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污泥和垃圾堆肥用作林木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通过容器栽培试验,用出苗率,苗木生长指标,形态质量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等4指标对污泥和垃圾堆肥替代泥炭用作林木育苗容器基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污泥和垃圾堆肥可以部分替代灰,能明显促进苗木生长,苗木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叶片的生长期较对照长。  相似文献   

2.
污泥与城市垃圾混合堆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与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堆肥技术,对温度、C/N、含水率、通风量等因素对堆肥的影响和物料平衡、无害化以及堆肥肥效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显著提高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掺入不同比例餐厨和绿化垃圾的剩余污泥蚯蚓堆肥试验。在保持剩余污泥占主体的情况下,试验按照剩余污泥:餐厨垃圾:绿化垃圾的质量比(干质量)顺序,共设6个不同配比处理组,分别为100/0/0、90/5/5、80/10/10、70/15/15、70/20/10和70/10/20,各组接种蚯蚓后恒温(25±1)℃暗室培养,中途适时补充基质和水分,试验为期7周。试验结束后,去除未被降解基质,分离并量测蚯蚓质量和数量以及蚓粪质量及其养分含量,并据此量化比较各组蚯蚓堆肥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污泥相比,增加餐厨和绿化垃圾的总比例可以显著加快蚯蚓的生长、成熟和繁殖速度,显著提高对应基质的降解速率和蚓粪生产速率,而且相应蚓粪的养分(总有机碳、全钾)含量也会显著增加(全氮和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在保持剩余污泥占70%比例下,掺入15%餐厨垃圾和15%绿化垃圾的组别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达到最高(蚓粪的养分含量除外),并与其他组别相比具有统计显著性。总之,餐厨和绿化垃圾的掺入能够显著提高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垃圾堆肥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垃圾堆肥接种固氮菌对堆肥含氮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索了垃圾堆肥混合接种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对堆肥含氮量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固氮菌的作用下,堆肥的含氮量有一定提高,纤维素分解菌对固氮菌的生长有一定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腐殖质作为电子穿梭体在介导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降解和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市政污泥堆肥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bility, ETC),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探讨堆肥过程胡敏酸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对其ETC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electron accepting capacity, EAC)和电子供给能力(electron donating capacity, EDC)分别在12.46-18.62 μmol e-·g-1 C和165.07-257.84 μmol e-·g-1 C之间,从堆肥初期到堆肥末期,两者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肥前期N、C和H含量下降较快,而S含量在后期下降较快.平行因子分析发现,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中代表类腐殖质物质的组分1和组分3的含量逐渐升高,而代表类蛋白物质的组分2的含量逐渐减少.胡敏酸HIX、SR和SUVA269分别从初期的0.523、3.33和1.69变至0.732、2.20和2.39,说明胡敏酸中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程度、分子量和芳香性均随着堆肥腐熟呈现出增大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中类腐殖质物质增多、类蛋白物质减少,导致胡敏酸分子量、芳香度与腐殖质化程度增大,从而促进了胡敏酸EDC和EAC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板计数法和最大概率法测定城市污泥堆肥干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中、高温好氧菌在第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1015g-1、5.08×1012g-1;中、高温厌氧菌在第9d达到最大值5.50×105g-1和1.11×105g-1;中、高温好氧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在第3d和第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6×104g-1、3.26×106g-1;整个堆肥过程中,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不断增加;高温放线菌在第3d达到最大值,为1.12×106g-1;中温放线菌、真菌、中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中温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油脂分解菌在发酵初期迅速下降至零;高温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和油脂分解菌在发酵前6d数量上升,随后开始下降。发酵后期,好氧菌中兼性厌氧菌逐渐增多,严格好氧菌逐渐减少;厌氧菌中的兼性厌氧菌逐渐减少,严格厌氧菌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垃圾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施垃圾堆肥并种2季蔬菜的潮土、黄棕壤及红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亚硝化菌数量,纤维分解强度,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土壤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多于或少于垃圾堆肥含有的微生物数量时,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会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数量与垃圾堆肥相同时,垃圾堆肥用量大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含量,呼吸强度及纤维分解强度均随垃圾堆肥施用量提高而增加,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垃圾堆肥在北方潮土地区的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堆肥具有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并不会引起重金属污染。但在北方潮土地区,垃圾肥施用量以40~50t·hm-2·茬-1为宜。过量施用垃圾肥不仅会引起施肥经济效益明显降低,且会引起土壤砂化。研究还表明,粘质土壤对垃圾肥有更大的容纳量。  相似文献   

