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大部分自生长石产于古老岩石中,而以钠长石为最多,然而,在丹麦卡特加特海峡的近代海底环境中却会形成钾长石,并呈包体产于近代碳酸盐胶结的沉积物中的大块石膏体中。石膏结核和碳酸盐胶结物产于含粘土矿物的石英砂和粉砂沉积的最上部3米中。  相似文献   

2.
<正> 许多古老的碳酸盐岩含有方解石胶结物,这些胶结物是在地层出露近地面期间从进入地层的浅层地下淡水中沉淀出来的。这种低温胶结作用靠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可能难以解释,因为在后期热事件过程中可能使一些包裹体获得再平衡。西班牙东南部中新世岩石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3.
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北海代尼什(Danish)地区七个与底辟盐构造有关的近海海底油田填隙方解石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和次生流体包裹体中的原油,并将其与同一储层中的原油作了对比。所有油田流体包裹体中的石油都显示发生过生物降解作用(n-C_(17)/姥鲛烷比值和n-C_(18)/植烷比值降低,相对于甲基环己烷来说,n-C_7,2-甲基己烷和3-甲基己烷亏损)和水冲洗作用(苯缺乏和甲苯亏损)的证据。某些包裹体中的石油极其富含C_6和C_7环烷,这说明这些样品含有从上升的较热地层水中出溶的烃类。与包裹体中石油相比较,生产石油的生物降解作用较弱,但存在水冲洗作用,表明这两类石油都与大量地层水发生了相互作用。Dagmar油田和Skjold油田流体包裹体主矿物方解石中的碳同位素组成轻如-16.5‰PDB,Skjold油田方解石脉中或其近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轻如-39.6‰CDT,这说明石油的生物降解作用是方解石中某些碳的来源,而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则是黄铁矿中硫的来源。原油的微生物降解证据与现今储层温度(65—96℃)相一致,而与以前估算的方解石脉充填时的温度(95—130℃)不一致,该方解石脉的形成温度比已知的生物降解石油的温度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石英是北海第三纪前砂岩中广泛存在的胶结物。流体包裹体和氧同位素数据表明,大部分石英形成于含盐度变化大(通常是高盐度)、富含18O的“盆地卤水”。这些数据限制了二氧化硅迁移的可能机制。迁移不可能是由于大气降水的水动力驱动补给造成的。矿化流体成分的不均一性表明,大规模的对流或压实作用促使流体流动也不大可能是二氧化硅的迁移机制。看来,胶结作用是由局部范围内发生的机制控制的。由流体数据判断,存在着以下两种可能性:(l)储集居范围内的对流和(2)扩散迁移。北海砂岩的胶结作用──流体组成的约束(摘要)  相似文献   

5.
石油地质工作者通常认为,如果胶结物中高岭石是主要的粘土矿物,那么这种储集岩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高岭石比其他粘土矿物膨胀要小。在西西伯利亚的尼沃科曼矿床中,发现砂岩储集层中的含水层和含油层在自生粘土胶结物的构成上有差别。含油岩石的胶结物是蒙脱石-水云母混合层、水云母同绿泥石混合物和很少量的高岭石。反之,含水的砂岩胶结物却主要由高岭石和绿泥石组成,而只有很少量的水云母与新生粘土矿物混合物的混合层。这是由于含水砂岩经受了长期的后生作用所致,而在含油岩石中,由于石油充填了孔隙从而阻止了某些变化。此外,在含油  相似文献   

6.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成藏年代的准确性 ,一方面取决于储层埋藏史和热史模型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后期构造热事件也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期热事件可能使包裹体最初形成时的均一温度发生再平衡 ,造成所测的均一温度高于成藏时实际的古地温 ,由此确定的成藏年代将比实际的成藏年代偏晚。  相似文献   

7.
高压低温变质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程度很低。本文选择苏胶地体四个有代表性的榴辉岩相岩石:蓝晶石英钟榴辉岩、石英榴辉岩、蓝晶石石英岩和绿帘石石英脉作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榴辉岩相岩石的流体包裹体均程度不同地发生了次生变化.未发现原生包裹体。蓝晶石榴辉岩中的石英包裹体表现为变质峰期的流体成分特征:均—温度较高、冰点相对较低、成分复杂多样,具深源特征;而其它样品则代表退变质阶段之产物:成分简单、盐度较小,且不含碳质包裹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石英的晶体结构和四面体内阴、阳离子之间的化学键特性出发,结合石英中其他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探讨了石英中金的赋存状态。指出石英中不能存在类质同象取代Si4+的Au1+或Au3+.也不可能有O--Au空穴中心,EPR谱上g因子值近于ge的吸收峰应完全归因于O--Al及O--Ge空穴中心,而与O--Au空穴中心无关。并认为石英中的金主要呈微包裹体金矿物形式存在(可呈Au0、Au1+及Au3+)。此外,在石英的结构孔道中也可有极少量Au1+和Au3+象碱(土)金属离子一样作为电荷补偿剂离子存在。ESCA所确认的Au1+应是指石英内微包裹体金矿物中的Au1+及石英结构孔道中的Au1+离子,不应将其误认为是关质同像取代Si4+的Au1+。  相似文献   

