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成岩成矿理论是地质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岩石圈的形成和能源资源的寻找、开发和利用。然而,成岩成矿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需要对成岩成矿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导致元素迁移、沉淀、分散和富集的物理化学作用及其过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正> 广东河台高村金矿床是一个新型的金矿床。它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中。该区存在着广阔的金源层,构造活动与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使金活化、迁移。该矿床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矿石为非石英脉型,前人曾分别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不同角度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作者试图在此基础之上,首先从构造运动规律、构造地球化学规律和构造成岩成矿规律三方面,对该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地球  相似文献   

3.
<正> 构造地球化学是一门介于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构造运动与物质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大至全球构造地球化学,小至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其中,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大量事实表明,构造作用不  相似文献   

4.
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属性、构造环境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碎屑沉积物记录着有关源岩性质和构造演化等诸多重要的信息,对于沉积盆地分析和理解区域构造演化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近年来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同位素年代学在沉积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如造山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沉积物的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演造山带隆升-剥蚀作用与盆地沉降之间的联系,为地壳演化和造山带隆升等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文章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实例,综述了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在物源示踪和源区构造背景判别研究的一些进展。考虑到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是源岩、风化作用、沉积循环、成岩作用和分选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评述了构造地球化学的意义、定义、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简史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底舒铅锌矿床地层岩石和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作者认为,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层(或矿源层)中的金属组分主要来自海底合矿热水和正常海水沉积物,热液改造阶段矿石中的金属组分源自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层和矿区外围地层。  相似文献   

7.
<正> REE地球化学研究为岩石成因、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作者曾对REE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作过概括介绍(《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第1期)。在许多地球化学文献中,为了定量地描述REE地球化学特征,采用了一些特征参数,现择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综合分析研究和会泽铅锌矿长期勘探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控矿构造等规律的深入研究 ,在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上取得新进展。在成矿理论认识上 ,提出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及控矿构造模式及矿床成矿模式 ,明确指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SW向侧伏的规律。在找矿实践上 ,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提出矿体定位靶位为 1 5 71中段 4 4-62勘探线间深部。通过工程验证 ,发现八号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9.
概括了锑元素在地球及地壳各圈层中的丰度及分配特性 ,总结了锑的一般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迁移富集形式 ,最后对锑元素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构造地球化学早已引起国内外地学工作者的注意。特别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教授,在五十年代后期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阐述地洼区的特点、结构及划分标准与地槽区和地台区的区别,进而总结出地壳演化的动“定”转化递进律和地洼成矿学,构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断面域兴安地块、松嫩地块不同时期地层细碎屑岩化学组成的研究,揭示了其不同时期化学组成的阶段性变化,从而建立了兴安地块,松嫩地块的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该两地块在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上的差异,反映了两地块的独立演化历史。通过对不同构造地球化学层内火山岩及碎屑岩的构造环境分析,结合嫩江和牡丹江两条缝合带的研究,揭示了断面域的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野外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总结了青草坡韧性剪切带的金成矿地质特征。并以剪切带内构造岩常量组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剪切作用的地球化学行为。结合对剪切带内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测定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就应力化学分异作用对金成矿的贡献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 ,论述了区内Ag、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的聚矿成矿环境 ,阐述了成矿元素聚矿成矿与印支燕山期NNW向构造岩浆活动晚期脆性形变的密切关系。聚矿成矿具一定规律 ,受NNW向压性形变控制。从元素集散规律分析了区内的重要找矿前景 ,被破坏的NNW向构造岩浆岩带是该区寻找隐伏和半隐伏矿带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思路的指导下 ,通过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区分不同的岩石构造单元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构造带的流体特征 ,进行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分析及流体参量填图 ,试图建立阜山金矿床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系统阐述了近30年来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河流锶同位素比值对于源岩的解释问题、河流锶元素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全球参比值问题、不同的端元输入对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对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等问题。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笔者指出在进行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过程中应当:(1)考虑矿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锶元素的释放特征及其同位素演化规律;(2)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雨水化学方法对大气及人类活动输入对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贡献进行校正;(3)开展主要流域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不同构造、地质及气候背景条件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研究,建立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区域参比值;(4)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对区域内降雨、岩石、土壤、沉积物及地下水中的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不同形态的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着重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 ,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形成除因其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 ,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外 ,还与多种地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耦合作用及地质构造长期发展演化使成矿物质多次叠加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 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元素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浙江地壳结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以及深部地质构造与元素的区域分布和垂向分带分析,阐述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探讨浙江省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是当前正蓬勃发展的流体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对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做了阐述,涉及到元素在熔体-溶液平衡体系中的分配、热水溶液系统中成矿元素的配合物形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金属从成矿流体中沉淀机理研究等。提出了在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是成矿流体在运移演化过程中 ,由于成矿流体周围环境的突变、成矿流体演化的不连续性和成矿流体 -环境的相互作用结果等内外因素突变所造成的成矿作用突变部位。本文简要介绍了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的由来、发展、含义、组成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