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时隔20年,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将重返巴西.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20年后的2012年,联合国再次选择在里约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2012年联合国环境峰会被称为"里约+20峰会".  相似文献   

2.
赵莹  李蕾 《世界环境》2012,(4):34-35
2012年6月15日-23日,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第三次筹备会议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峰会"),由环境保护部宣教司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及媒体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中国环保NGO代表团,满载着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成果,赴里约积极参与了边会、展览等各项活动,在联合国舞台发出中国民间社会的环保声音。  相似文献   

3.
“里约+20”峰会检阅了“92峰会”各项公约共识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并总结了成效与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峰会主要成果是高度聚焦于重点问题的政治文件《我们想要的未来》.回顾和展望“里约+20”峰会表明,里约环境发展大会20年来,各国可持续发展固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各国间的合作行动依然面临着和客观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同时也应看到,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行动还是有前进空间的,而且一旦突破困境,会走得更长远.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顺利举办的联合国"里约+20"峰会,成功通过了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国重申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强调绿色经济应该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毋庸置疑,这个大会成为了新世纪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同样令人  相似文献   

5.
绿色搜索     
《环境》2012,(7):56-57
"里约+20"开启新起点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共同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强调建立5130亿美元可持续发展资金,并由各国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共同承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大会发言中说道:"‘里约+20’峰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不只是宣言,更是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贾峰 《世界环境》2012,(3):17-18
里约环发大会回顾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这不仅是世界环境保护事业进程中新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摈弃旧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科洛尔在1990-1992年担任巴西总统期间,亲历并主办了这次地球峰会.会议于6月3日-14日召开,持续了将近两周,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三项文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会议期间开放签字.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电影里表征凶兆的年份,人类将再次聚焦里约.我们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出路在何方? 科学、政治和经济是形塑现代社会的三种核心力量,在“里约+20”峰会召开之际,我们应对之反思,希望理性的微光能照亮我们前面的路.  相似文献   

8.
6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峰会——“2012年联合围可持续发展大会”,即“里约+20”峰会落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及数千个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司的5万名代表,共同见证了2012里约峰会的全过程。与会代表签署了会议最终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会议成果文件写道,世界各国“再次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为我们的地球及今世后代,促进创造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里约+20”成果文件中关于绿色经济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20—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20"峰会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后,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举行的又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与会各方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就20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最近,瑞士联邦统计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报告总结了瑞士自1992年“里约G20峰会”召开以来可持续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环保部门应以“有作为”赢得“有地位”为论题,提出了实现“有作为”的四个基本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前,当企业家初次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只需简单地转移业务。例如,把钢铁厂从利物浦搬到匹兹堡,然后再移迁到中国,而现在没有新的厂址可供迁移了。当企业家无处可藏而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最初的反应是勉强接受这恼人的额外成本,并迅速指出没  相似文献   

16.
17.
黑面"李鬼"     
李奇今年二十八岁,至今还是个未婚青年.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傍晚去相亲,他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就开始忙着"梳妆打扮".车间里熟悉李奇的人都知道,小伙子聪明俊朗,脑袋瓜儿转得快,经常一身休闲西装的打扮,皮鞋也擦得油光锃亮.班上的同事都知道他爱"臭美",闲着的时候也常偷偷地抹他的鞋油,顺便沾沾他的光也臭美一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的曙光在千年的祈盼中姗姗来临,人类翘首以待的21世纪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纪,这已成为近期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中,“信息革命时代“、“生物革命时代“、“公民权时代“、“过渡时代“、“反抗时代“、“别具特色时代“等名称已开始广泛或日趋广泛使用.这说明,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潜心的研究,试图对新世纪进行描述、分析、预测和诠释,通过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解我们业已走进的新时代,它将通往何处而寻找归宿.……  相似文献   

19.
20.
冬防"慢支"     
霍寿喜 《环境》2002,(1):31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降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