9.
山东沂南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出发,讨论了沂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各成矿阶段的矽卡岩矿物、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类型有气液水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晶质熔体包裹体,其中熔体包裹体在较早期的石榴石、绿帘石和石英中发育。Ⅰ、Ⅱ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和高盐度的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30~520℃、340~430℃,盐度分别为56.7 wt%NaCl2、2.2~53.5 wt%NaCl,代表铁矿化时的流体特征;Ⅲ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低温(190~250℃)、盐度范围变化较大(6.45~53.5 wt%NaCl)的特征,代表了Cu,Au矿化时的流体活动情况;Ⅳ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100~190℃,盐度为2.07~15.76 wt%NaCl。根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性是导致大量金属沉淀的主要原因,岩浆热液在成矿流体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现代盐盆石盐(加州萨林河谷、墨西哥南加利福尼亚州萨林纳奥莫特皮克)和第四纪浅埋藏(0~200m)石盐(加州萨林河谷和布里斯托尔干湖、中国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玻利维亚乌尤尼湖)的岩相研究表明,石盐的成岩改造与沉积作用是同时开始的,在埋藏的上部几米内这种成岩改造很强烈,并在埋藏的最初45m内基本上是完全的。经历过反复洪水期、蒸发浓缩和干化的现代盐盆的石盐壳,具有丰富的同沉积成岩特征。这些“成熟的”现代石盐的组构都是以(洪水期形成的)结构和组构以及(干化期形成的)胶结结构为主。泥质夹层含有数量不等的置换石盐晶体。 在浅埋藏处,石盐保留着“成熟的”现代盐盆石盐的许多结构特征。位于最上面几米之下的石盐都已不容易被洪水所溶解,而继续被纯洁石盐胶结着。在埋藏的最初10m内,胶结作用使石盐盐壳的孔隙度减小到不足10%。剩下的空隙都由于埋藏深度达到45m后被全部填满。在埋深浅的情况下,置换石盐继续在泥中生长,但可能只局限于最初的几十米埋藏深度内。胶结作用和浅埋藏的置换石盐生长的机制可能包括:(1)地下卤水的蒸发浓缩;(2)当卤水下渗到沉积物表面之下时地表卤水的冷却。 新墨西哥州二叠纪萨拉多和鲁斯特物两建造的未变形石盐具有的精细同沉积结构和丰富的纯洁石盐胶结物,都可与现代?  相似文献   

11.
对于经济油藏只是形成于深部热解成因的一般假设,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来源于许多指示油早期进入圈闭的地质标准,此外还来源于不能解决石油从固结沉积物中通过和运移出来的问题。 石油早期就位的证据有;古构造的优先填充,储集石油对成岩作用和压实作用的抑制以及表明巨型重油矿床未成熟性的证据。 阿萨巴斯卡“焦油砂”的未胶结、未压实性质,其中木化石的完整保存以及阿萨巴斯卡、皮斯里弗和冷湖油藏的倾斜的油-水界面都支持石油非常早期就位的地质推论和石油未成熟的地球化学标准。 如果这样巨大体积的石油是未成熟的,那么这与地质观测资料一致。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得出结论:成熟油藏很可能是早期排出的,生物成因的重油和甲烷经储层内成熟作用形成的。 生油岩中保留的烃在埋藏过程中成熟,但由于逐渐失去有效的渗透性而变得不活动。  相似文献   

