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在新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评价,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的因为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2007-2013年乌鲁木齐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泉水型地下饮用水源地米东区三水厂受储水介质及当地地质化学结构的影响,溶解盐类常年超标,水质较差;湖库型地表水源地五、八水厂总磷浓度在个别年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且地表水源地中挥发性卤代烃类、硝基苯和酞酸酯类等有机项目及镍等重金属类检出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对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及合理开发优质水资源的对策建议,为首府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超 《干旱环境监测》2007,21(3):148-148
为进一步理清新疆各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和环境问题,更有利于查询。新疆环境监测总站水环境监测中心在水源地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将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建立了全区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口南通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水源地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筛选了预警监测因子,建立了三级联动预警监测系统,突出强调了生物预警系统作为自动监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作用和优势,最后针对南通市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系统存在的局限提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镇原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中23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测试,对各水源地水质按GB/T14848-1993标准评价,临泾饮用水源地水质为Ⅲ类,属较好级别,其余平泉与屯子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Ⅳ类,属较差级别。  相似文献   

6.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08年至2011年海门市长江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已呈现出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结合饮用水源地现状,必须采取控制外源和内源的排放、恢复生态系统等措施,遏止水体富营养化,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环境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县级行政区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状况,了解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属性、水质水量状况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分析研究影响石家庄市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针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并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情况、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饮用水源地调查和现行政策法规,结合江苏省及泰州市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情况,全面分析了饮用水源地防控和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饮用水源地防控预警的特色做法,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饮用水源防控及预警的10项保护措施,供环保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7—2020年山东某沿海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对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7—2020年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98.7%;总健康风险年均值为4.11×10-6,超过英国皇家协会、瑞典环保局和荷兰环境部的可接受风险水平限值(1×10-6),低于USEPA(1×10-4)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5×10-5)的可接受风险水平限值,风险等级为Ⅰ级,处于低风险水平。该市水源地健康风险主要来自致癌物,致癌物健康风险为:砷>镉。2017—2020年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分级稳定在Ⅰ级,并呈逐年降低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水质与健康风险评价结论不尽相同,健康风险评价可作为现阶段水质评价的有益补充,进一步说明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和健康风险,为生态环境管理及居民生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顾涛  高云  董辉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3):162-165
昌吉市一水源、二水源是昌吉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担负着供应全市22.04万常住人口的生活饮用水以及部分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的职责,对于保证整个昌吉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评价了昌吉市一水源、二水源2个水源地的水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障昌吉市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系统评估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根据2009—2018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农村地表和地下饮用水达标情况、空间分布和主要超标因子等。监测结果表明:10年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地表饮用水水质整体改善;地下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偏低,且略有变差趋势,与城市地区的差距逐年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超标断面和点位在空间上分布较广,主要超标因子相对集中,且表现出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强的相关性。建议进一步重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特别是地下饮用水)的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2.
在对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污处理和技术5个子系统的适应性要素构建沿江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分指数与综合指数法评估系统的适应能力水平、存在问题,并据此对江苏省沿江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分异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南部环太湖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高于中部滨江地区,北部地区适应能力最低;从各子系统适应能力得分情况来看,需加大对沿江地区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港口、码头等的布设;加快北部地区供排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风险应急防范能力;南部环湖地区重点开展节水型企业与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黄河流域的水质状况及工业企业污染源现状,根据黄河流域2018—2019年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综合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可定量分析排名的城市水质指数;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数据,研究建立了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18—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和良等级数量从17个增加到19个,饮用水水源地优等级城市数量从7个增加到11个;但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需要重点加强水污染控制。水质污染主要以点源工业污染为主,COD和氨氮排放量较多,COD和氨氮年日均排放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1.1、3.1 mg/L,工业废水处理率偏低;山西、陕西、河南等"高"风险企业数量较多,分别达到3 047、1 630、1 442家。建议加强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配合,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水系的变化及京杭运河苏州段沿岸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变化,对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防治的共同影响。提出,除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外,还需对水系范围内的生活、农业等方面产生的污染进行防治;在规划水利建设工程时,应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态建设全面地比较与评价,按其结果再实施工程建设;已建成的环太湖闸在不影响其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应保持开启,让优质的太湖水补给运河,从根本上改善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指导要求,及时修订省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并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划分经验,通过调整水质标准、重视公众参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划分水源保护区,从源头上预防水源污染,降低饮用水公共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奎屯垦区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说明垦区居民饮水卫生最主要的是解决氟、砷及细菌超标问题,彻底改水是防治地方性饮水型氟、砷中毒的关键。同时强调我区居民对水源卫生防护重视不够,饮水水源受生活污染的影响比较严重,应加强水质监督,以保证饮用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水质自动监测在苏州市饮用水源地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系统为例,对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主要功能及在环境管理、蓝藻实时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并就系统验收、运行管理及系统拓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江口北支近20多年来咸潮超常上溯的状况,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及与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了咸潮上溯对水源地供水水质、河口区河道水质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咸潮上溯对北支水环境影响主要在于入侵时水体中电导率和氯化物浓度急剧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支沿线水源地的供水功能。咸潮对现有水质评价体系下的水质类别影响尚不明显,但高氯离子对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有明显的干扰。由于受堤围和水闸控制,咸潮期间入江闸门普遍关闭,导致间接水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入海主河道。部分区域咸潮上溯严重时氯化物浓度升高,水质已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北支沿线启东市24%的地下水采样点氯化物浓度已属轻度入侵水,采样区域已属于海水轻度入侵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