10.
污泥中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可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有机肥源,但污泥中的重金属是制约污泥农用的重要因素,为检验污泥堆肥施用后对作物及土壤的影响,文章对污泥与稻草或木屑堆肥的产品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与稻草或木屑的堆肥作为肥料施用于萝卜(Brassicacampestris)和菜心(Brassicaparachinensis),产量明显提高,部分堆肥产品增产效果优于化肥,且后效明显。堆肥施用使土壤中有机质、各养分含量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数量增加,然而作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工程化草坪生产基地设置污泥发酵产物施川处理,对在草坪应用的杂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发酵物料的掺人增加伴生杂草总量2.92~6.67倍。主要伴生杂草种类为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inn)Gaertn),与对照相比,污泥发酵物处理的牛筋草密度增加O.84~1.67倍;种籽主要来自于污泥物料。适当增加施用深度和预喷施除草刹可昆著降低伴生杂草密度约50%。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污水污泥堆肥在环境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将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生污泥与粉煤灰、稻草按质量比例4∶1.2∶1混合堆制而成的污泥堆肥,堆肥总养分含量高于农家肥中的鸡粪,无论单独施用或与化肥结合使用应用于草坪等园林绿地,均有明显效果。污泥堆肥在草坪土壤应用的肥效试验表明,污泥堆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效果较好,能缩短草坪草出苗和成坪时间,显著提高建植初期草坪草的生物量,但每公顷施用纯污泥堆肥30t与60t比较两者草坪草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污泥堆肥施用污染风险初步分析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渗滤液中的NO3--N和全P含量随着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考虑到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雨量丰富且暴雨多,土壤呈酸性的特点,在园林绿地等相对封闭的体系中施用本项目堆制的污泥堆肥,只要将年施用量控制在30t/hm2以下,是基本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在滨海盐渍土中分别混加质量分数为0%、20%、40%和60%的污泥堆肥,作为盆栽基质,研究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2种AM真菌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生长及其吸收Cu、Pb的影响,分别以不接种AM真菌的处理为各自的对照。结果显示:添加污泥堆肥处理中稗草接种苗菌根侵染率均显著高于纯盐泽土处理。同时,随着盐渍土中污泥堆肥含量增加稗草生物量上升,其中在含有40%和60%污泥堆肥处理中接种AM真菌稗草的地上及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未接种苗。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稗草Cu、Pb富集总量;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稗草地下部Cu富集量,却降低了地下部Pb累积量,提高了Pb向地上部的转运,增加了地上部Pb累积量。这些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中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稗草的生长和提高对重金属Cu、Pb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垃圾堆肥资源化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堆肥是目前广泛应用且能有效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的方法之一 .国内外都提出垃圾处理要走资源化利用的道路 .垃圾堆肥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筛选后的以有机物为主的垃圾被用来进行堆肥 .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和热值 ,当垃圾干物质的O2 呼吸强度在 96h <5mg/g时 ,采用垃圾堆肥的方式来处理垃圾要比焚烧为好 ,垃圾处理要逐步达到堆肥而实现资源化为主 ,尽量减少垃圾填埋[1] .本文将就垃圾堆肥资源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述 .1 垃圾堆肥的影响因素堆肥过程是多种微生物相…  相似文献   

15.
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17个城市垃圾的调查,结果表明,近10年,上述城市垃圾总量的增长城市化关系密切,城市垃圾的组分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消费行为方式的影响,地域差异显著;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欠完善,管理体制不合理,急需通过市场化动作国吧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城市垃圾堆肥的速效磷含量,对供试的7种垃圾堆肥的解磷强度及解磷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并以分离富集的解磷微生物制成解磷菌剂进行了青菜盆栽及大田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垃圾的解磷强度一般为11700~16100mg/kg;每g垃圾堆肥含3.5~8.6亿个解磷微生物。出现的解磷能力强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p.)、产碱菌属(Alcaligenesspp.)和赛氏杆菌属(Serratiaspp.)等。它们可分别使昆阳磷矿粉和/或摩洛哥磷矿粉释放28400~46600mg/kg和29100~36900mg/kg可溶性磷,利用解磷接种物可使垃圾堆肥提高23~25mg/kg速效磷,在往堆肥中添加植物物质和磷矿粉的情况下效果更好。将拌有解磷菌剂的垃圾堆肥在红壤荒地上施用,对青菜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中酞酸酯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酞酸酯生产厂排污沟中分离到4株酞酸酯降解菌,分属镰孢属(Fusarium sp.)、醇母属(Saccharomyce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 sp.)。在酞酸酯剂量为50、25μg/mL水平的纯培养条件下,4株单菌对酞酸酯的降解率达到72%-77%,混合菌的降解率还可提高近10%。在垃圾堆肥中酞酸酯剂量为197μg/g的水平下,将降解菌回接堆肥后,不动杆菌属和混合菌对酞酸酯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72%和69%。  相似文献   

18.
垃圾堆肥微生物接种实验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从22个垃圾堆肥、畜粪、土壤等样品中分离获得纤维分解菌198株,选其中2株生长快、粗纤维分解能力强的菌株制成菌剂,以0.05%~0.1%的接种量加入二次发酵的垃圾堆肥中。结果,接菌堆肥比不接菌堆肥升温快且高,高温维持时间长,真菌和纤维分解菌数量多,腐植质含量提高21%~26%。肥效试验证明,施接菌堆肥比施不接菌堆肥的可使青莱增产9.9%。  相似文献   

19.
刘常青  陈健飞 《生态环境》2002,11(3):258-263
城市生活垃圾一直是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棘手问题。对垃圾产量及成分的预测,可为垃圾治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福州市为例,着重考虑影响垃圾质和量的内在因素和社会因素,探讨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成分的预测。通过关联度分析主要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而建立灰色模型GM(1,n)对垃圾产量进行预测,再考虑以社会因素为主的外部影响因素,对预测结果进行调整;对垃圾的物理成分的预测,则基于GM(1,1)预测结果,采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城市)类比法,得出本区域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