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中侏罗世屯门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质熔岩、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夹少量凝灰质砂岩组成。其中凝灰角砾岩初期曾误认为是沉积砾岩。1990年香港地质调查组重新研究后,确认是火山成因的凝灰角砾岩。按岩相分析,屯门组火山岩可分为火山通道相安山-英安质熔岩和爆发角砾岩,还有爆发空落相凝灰角砾岩。火山通道相又可分为火山颈相和岩墙相,分布在屯门组东西两侧。在青山东麓,出露一列NNW向呈断续、线状分布的火山颈群。近年来新出版的《香港地质考察指引》和《香港工程地质实践》等地质著作仍将该区爆发角砾岩误认为是沉积成因的砾岩,在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上造成混乱,导致不应有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本文综合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世界各地同类火山岩的特征进行对比,确证火山通道相爆发角砾岩的存在,并发现呈线状分布的古火山颈群。  相似文献   

2.
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资料,将浙江省陆相白垩系划分为3统、5群、17组,并将其所含化石划分为建德、水康、衢江三个生物群。以综合地层学手段研究了白垩系的区域地层对比框架。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在对一些岩石地层成因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白垩系主要的关键性、疑难性地层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塘上组”底部砾岩为与火山爆发有成因联系的湖泊重力流沉积,并非底砾岩,因而“天台群”不是“新的构造亚层”,而基本上是火山岩型永康群;(2)“塘上组”、“小平田组”等人山活动成因的“组”,都是中白垩世时局部性火山事件形成的不等时、不连续的地质体,不是层位固定的岩石地层单位;(3)中戴组、方岩组、“赤城山组”都是晚白垩世早期地壳重力均衡调整作用中,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同一套类磨拉石建造,并非层位不同的“三套”类磨拉石建造。  相似文献   

3.
西域砾岩是我国西北造山带(如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山前发育的一套晚新生代冲-洪积相沉积,其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山体隆升、气候变化等信息,是研究盆山耦合、环境演变的良好载体。西域砾岩自首次命名以来,吸引了众多地学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西域砾岩的岩性特征、沉积过程、地层年代、成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成果,结合自己研究取得的认识,总结了目前关于西域砾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为更好地揭示西域砾岩所记录的环境演化信息,需要进一步开展西域砾岩的物源研究,如锆石U-Pb年龄谱分析、重矿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长江下游苏浙皖地区黄龙组底部普遍发育一套白云岩,厚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白云岩层的分布情况,大致以丹阳—怀宁一线为界,南北两区各有不同。北区,在茅山以西宁镇—巢县一带,其层位位于和州组之上,黄龙组之下。南区,在茅山以东宜兴、长兴、广德及宣城、铜陵、贵池一带,其层位位于黄龙组底部,与高骊山组或五通组呈假整合接触,底部普遍发育一层石英砾岩。关于这套白云岩的成因和时代归属问题,自1959年夏邦栋提出“老虎洞白云岩”以来,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广大地质工作者先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研究课题的提出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北及天山东段等地区,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铁(铜)硫矿床的产出,常常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一定层位的膏盐层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联的土尔盖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某些铁矿床山都有类似的地质特征。上述铁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常常位于膏盐层之中或其附近,在成矿时间上晚于沉积的膏盐层,在矿物成因组合上具有硬石膏—磁铁矿—黄铁矿三矿物组合。这三个矿物的分布具有分带现象,一般来说,黄铁矿在外带。  相似文献   

