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缩径成形和旋压过程 ,建立了薄壁管缩径旋压变形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和旋压力的计算公式 ,并对旋压方式、道次压下量Δ及旋轮进给比 f等成形工艺参数对滚珠旋压成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三维非轴对称旋压成形用旋轮组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旋轮形状与被加工零件的斜面角度和旋轮形状与轴承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最佳承载能力和寿命的旋轮组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杯形件单道次拉深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具有两个圆弧工作面的旋轮形状对成形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旋轮形状不仅改变了旋压力p的大小,并且由于其对厚度应变ε的分布影响较大而造成整个旋压过程变形特征的改变,从而导致在工件的不同部位产生破裂.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上限法对筒形件强力旋压工艺中的旋轮工作角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理论的最佳旋轮工作角值α_(opt)。它与实验值是相吻合的。有劝于指导旋轮工作角α的设计和进行旋压过程中不稳定变形状态的分析,并叙述了应用实例。目前,筒形件强力旋压工艺在旋轮工作角α的选择时。还是凭经验或在工艺试验中尝试的方法来确定。因此,本文用上限法对旋轮工作角α作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筒形件强力旋压时坯料与旋轮的实际接触情况,建立了坯料与旋轮表面的几何方程,给出了筒形坯料与旋轮接触区轮廓的数值求解过程,为正确计算接触区域轮廓提供了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步法封头无胎冷旋压加工过程中板料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在旋制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现象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封头无胎冷旋压加工过程中旋压力的计算公式,为旋压机设计,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中发现,旋轮直径与工件表面粗糙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旋压件表面质量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旋轮的径向跳动。旋轮与工件直径比,应尽量不用2∶1,1∶1和1∶2的关系,以免产生明显的螺旋密纹带。尤其是高精度薄壁管,表面粗糙度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多层旋线布置方式实现了自由旋线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有效提升,并讨论了多层布置对除尘效率与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在风量2000 m^3/h、液气比0.03 L/m^3和粉尘质量浓度1000 mg/m^3的试验条件下,单层旋线和双层旋线的除尘效率均随旋线根数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双层旋线的除尘效率的增幅高于单层旋线。当旋线总根数400根、旋线转速600 r/min时,随着旋线层数的增加,多层自由旋线分离器的提效作用迅速减弱。当单层旋线变为双层旋线后,除尘效率提高3%,提效作用较显著。当旋线增至3层以上,提效作用趋于稳定。但自由旋线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却随旋线层数增加而成倍增加。因此,从提效和节能两方面考虑,自由旋线分离器采用多层布置的旋线层数不宜超过3层。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测了双进口涡向起旋圆管内旋转流场,得出圆管内各断面上旋转流场分布、旋转流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的特点,分析拟合得出旋流速度指数衰减的公式,也为改造除尘节能设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薄壁管螺旋槽旋压时的测力装置和各工艺参数对旋压力的影响,可为设计旋压机床、编制旋压工艺,设计工夹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国内旋压设备 3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 ,指出了国产设备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存在的差距 ,以及近年来国内旋压机床制造业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提出了旋压设备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的工艺实例验证钛合金筒形件旋压加工的可行性,将摸索的加工经验运用于其他钛合金零件的旋压加工中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旋压工艺参数的测试装置,建立了在旋压过程中机床、工具和工件的受力模型,运用该测试装置能准确测出旋压变形过程中3个方向的应变em、eφ和eZ,记载旋压工艺的负载变形曲线,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活、准确,可应用于同类工艺的实验研究和旋压复杂零件的工艺参数确定等。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铬青铜材料异形件旋压加工时的工艺方案 ,技术参数的选择 ,以及该项技术的可行性运用。  相似文献   

15.
碟形封头冷旋压成形时的数值分析及旋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碟形封头冷旋压的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 ,分析了封头在冷旋压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 ,计算了旋压力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为更有效地进行旋压加工前的科学预测、工艺优化和进一步定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波形炉胆是小型卧式锅壳式燃油燃气锅炉的重要部件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锅炉的正常运行。采用模型压制成形工艺制造波形炉胆存在诸多缺点 ,难以保证其制造质量。文中介绍的波形炉胆旋压成形工艺却非常适合生产波形炉胆 ,可以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0CrMnSiA钢筒体错距旋压试验,系统研究了毛坯厚度、减薄率、旋轮压下量分配、旋压道次及道次间热处理等工艺参数对旋压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厚的30CrMnSiA钢毛坯,不用道次间热处理,通过两道次或三道次错距旋压,就可获得高质量的薄壁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