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以福州中心城区为例,基于ENVI-met模拟软件,通过温度、天空可视角(SVF)、平均辐射温度(MRT)、热辐射率(TRP)、人体舒适度指数(SSD)及预测平均票数(PMV)指标对高校、居民区、商业街3种不同功能类型建筑区的多种室外热环境缓解方案的热缓解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SVF与温度、MRT呈正相关性;2...  相似文献   

2.
高凯  秦俊  胡永红 《生态环境》2012,(3):464-469
以上海中心区域同地段的独立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对影响居住区内热环境改善方面的几个主要关键因子(居住区面积、建筑容积率、绿化覆盖率、乔木配置和斑块破碎率)进行了分析模拟,以期为解决居住区热环境状况,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数据。结果表明,在区域平均气温达35℃时,居住区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可降温0.15℃;居住区乔木面积比每增加10%,可降温0.17℃;居住区平均斑块面积每增加100 m2,可降温0.1℃。总体上,居住区的热岛效应随着绿化率、乔木比例和平均斑块面积的增加而降低,居住区温度与着绿化率、乔木比例和平均斑块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过这3个指标拟合建立的居住区"热环境指数",可以为航片拍摄获取每个居住区的热环境状况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环境——社会经济”(Ev—SEc)复合系统已有的评价预测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从(Ev—SEc)复合系统发展要求的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了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Ev—SEc)复合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及持久性特征,动态整合(Ev—SEc)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且多因素相容、质量和水平并列,方向和大小并存、时间和空间交叉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预测指标体系框架,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主题思想下各类松散描述指标的合理聚合。并将该新的评价预测指标体系用于广州市(Ev—SEc)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际仿真评价预测及时空比较,得出的广州市(Ev—SEc)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目前为弱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论,且预测未来正在呈现由弱可持续发展逐渐向强可持续发展过渡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CO2浓度升高、CO2浓度与温度升高以及CO2浓度与水分变化的协同作用、CO2浓度升高与环境盐胁迫的协同作用和作物产量预测模拟及其适应对策4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业生产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人类关于农业生产对未来全球环境变化响应机理的理解与预测很有限,提出中国未来需要拟加强的研究领域.参38  相似文献   

5.
许多国家已经采用了在建筑物管理中可以支持决策的环境评价方法,建筑和建造研究与革新国际理事会100工作小组(CIB W100)一直在考察几种这样的环境评价方法的实施,本文介绍的澳大利亚、瑞典、挪威与加拿大的评价工具是为评定现有建筑物设计的、法国与日本的做法也包括了现有建筑物的评价工具,本文简要地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大多数评价方法是把自我评价与一些外部证明(通常与认证有关)结合起来,这就允许各方面更加接近直接与评价方法有关的工作并同时确保评价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发展与实施建筑物环境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最近的方法强调了环境问题,不仅是在各种设计阶段的环境问题,而且还有建筑施工期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对改善生态环境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重点,结合天津市碧水工程实施方案战略环境评价实例,介绍了以总量控制和环境效益为重点的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有毒有机化合物环境转归和潜在毒性研究若干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晓白 《环境化学》1991,10(3):36-40
本文简述了有毒有机化合物环境转归和潜在毒性研究(安全性评价或危害度评价)国内外一些发展概况、根据正反方面的经验,指出有关研究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重点介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评价方法试验指南近年来增修简况的同时,还引述了瑞典环境部近期完成的关于在水生态系统中深入评价方法的探索。指出了评价工作中强化总结规律进行结构-毒性定量关系(QSAR)危险性预测的重要动向。还结合我国环境化学污染严重的现状和已有工作基础,建议加强各学科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利用环境功能指数对城市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功能进行评估,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方法,以马鞍山市七个环境功能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讨论了各功能区的环境功能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景观生态学在公路景观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路景观环境评价研究是我国公路建设中的新课题,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公路景观环境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方法特点,提出了从景观生态价值、美学质量、视觉容量和景观安全格局4个方面对公路景观环境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该思想对公路战略环境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溪产业结构的环境生态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结构是联系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纽带。本文提出了对产业结构进行环境生态评价的矩阵方法和模式,并以本溪市为例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环境承载量三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现状作出评价,并据此提出了调整其产业结构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紧密结合天津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优先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从天津市四个生态功能区入手,明确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即:(1)新建和完善天津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在城市生态区规划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圈;(3)以蓟北山区为代表,建设生态示范县;(4)中部平原区实行生态农业建设与开发;(5)东部滨海地区生态恢复与建立沿海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经营是城市经营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城市环境、城市环境经营的内涵出发,对成都市环境经营的战略层次、目标层次、策略层次和操作层次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并就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为研究区,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研究了2006年种-养系统中氮素的收支状况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流域氮素投入主要来源于耕地系统,草地系统的投入量很少。