6.
皖南地区葛公镇组砾岩性质及其构造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地区葛公镇组底砾岩在区域上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可比性,其底部界面属I型不整合面,该界面的出现也预示江南造山带中元古冗大陆边缘沟-弧-盆构造体制开始发生转折和最早一幕造山运动的出现,这套砾岩及其底界面性质的确定对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析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及其控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间滑动断层构造产出于胶莱拉分盆地边部莱阳组砾岩与下伏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系的不整合面上 ,是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和发云夼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主要部位。层间滑动断层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期间中国东部古板块和郯庐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下 ,在胶莱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在层间滑动断层由张性应力环境向挤压应力环境过渡过程中 ,源于地壳深部的金矿成矿流体 ,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工业金矿体 ,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的胶结物内 ,金矿化类型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层间滑动断层以其产出于特定的部位、产状、成因及控矿机制的不同与其它伸展作用形成的断裂构造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有机质的分布与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南喀斯特区域是全球最大的喀斯特生态区域之一,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趋势严峻。土壤有机质是极为重要的保持土壤结构与质量的物质,深刻认识喀斯特区域土壤有机质的特征与演化是防治和改善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现状的迫切需求。本文以贵州省为例,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该区土壤有机质的分布规律与演化特征,探讨了影响该区土壤有机质分布的因素,以期提出更好的石漠化防治策略。中国西南喀斯特区域土壤受该区多山地形的限制,具有水平地带性以及垂直地带性特征,同时受到喀斯特地质地貌的控制,发育各种非地带性土壤,本区土壤类型多、成因复杂;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演化特征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贵州省分布广泛的主要土壤有黄壤、石灰土、红壤、紫色土、黄棕壤、棕壤以及水稻土等。其中,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原因可能是棕壤存在区域海拔高,气温低,抑制微生物活动,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比较缓慢;石灰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可能是土壤中钙的含量较高,有机质的保存可能受益于腐殖酸钙及碳酸盐沉淀的包裹保护;而黄壤和红壤等酸性土壤有机质主要是与R_2O_3结合,有机质的活性高于石灰土;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介于棕壤和黄壤之间;紫色土由于土壤质地的原因,有机质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甲烷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此前对全球甲烷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但在源汇关系和通量的认识上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期研究发现,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下空间(洞穴和裂隙等)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汇;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微生物氧化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但对二者的影响大小认识不足;喀斯特洞穴甲烷碳库大小及其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影响认识尚不清楚。下一步工作应该加强洞穴甲烷的系统研究,分析甲烷的碳汇机制以及估算碳库大小;同时,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大气、土壤和洞穴甲烷通量的研究,以揭示喀斯特地下空间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言花岗岩在地壳上广泛分布,但在所获得的月球样品中,却没有发现任何原生花岗岩。到目前为止,所有那些被认为是月球花岗岩的样品,不是杂屑角砾岩中的组份,就是非典型的闪长岩碎屑。本文报道了我们发现和分析的两个原生的月球花岗岩。它们比以前描述过的要大10—100倍。我们还讨论了这种罕见且重要的岩石类型的成因。二、14321-1027碎屑这块最大的花岗岩在14321角砾岩(总重量为9公斤)上的出露面积为16×7毫米,据估计,该碎屑  相似文献   

