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湖地区洪涝灾害的灾变趋势和生态成因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生态减灾的含义及其在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指出景观结构的调整是生态减灾对策的中心内容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初步研究了本地区的景观结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洪涝灾害的特点、成灾机制成灾背景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涝灾害是重庆较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本文分析重庆市洪涝灾害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做了阐述,并从影响洪涝灾害夏季降水的主要物理因素、地形地貌背景、地表径流与水系和人为活动等方面对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成灾背景进行分析,阐明了各成灾因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形理论与系统自组织理论,本分析了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特征是客现存在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洪涝灾害灾情的标度一频度关系式,并构建了中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自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的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风险分析是结合生态学、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徐州区域尾水导流工程的实施对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的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该工程投资大,涉及的区域广,影响因子多而复杂,势必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长期潜在的影响。本文利用生态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开展了重要受体新沂河湿地的风险分析,尾水灌溉、洪涝灾害的生态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敏感因子和生态敏感区的识别是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性、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施综合措施的关键步骤.本文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及生态敏感区.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危机、淡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风暴潮、洪涝灾害、水土流失、酸雨及地面水污染等是限制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农田、水源地、海岸带、河岸带及城镇等为其主要生态敏感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分形理论与系统自组织理论,本文分析了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洪涝灾害灾情的标度一频度关系式,并构建了中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自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频发,使洞庭湖湿地生态脆弱带区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建立了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洞庭湖区湿地进行了评价,依据湿地生态特性及演化规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的脆弱度,为保护洞庭湖区湿地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依托GIS技术,采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早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综合分析早稻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绘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并分析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衡东县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最高,祁东县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最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其主要干扰根源,指出漓江湿地主要面临洪涝灾害频繁、枯季缺水、水体污染、河道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水源林的营造和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河道生态建设和管理三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泊是集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抵御洪涝灾害、改善微小气候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水域,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武汉市湖泊侵占与洪涝灾害现状发现,武汉市湖泊侵占现状严重,面积锐减,从而影响了湖泊在防洪排涝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造成了武汉市历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2016年的洪涝灾害应该进一步敲醒警钟,保护武汉市湖泊资源迫在眉睫。为政府决策部门、职能部门、科研机构保护武汉市湖泊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风险的复杂性问题,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定义了洪涝灾害生命周期,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发展期、爆发期、衰退期、消亡期五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洪涝灾害生命周期下各阶段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风险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我国1998年抗洪救灾的事实出发,探讨了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带来的严重影响;据此,确立保护生态环境是根治洪涝灾害的战略措施,并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在野外水文地质综合调查与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洪涝灾害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水危机有目共睹,现在仍然处在不断加重的阶段,而且看不到有遏制的趋势。 人与水关系日趋“紧张” 自1998年的洪灾之后,珠江、准河、长江、太湖等大江大河都连续出现灾情。今年上半年,从南到北一些主要城市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袭击。现在我国多年平均洪涝灾害损失大约占GDP的2%~3%,日本现在是0.2%~0.3%,美国则更少,是万分之八左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很不足,防洪的标准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严重洪水灾害。特别是长江发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等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截至8月22日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600亿元赔关专家估计损失2500-3000亿元入水患的严重威胁,引起了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探析水灾成因及防治措施问题成为科研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从生态环…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加强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对提高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GIS技术、Internet技术、GNSS技术、GPRS/WIFI无线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洪涝灾害评估及指挥决策为支撑,以ArcGIS Server为二次开发平台,分析和设计了集城市洪涝灾害评估、应急指挥管理、灾情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综合系统,以期为相关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徐琦 《环境保护》2013,41(1):47-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标志着生态文明必将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新闻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先导、基础、保障和监督等作用,需要在实践中学明白、说明白、做明白,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全民共识,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天然林水文功能出发,阐述了东北地区天然林削减及其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地区水患治理方略。同时建议建立防汛信息系统,提高暴雨和洪水预报准确率以及防洪保险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9.
闽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流域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该文对闽江近年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上游洪涝灾害和下游北港河床刷深河岸崩塌等进行综合论述,并着重研讨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整治方策。  相似文献   

20.
选取福州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突出的中小流域-溪源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收集历史灾害资料、结合实地孕灾环境和承灾体调查,应用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流域内山洪、内涝灾害风险突出,城中村落、苗圃、根雕作坊手工园区等存在较大的洪涝灾害风险。根据分析的结果,从流域洪涝灾害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出发,面向不同的地图读者对象,重点传达流域风险的特征、来源以及防御的方向上,提出洪涝灾害风险地图设计理念,并制作出四张洪涝灾害风险地图。设计思路可为类似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