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为探讨负性情绪和心智游移在领导非权变惩罚和矿工不安全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领导非权变惩罚量表、负性情绪量表、心智游移量表和不安全行为量表随机抽取427名矿工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领导非权变惩罚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还可以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心智游移的中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与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作用三条路径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有效干预领导非权变惩罚、负性情绪和心智游移,可以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频率,减少人因失误。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不良情绪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避免不安全行为,从神经层面探究情绪对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及结果的作用机制。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采用“1个刺激-2种按键选择(S-K1/K2)”的试验范式,开展脑电(EEG)试验,探究正负性情绪对不安全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下,个体更倾向于作出不安全行为,也更容易冲动决策。相较于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下P200平均波幅更小,表明负性情绪抑制个体早期对风险信息的注意力投入,干扰对风险信息的早期感知与侦测;N2平均波幅更大,表明负性情绪干扰风险信息分析过程,导致个体出现更大的认知偏差和认知冲突;晚期正成分(LPP)平均波幅更小,表明负性情绪严重干扰晚期注意力的持续投入,对风险判断过程造成更大影响。情绪通过干扰早期感知与侦测、影响风险信息分析和风险判断过程来间接影响行为决策结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情绪作用的安全行为决策模型,该模型能够从情绪角度调节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减少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以东北三省20家建筑施工企业工人为调查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家庭冲突、负性情绪、不安全行为呈现两两正相关关系,安全氛围与工作-家庭冲突、负性情绪、不安全行为均呈负相关关系;2)工作-家庭冲突对不安全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并可通过3条路径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3)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家庭冲突与负性情绪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减少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缓解乃至消除负性情绪、提高员工间的安全氛围、加强个体的组织支持感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几率,减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趋势明显好转,各行各业已经复工。面对疫情中、复工复产后可能出现的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和员工如何应对呢?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阐述。员工:调适心理状态觉察心理状态(1)焦虑和恐惧情绪可能会伴随长久的疫情、封闭的假期、负性信息的大量输入,作为每日通勤族难免担心环境是否安全、与人接  相似文献   

5.
建筑工地的高空、交叉、流动性作业多,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单调。长年在此环境中作业,容易使人产生郁闷、烦躁的情绪。当作业者受到生活或工作上意外的刺激时,其视觉和心理再受到建筑工地  相似文献   

6.
建筑工地的高空、交叉、流动性作业多,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单调.长年在此环境中作业,容易使人产生郁闷、烦躁的情绪.当作业者受到生活或工作上意外的刺激时,其视觉和心理再受到建筑工地浮躁色彩及杂乱环境的影响,便更激化了其焦虑、忧郁和不安的情绪,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和平的年代,守护好安全与健康,你就守护了自己完整的人生。 安全与健康,好比人的两条腿,人生行程离不开这健全的两条腿。 安全是你生存的保障。没有安全,你生存的空间将无比险恶,你也许会面临着对生命和自由的种种挑战:意外伤害、暴力、工伤、车祸、牢灾等灾祸。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探讨建筑工人人格特质、情绪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提高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以293名一线建筑工人为调查对象,基于场动力理论,构建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3种人格正向预测不安全行为显著;正负性情绪对不安全行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在外倾性-不安全行为和神经质-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负性情绪在责任心-不安全行为和开放性-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人个性化心理特征,溯源工人自身安全问题,为后续开展分类干预管理和矫正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解析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机制,探究情绪控制视角下的不安全行为矫正方法。从信息认知过程入手,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和情绪唤醒方法,基于个体信息认知模型,设计情绪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试验,通过测量不同情绪状态下工人的注意力分配、隐患识别和风险倾向,采用眼动热点图和方差分析(ANOVA),探究情绪在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中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认知过程的信息获取阶段,正性情绪能够促进工人对现场危险的感知活动,而在信息分析阶段,正性情绪比负性情绪的工人具有更为显著的不安全行为倾向;基于个体信息认知的情绪不安全行为模型,正性情绪状态下的建筑工人更倾向于有意不安全行为,而负性情绪状态下的建筑工人则更倾向于无意不安全行为。建议施工企业应根据工人的情绪状态采取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事故隐患的概念 事故,《辞海》里的解释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事故是人们违背安全生产规律受到的惩罚,事故是强迫人们接受的真实的“科学试验”,它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教训、知识和课题,事故本身就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教科书。事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没有自动“免疫”功能。事故即不怜悯弱者,也不畏惧权势,  相似文献   

11.
每年,全世界由于化学品爆炸引起的灾祸,令人触目惊心.数不胜数的化学品灾祸给人们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安全与健康》2003,(12):35-36
每年,全世界由于化学品爆炸引起的灾祸,令人触目惊心.数不胜数的化学品灾祸给人们的教训却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13.
每年,全世界由于化学品爆炸引起的灾祸,令人触目惊心。数不胜数的化学品灾祸给人们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角度来说,人的情绪总有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需求。当心理平衡时,人就会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而当心理失调,则会令人情绪多变,喜怒无常。心理失调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维持心理的平衡呢? 首先,在情绪上要调节身心与外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不无道理,负性情绪一定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排解,否则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际工作中,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由于情绪现象的内部机制被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来,情绪作为人的重要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人的情绪和生理机能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近几年来,科学界又推出了“情绪商”的概念。不少知名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商”在人生成功的因素中占有80%左右的影响。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商”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而经常、主动、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提高“情绪商”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优柔寡断的心理缺陷应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车、跨栏、跳高、跳远、击剑、角力等体育活动。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久练能帮助人增强果断的个性。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应该多进行下棋、打…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角度来说,人的情绪总有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需求.当心理平衡时,人就会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而当心理失调,则会令人情绪多变,喜怒无常.心理失调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维持心理的平衡呢?  相似文献   

19.
情绪是人脑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形式。了解和掌握职工情绪心理的变化,创造有利于职工保持良好心境的环境条件,调整和充分发挥人的情绪的增力作用,进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方面问题的阐述,说明了情绪心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情绪是人脑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形式,了解和掌握职工情绪心理的变化,创造者利于职工保持良好心境的环境条件,高速和充分发挥人情绪的增力作用,进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方面总是的阐述,说明了情况情绪心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