11.
根据草海0.73 Ma.B.P的沉积记录和林树基等的草海研究成果,结合威宁地区喀斯特环境特征,以及贵州喀斯特溶洞及层状地貌、新构造运动等,确定了草海泥炭沼泽发育与喀斯特夷平面、层状溶洞、河流阶地之间的关系,大尺度上恢复喀斯特环境的侵蚀速率。建立了威宁地区岩溶发育期次,即经历了较强—缓慢—强烈—缓慢—强烈的五个发育阶段。认为喀斯特岩溶发育严格受构造控制,并且新构造运动是威宁地区喀斯特侵蚀速率主要控制因素。这一大尺度研究方法,为贵州喀斯特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巨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WSR方法被证实是进行系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以WSR方法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三维分析模型,提出了石漠化治理中的物理(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成因等)、事理(石漠化治理的切入点)、人理(效益评价、政策法规等)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步骤,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脆弱,为了探明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的碳储潜力,揭示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SOC)的空间分布格局,探寻各驱动因子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驱动作用途径及贡献,为评估该区域喀斯特森林的碳循环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以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为对象,研究漓江不同流域段(上、中、下游)、不同深度土层的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构建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揭示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途径,并量化了各类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比例.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整体土层较浅,土壤有机碳具有表聚性.在不同流域段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为:上游>下游>中游,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分布与之相一致,而微生物碳(MBC)的分布为:上游>中游>下游.各类驱动因子对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驱动作用途径和贡献不同,其贡献按从大到小排序为:土壤理化因子>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样地海拔>样地物种多样性,总效应分别为:1.148、 0.574、 0.284和-0.013.其中,样地海拔对土壤有...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易损性和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难恢复性,但它与发生石漠化并没必然的联系,喀斯特石漠化是岩溶生态系统退化的结果,而不是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必然表现。故所指的喀斯特石漠化,特指人为加速的石漠化,属于人为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但强调喀斯特石漠化的人为成因性,并不是否定自然背景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石漠化土地的分类既要能反映出石漠化发生的严重程度,也要能体现石漠化土地的成因和岩性地貌等地质背景对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以“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岩性+地貌+石漠化程度”对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中石漠化土地进行类型划分,以正确评价石漠化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套长石是指 K 长石被斜长石所包围或者相反。它们通常是浅成和半深成花岗岩及安粗至流纹质火山岩的成分。对于火成岩中的套长石已提出四种成因:附生(Tuttle 和 Bowen,1958),出溶(Gates,1953),交代(McDowell,1978)和熔蚀(Stull,1978)。每一种成因意味着有一个不同的岩浆史。因此,套长石的鉴定和正确解释,对了解岩浆作用是至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生物地层划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划分论述了浙江省上石炭统—中二叠统16条化石带(其中11条为新建化石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布于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梁山组、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下部的地层,可分别与滑石板阶、达拉阶、逍遥阶、紫松阶、隆林阶、栖霞阶、祥播阶、茅口阶、冷坞阶等9个阶对比。探讨研究了上石炭统底界、下二叠统底界和中二叠统底界;指出上石炭统未见底,缺失罗苏期的沉积;下二叠统底界位于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带之底,以Sphaeroschwagerina属的始现作为底界的标准;石炭—二叠系界线位于Triticites subcrassulu筵带与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筵带之间;中二叠统的底界位于Orthotichia chekiangensis腕足组合带之底,以Orthotichia chekiangensis的始现作为中二叠统底界的标准。进一步论证了船山组是一个跨越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归属上石炭统逍遥阶,中部归属下二叠统紫松阶和上部归属下二叠统隆林阶。  相似文献   

17.
论蓬家夼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与聂爱国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家夼金矿是山东乳山地区新发现的金矿类型 ,受荆山群中的构造角砾岩系控制 ,沿胶莱盆地边缘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副变质岩的构造接触带分布。矿体严格受滑脱构造控制 ,与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大理岩、含石墨岩系关系密切。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矿质主要来自围岩荆山群地层。认为蓬家夼金矿是在白垩系火山活动期间 ,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混合水循环系统 ,萃取围岩 (主要是荆山群 )中的成矿物质 ,沿滑脱断层沉淀形成的 ,而不是前人所确定的沉积 -改造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黔桂喀斯特区域河流水体离子对底栖硅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建立喀斯特地区河流底栖硅藻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型,定量研究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黔桂珠江水系典型岩溶水体中的离子、电导率与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的关系.研究发现,电导率的范围为20-2070 μS·cm-1,并且ca2+与(HCO-3+CO2-/3)是岩溶水体的主要优势离子.对离子、电导率与硅藻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对应分析(CA)、加权平均分析(W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离子(HCO-3+CO2-/3、SO2-/4、NO3-、Cl-、Ca2+、Na+、Mg2+、K+)与电导率环境变量都能用于解释底栖硅藻的群落分布特征;而ca2+、(HCO3-+CO2-/3)和Na+浓度是影响物种组成的显著因素.通过研究确定了以上8种水体离子和电导率的相应指示种值(最适值Optima),以及这些离子环境下的硅藻分布特征.该结果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硅藻种群生态学、个体生态学以及水质评价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14-220
安徽庐江钟山铁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安山角砾岩、粗安斑岩(隐爆角砾岩筒)中,矿石类型为赤铁矿石和磁铁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中高温热液交代充填矿床。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采矿过程中收集的地质资料,总结并论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过程、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等,这对在庐枞火山岩盆地寻找同类型铁矿,扩大钟山铁矿床的铁矿石资源量具有一定意义,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文采用基于DEM的起伏地形下实照时数计算模型,以广西巴马县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实照时数的时空分布进行模拟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实照时数模拟值和气象站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高达0.996。并探讨喀斯特地区实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实照时数的变化情况,讨论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等地形因子对实照时数空间分布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喀斯特地区提供重要的气候基础数据,对喀斯特地区小气候和农业气象资源分布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