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史伟峰 《环境教育》2005,(10):36-37
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是在1996年由团中央、国家环保总局、全国少工委、中国化扶贫委员.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共同倡导成立的,是中国孩子的第一个环保组织。目前该组织的小村民超过100万人.遍布全国各地。小村民们以“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为目标.以一点一滴的小行动来保护环境.回收废弃物中有用的东西连同回收劳动所得.为贫困地区的小伙伴建造了5所“手拉手环保小学”、近300个“手拉手书屋”.在黄河小浪砥营建了500亩“中华少年世纪林”……  相似文献   

2.
开展活动的必要性   开展“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迫切需要。在回收、变卖废品,共献爱心的实践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用双手捡回了可以回收的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保护了资源,更捡回了不少传统美德,而今天的少年儿童,正需要这些美德。通过开展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开展“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是全社会的共同需要。长期以来,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使地球上的资源正逐步减…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世界环境日那一天,全国各地的少先队组织以“手拉手拉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在北京市太平路小学,1500名少先队员以地球村小村民的名义宣誓:“保护环境,我们有责;节约回收,我们有责;帮助伙伴,我们有责!”由此拉开了全国少年儿童“手拉手”环保行动的序幕。“手拉手拉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活动是中国少年报社在去年底首倡的,旨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用一点一滴的小行动来保护环境,自觉回收废弃物中有用的东西如易拉罐、废纸、牙膏皮等,把回收款集中起来,用于创建全…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5,(7):F0003-F0003
北京市红领巾公园在成功举办了四届科普游园会的基础上于2005年6月1日~5日举办了以“人人动手,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05红领巾环保科普游园会”。本次游国会由红领巾公园主办,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朝阳基教育委员会、北京地球村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环保组织、北京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环境教育》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24日,来自北京奥组委、环保NGO、北京30所学校的“根与芽”小组、赞助商雪佛龙德士古中国能源公司及相关中外媒体的代表举座言欢,在大山子798工厂的时态空间艺术中心这个极富特色的会场共同庆祝“根与芽绿色阳光行动”的启动。“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是国际性环保组织珍·古道尔研究会面向全球青年的关于环境与人道主义教育的项目。这次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意识;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本次行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教师培训,新闻发布会暨开幕典礼,…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5,(6)
六家环保NGO在京联袂行动共迎世界环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北京红领巾公园主办了以“人人动手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05红领巾公园环保科普游园会活动。北京地球村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环保组织、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等六家环保NGO联袂参加,他们带来的活动,对儿童环保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绿叶》2005,(6)
6月26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协同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自然之友、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绿家园、香港地球之友、保护国际8家环保NGO共同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2005我们承诺”活动在京启动。在启动仪式上,9家环保组织向全社会共同发出倡议: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将所有房间或建筑的空调温度上调至26度(登陆www.26c.ngo.cn网站可以下载承诺卡)。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在本次活动中提出的口号是“为地球降温,给奥运添绿”。图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左)与志愿者共唱一曲《承诺》。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主题确定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这使我想起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需要每一个地球村村民都付出自己的行动。在这个世界环境日里,我们不必津津乐道过去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4月21日,中国环保年度最高奖——“地球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发。在9名获奖者中间,一位来自河南的中年农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为保护家乡环境奔波十几年的“黄河卫士”宋克明。在颁奖辞中,有关宋克明的介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发起成立全国县级和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公益性环保组织;自费召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万人环保动员大会;在黄河滩区湿地建立3个鸟类保护站, 并筹建黄河民间环境监护站。这些干涩的文字很难让人对宋克明有一个准确的印象, 而真正了解宋克明的人一定知道,这个“黄河卫士”、“环保村主任”在美誉背后,每一步都走得是怎样的艰难。  相似文献   

10.
泽雅 《环境教育》2005,(8):42-43
杨欣,上世纪60年代出生摄影师,中国最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会长。被国内媒体誉为“保护长江第一人”.曾获得“2001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项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