不干扰定量测定时,待测成分却因含量太低,其在仪器上不能产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Cr(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二乙基硫代氨基磺酸钠(NaDDTC)作为螯合剂的流动注射在线配合C18固相萃取预富集联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体系,在线分离测定水体中的Cr(Ⅵ),分析试样速率为50个/h,对含Cr(Ⅵ)0.02mg/L和0.15mg/L的标准 溶液进行8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90%和2.18%,相对误差为2.11%-4.75%,方法检测限为4.92ug/L。富集时间为40s,与直接进样比较,灵敏度提高8倍。Cr(Ⅲ)的含量即使达到10mg/L也不影响测定。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研究中,镉也是重要污染元素。医学上为了预防和诊断职业性镉中毒,需要对职工进行普查。镉中毒病人的治疗过程,也要求时时提供临床数据。但是,目前医院内仍然采用双硫腙比色分析,不仅速度慢、灵敏度低,化验过程里还要使用氰化钾,取血量多达5—10毫升,给化验人员和病人增加了烦恼和痛苦。虽然无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镉的灵敏度很高,速度也快,由于仪器昂贵,要求的设备条件高,暂时还难于普及。本文研究阳极溶出分析血中镉的方法,采用廉价的国产示波极谱仪JP-1A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双硫腙-醋酸丁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微量锌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在pH7 ̄8时能定量萃取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加标回收率为93% ̄100%,检出限为0.84μg/L。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酸洗废液中铬、镍、铅3种重金属数据准确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酸洗废液重金属测定存在的干扰因素及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干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酸洗废液会受到来自基体的干扰,铬、镍、铅的回收率分别为54.0%、84.9%、89.5%,均出现了回收率不达标的情况。通过干扰试验可知,铬主要受到Fe~(2+)的化学干扰及溶液的物理干扰,镍和铅主要受溶液的物理干扰作用,均使测定结果偏低。镍、铅可直接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R~2分别可达0.999 1、0.999 7,镍、铅的回收率分别为97.5%、101.5%;但对于铬,需先优化测定条件和加入干扰抑制剂后,才能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此时铬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1%,回收率为104.9%。该测定方法精确度和准确度良好,可用于酸洗废液中重金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提出,砷含量已成为粮油食品检测中不可缺的指标,我国规定:原粮含砷不得超过0.7ppm,食用植物油不得超过0.1ppm,酱、酱油和食醋不得超0.5ppm。因此,建立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测定粮油食品中痕量砷的分析方法,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健,促进四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发展较快。1974年,K.C.Thompson等人采用电热石  相似文献   

20.
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氯离子的干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试验了盐酸、高氯酸及氯化铵等氯化物对钙原子吸收的影响,表明干扰来自氯离子、测定Ca(OH)2的分子吸收和火焰中稳定挥发物的结构,探讨了氯离子对钙的干扰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