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油工业开采进入中后期,油田污泥产量越来越大。油田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毒性大,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固化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含油污泥中有害离子及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文章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综述了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且从固化体高抗压强度、低渗透性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固化技术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门别类地阐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含油污泥的一些处理处置技术.按回收原油方法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包括了热处理技术、溶剂萃取技术、冻融技术;按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分,包括了含油污泥的建材利用、燃料制作、焦化处理以及作为其它工业原料利用;按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生物法、焚烧、稳定化/固化、填埋等方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技术原理与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含油污泥是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含油污泥产生量大、性质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回顾了油田舍油污泥三相分离处理技术现状,介绍了浮选、超声波及电化学处理等含油污泥处理新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石油工业生产的特征固体废物——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烃、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物质(如重金属)组成的固态/半固态复合物,因毒性和易燃性被归入危险废物管理。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高达500万t,其中含有15%~50%的石油烃。含油污泥的处理要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其组成、性质和危害,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油品资源化分离法(离心、溶剂萃取、热解)和无害化剩余含油残渣处理法(焚烧、固化、生物处理)等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大体上,含油污泥的处理思路为,首先预处理降低含水率、提高含油率,再经油品分离法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最后无害化处理剩余含油残渣。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田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随意排放或简单堆放都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周围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污染,而且是原油资源的浪费。公司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积极研究开发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新建油泥砂净化厂,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原油的回收并减少了排放。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可移动油泥制煤机一体化设备,可移动至含油污泥堆放的场地进行现场处理,回收油的同时将低含油率的污泥制成型煤,分离出来的水用于油田回注水,油可经处理后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之一。论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综述了4种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化学破乳法处理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采用化学破乳的方法对油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75℃,pH值=10,搅拌速度为2 600 r/min,搅拌时间为10 min,泥水比为1:5的情况下,破乳剂1与破乳剂3复配,处理效果最佳,其中加入油泥体积3.9%的破乳剂1与0.4%破乳剂3,最高回收率可达到53.4%.该方法适合作为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含油污泥是石油石化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体积庞大,产生的量较多,处理难度大,已成为油田、炼化企业环保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但收效不大,仍需进一步研究,寻找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君  罗亚田  丁飒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5):12-14,51
在石油开采及生产加工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废弃含油污泥,这些污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将严重危害环境的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国内外正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希望能缓解含油污泥带来的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并展望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田含油污泥的热洗处理中引入超声辐照处理技术,研究考察了超声脱油技术中超声强度,超声辐照时间,含油污泥预热温度,清洗液用量和清洗液回用4个试验操作条件对污泥脱油的影响,认为在优化条件(超声发生器输出电压175V,辐照时间15min,预热温度55℃,清洗液和含油污泥以质量比8:1)下,超声脱油技术可以把污泥的干基油含量由0.35g/g降低到0.14g/g,同时也证明清洗液可以反复使用。根据简单的经济核算,处理1t含油污泥可以产出66元的效益。研究表明,使用超声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含油污泥的污油脱除效率,明显降低污泥清洗的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预处理-生物降解复合工艺处理含油污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誉霖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8):108-110,113
以超声辐照和生物降解复合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泥,辐照30 min后,连续曝气4 h的污泥中COD去除率比未经辐照的污泥COD去除率增幅85.7%,除油率增幅为66.7%;超声辐照强度对含油污泥处理效果影响较大,输出电压从50 V增至250 V时,COD去除率从10%增至70%,除油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在200 V左右时除油率最高达60%。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处理是石油行业比较常见的工艺,用于解决石油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是一类新技术,符合含油污泥处理的需求,同时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的效益比较高,逐渐成为石油行业的主要工艺。因此,本文以石油工业为背景,分析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超声波技术和调质-机械分离技术结合处理含油污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石油化工企业的一大难题。结合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及处理现状,综述国内外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在轧钢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由于其特殊性,含油污泥比普通的污泥更加难以处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于冷轧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及研究前景,为我国合理开发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量可高达30%以上。含油污泥中的油气挥发,污染生产区域内空气质量,散落和堆放的含油污泥污染地表水甚至地下水水质,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含油污泥处理的目标,主要论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与综合处理方法.对国内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面的专利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水泥基材固化含油污泥的析出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对中原油田文一污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固化块的强度随着水泥量/污泥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水泥量/污泥量为2.0时,强度为16.07Mpa。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浸泡时间及水泥量/污泥量是影响固化块浸出液中含油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在25℃、浸泡时间120h、水泥量/污泥量在1.0~1.8,浸出液含油量低于5mg/L。浸出液的有毒元素含量符合GB5085.3-199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含油污泥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试验药剂及试验条件,根据小试与现场扩大试验的结果,采取浮选技术,推荐破乳混凝—沉降分层—浮选富集—底泥回注(简称HFH)流程和破乳混凝—沉降分层—浮选富集—底泥压滤(简称HFY)流程处理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20.
国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含油污泥主要产生于油田和炼油厂。目前油田开采大部分是采用早期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方法。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采出的油中含水量越来越高,因而,在进行原油脱水中,原油脱水罐、贮油罐、污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同时,在油田、炼油厂等附属污水处理场(如隔油池底、浮选池、曝气池等也存在大量的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