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长江河源水环境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摘要介绍了长江源区包括沱沱河在内的4条主要河流中水环境理化特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流域水环境背景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黑龙江流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东北平原,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这些腐殖质随着地面径流进入水体,成为流域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自然本底(环境背景)。自然本底的存在导致流域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流域的人为污染,流域背景区内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范围分别为3.0~11.7、14.3~40.5 mg/L。流域部分水质考核断面水质受到有机质背景值的影响。由于叠加人为污染,定量分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范围存在很大难度。重金属元素相对稳定,相对于\"六五\"时期重金属背景值,目前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普遍升高。结合水环境管理需求,背景值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环境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笔者在综述黑龙江流域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基础上,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建议,为科学客观评价流域水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理统计方法在岷沱江水环境背景值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单元的划分,异常值的剔除,分布类型检验及背景值的表征是环境背景值计算中的四个关键环节,本文就其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讨论。  相似文献   

4.
长江河源区大气环境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8月间,中华环保基金会组织“97’长江河源生态考察”活动,考察活动覆盖了长江河源区广大地区,取得圆满成功。将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汇总,对大气主要污染物,如TSP、SO2、NOx、CO和O2在源区大气中的分布作了一定探讨,对今后大气环境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化学元素在枯、丰、平三个水季悬浮态、可溶态、沉积态的含量变化。以黄梨树水文站作为动态观测点,三年观测得出水化学要素、重金属元素及稀有、稀土元素变化最大的是丰水季;悬浮体相当于枯水季的250倍;悬浮态和可溶态元素含量(原水)同样形成丰水季>平水季>枯水季的趋势;而可溶态元素含量(过滤水)各个水期无大的变化差异。沉积物在三个水季中元素含量变化差异也较小,但有机质相反,含量出现枯水季>平水季>丰水季这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我国共860多个土壤样品、41种土类中的48种元素背景值调查研究中,元素含量差异的来源并估计了各部分来源的差异所占比例;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类型对48种元素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背景值数据的伯差主要来源于样品本身固有的差异;常量元素的采样偏差大于分析测试过程产生的偏差;而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偏差大于采样偏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土壤中硒背景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为确切真实地对浴场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有效解决在评价中相冲突项目无法判断的问题,本文采用密切值法,以求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相吻合.1 评价方法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监测点十个——中直4号浴场、中直5号浴场、中直6号浴场、国务院东浴场、国务院中浴场、北京军区浴场、专家浴场、老虎石浴场、体育基地浴场与东山浴场.监测因子四个——溶解氧、pH值、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与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大气自然降尘背景值的调查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土壤背景值制图及其与其他地球化学图的异同;并在论述了国内外土壤背景值制图的方法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制图的技术关键在于制图单元的选取和数值的分级.制图单元可根据资料的完整性及地质环境特征宜地选取,而数值的分级,尽管现有的方法各有所长,但要使所制的图在确实能够反映土壤地域差别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就应力求建立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采用走航巡测模式对2020年长江重庆—武汉段水质状况开展调查分析,并对192个巡测点位38项自动监测参数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重庆—武汉段水质良好,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各参数测定值水平整体不高;部分点位水质参数存在明显测定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JP2〗周边水域受到潜在污染影响;城市江段、产业园区、港口码头、航运频繁水域污染物测定值相对增高,仍须将聚集性区域作为污染防控重点,〖JP〗加大减排力度,降低长江水污染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选择大气环境背景点的基本原则和武夷山的地理特点,通过详细分析考察处于武夷山的五个背景点的基础条件状况、大气环境因子的浓度等情况,经过反复认证、实地踏勘,最后将监测地面站的位置选择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边界的笔架山摩天岭,并于2001年底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HPLC-MS/MS法监测长江南京段横断面水、水源水、出厂水中12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PEs)残留,考察其分布特征及自来水厂对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2种OPEs在采集的横断面水和水源水水样中8种被检出,自来水出厂水水样中除TEHP外其余11种OPEs均为检出,OPEs暴露于水源水与地表水程度相似;除TCPP、TDCP、TCEP浓度出现降低外,其余OPEs浓度水平均未出现明显的处理效果;生态风险评估显示长江南京段横断面水、水源水、出厂水主要检出物质OPEs的风险熵值均低于1,表明不具有环境生态高风险。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6-2020年珠海市金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金湾区黄绿背水库、爱国水库和木头冲水库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3个水库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水质最差,超标因子为总磷,除了 2016年黄绿背水库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选择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漕桥河2008年—2011年的水质进行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3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正确、全面地反映漕桥河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上游优先控制有机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参考国内外同行有关控制物的筛选方法,通过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的污染现状分析,确立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原则和筛选程序,建立了黄浦江上游工业废水和地面水中的优先控制的名单。  相似文献   

17.
以子牙河、滏阳河和永定河流经的农村周边水环境为研究区,应用迭代目标转换因子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检测水环境中四环类、氯霉素类和硫酸链霉素含量,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3类抗生素均有检出,四环类、氯霉素类和硫酸链霉素最高检出值分别为9.26 μg/L、1.98 μg/L和1.29 μg/L,四环类抗生素污染较严重。研究区抗生素分布特征与区域内社会活动、畜牧业养殖发展、化工企业分布存在一定联系,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制药化工企业废水排放是3类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智慧监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技术路线。以监测业务为核心,涵盖水、气、声、态、土等多种要素,构建了要素齐全、上下统筹、自动预警、服务应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了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预期取得规范监测业务流程、促进监测业务协同、加快产学研用结合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