耕地系统氮投入量大于支出量,氮素盈余4.03×104t,平均盈余85.0 kg.hm-2。草地系统氮投入量小于支出量,导致草地系统氮收支亏损,亏损额为593 t,平均亏损0.99 kg.hm-2。大量氮亏损是引起当地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该流域每年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的氮总量达9.25×103t,给当地水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肥料施用是地表水最主要的氮素来源,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应是当地水环境控制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环境伦理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blem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ina is a very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covering vast territories and having a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It has an enormous population and numerous endemic diseases.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China is 14 x 10(8) of which 3 x 10(3) live in endemic disease-affected areas and 0.48 x 10(3) suffer from these diseas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ndemic diseases has obvious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most harmful and widely distributed of the endemic diseases are Kaschin-Beck disease, Keshan disease, iodine deficiency, endemic fluorosis and hepatic carcinoma.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endemic diseases and are influenced by climate, geology, landform, soil, food and drinking water. Drinking water is the key issue, since polluted water, or water lacking in or having an excess of certain minerals and elements, as well as water containing certain organic components, has been shown to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ome diseases can be reduced or eliminated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ay drinking water is obtained, as well as by improv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s of the food by eliminating negative components. Fifty years of research has already gone into this subject and there is still much research to be done. This paper puts forth a model of health problems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e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经济和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选择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变异系数的协调函数模型对其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1999—2008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总体由失调状态转向勉强协调,其中天水市呈直线上升趋势,咸阳、宝鸡、铜川3市的协调度在波动中有所增加,西安市变化幅度不大;2)人口、经济、生态3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变化,西安市生态子系统协调度的下降,制约了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3)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部地市的协调度较高,渭南和天水市的协调度始终处于该地区的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松嫩盆地生态环境地质图编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嫩盆地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本文以松嫩盆地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干旱、洪涝、盐渍化、荒漠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编制出反映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鲜明醒目、层次清晰和规律清楚、具有一定预测功能的生态环境地质图。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意丢弃的塑料会在各种作用下最终进入江河、湖泊、近海、深海、以及大洋甚至极地地区。在外界条件(如高温、风化、紫外线)影响下,大型塑料结构的完整性易遭到破坏而被逐渐分解成微小的塑料碎片,当其粒径小于5 mm时即可被称为微塑料。塑料中的某些添加剂,如壬基苯酚、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盐、双酚A等会在塑料降解为微塑料的过程中释放到水环境中,从而威胁到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微塑料粒径小,易被浮游动物误食或沿着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累积转移,对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毒害作用。此外,微塑料还能作为某些污染物富集的载体,产生较强的复合毒性。因此水环境正面临着微塑料污染的威胁,如何治理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对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分布、微塑料的迁移和转化以及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期望能为微塑料及其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人居环境的可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居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试图以系统论的观点考查人居环境的可能性发展空间,提出了人居环境大系统的观点,阐述了人工系统、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构成和关系,提出并论述了通过结构优化、功能模拟、反馈控制等方法促使人居环境系统得到合理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洮儿河流域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流域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地质、地貌、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灾害、环境质量等综合要素对流域进行了环境分区;最后论述了流域内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