12.
安扎斯卡河谷上游金矿床属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西北部蒙特罗萨金矿区的~部分。矿床产在古生代彭尼迪克蒙特罗萨单元复变质的变质沉积岩、变质花岗岩中。这些矿体由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岩的大致整合的矿脉组成,而变质花岗岩中的那些矿体则产于与片理不整合的断裂和剪切带中。但是,野外证据表明,这两种矿体的侵位一般是在阿尔卑斯造山晚期。矿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金总是与硫化物(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硫盐矿物)共生。含金矿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的明显共同特征是:包裹体都是在室温下含有约占ZO%~60%(体积)的低密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黄铁矿热电系数法、镜质体反射率定温法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法等温度测定方法,首次对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热演化温度进行了研究.得出沉积期粗粒硫化物形成阶段的温度为115~185℃;后生期合碳沥青-石英-方解石形成阶段的温度为113~230℃;黑色岩系演化的古峰温为155~210℃(主要反映成岩期的峰温)。还探讨了湘黔地区下寒武经黑色岩系演化的pH和Eh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子活化自动射线照相法并结合X射线光谱显微分析(《Cameca》),研究了维季姆-帕托姆地区黑色板岩建造细脉浸染型矿石中金的空间分布和组成。还研究了碳质的碳酸盐-硅泥质板岩:具有同生层状分布的分散硫化物的;具有呈石英-黄铁矿透镜体以及呈黄铁矿变晶和毒砂变晶的石英-硫化物独立体的,这些变晶是由物质的选择性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呈交切层理的黄铁矿-石英细脉产出的变质成因-热液活动产物的。在具有层状分散硫化物矿化(属原生沉积型)的黑色板岩中,金通常不形成独立的析出物。在硫化物的选择性重结晶和增长的过程中,在黄铁矿中分散金发生了再分配并在裂隙的一些部位发生富集,富集的金含量为0.0n%~0.n%。在个别情况下,在黄铁矿的裂隙中发现有自然金析出物,其粒度为2~5μm,组成为金90%和银10%。特别有意思的是金在带状黄铁矿变品中的空间分布。这些带状变品具有复杂的组构:外缘为无包裹体的单一黄铁矿;内带为具筛状结构并合很多板岩碳质包裹体的黄铁矿,这些包裹体平行于岩石板及呈定向分布;中心部分为单一的粒状黄铁矿。金呈微米级析出物集中于晶体的中心部位,分布在黄铁矿“晶核”的周围。金在这种类型矿石中的分布基本上服从于层理,而与极理不相合,这证明在变质  相似文献   

15.
八卦庙金矿床是南秦岭印支褶皱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其赋矿层位是中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建造。通过对其容矿岩石的矿物组成、形成的构造环境、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及金主成矿期脉石矿物铁白云石和石英的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后认为,容矿岩石、NWW向的断裂构造、深部岩体的热动力作用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金的物源是深部的富金层,围岩也带入了部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对于该层位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岩芯、铸体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探讨了储集层的沉积微相特征、岩石类型、孔隙类型、毛管压力特征、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优质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表明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粘土质杂基等填隙物普遍发育,长211的储集层物性最好,非均质性弱,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毛管排驱压力总体较低;沉积微相和后期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中深中温热液金-石英脉的一些结构特征,利用非品质硅胶(胶体)的早期沉淀来解释可能最合理,这种硅胶随后会结品成石英.非晶质硅胶可产于在粘对断裂期间流体压力大大下降的脆性-韧性剪切带中。由于存在有利的动力学条件,这一过程使热液与非品质SiO2快速达到过饱和,结果是发生非晶质SiO2沉淀而不是石英沉淀。降压作用通常也导致流体发生不混溶和可溶金配合物不稳定。但是,胶态SiO2的存在却能使金胶粒稳定,从而使热液中呈悬浮状态的微粒金进一步搬运。硅胶在中深中温热液条件下是极不稳定的,会迅速脱水收缩并结晶成石英,还往往会把固体杂质挤到颗粒边界。此模式可以解释典型的中深中温热浪石英脉的原生他形集合体结构、金沿颗粒边界富集、分散块金的形成,以及低级序SiO2同质多象变体和残余球状构造的稀少产出。金以皮粒形式搬运,可能是金-石英脉体系中在垂向上数百米(有时达几千米)范围内矿石总体品位往往一致的原因之一。此外,带电微细胶粒的形成,可能有助于解释特定矿物表面对金颗粒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产于新疆阿尔泰碰撞造山带山前板块边缘弧后盆地中的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δD-δ18O-87Sr/86Sr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手段、不透明黄铁矿和透明脉石矿物石英所含流体包裹体气—液相组成、SAM/AES、SIMS等现代微束分析技术以及现代地热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矿石、单矿物及流体包裹体三个层次对该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可能来源、地球化学特征、演化途径及成矿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以下认识。1大地构造位置所研究的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属额尔齐斯弧后盆地成矿单…  相似文献   

19.
主要通过包裹体对粤西地区产于岩体内及接触带的梅洞、三水、深塘、大剑洞等金矿床的成矿温度、盐度、压力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地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其含矿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以岩基和岩带形式产出的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主要成矿期温度为220~270℃,盐度为7.2~2.7wt%,密度为的0.81~0.95g/cm3,压力为(1~6)×107Pa,早期成矿以石英-硫化物矿石类型为主,晚期以石英-方解石矿石类型为主,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  相似文献   

20.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值模拟初探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针对大庆石油管理局宋芳屯油田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规律,并建立了非饱和带污染物迁移和地下水运动模型。通过求有限元数值解,利用该模型对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显示了石油污染物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范围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