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怎样才能在不危害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性情况下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有许多方法可以在达到已经提出的生产目标的同时减轻传统农业(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的冲击.随着旨在使农药使用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害虫综合治理(IPM)之类技术的发展以及引入遗传修饰农作物后在农药使用方面的变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分析了在世界不同地区农业中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冲击.本文也考察了这些技术是否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或是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在不危害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性情况下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有许多方法可以在达到已经提出的生产目标的同时减轻传统农业(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的冲击.随着旨在使农药使用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害虫综合治理(IPM)之类技术的发展以及引入遗传修饰农作物后在农药使用方面的变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分析了在世界不同地区农业中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冲击.本文也考察了这些技术是否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或是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J.D.  Knight  夏光 《产业与环境》2005,27(2):27-32
怎样才能在不危害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性情况下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有许多方法可以在达到已经提出的生产目标的同时减轻传统农业(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的冲击.随着旨在使农药使用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害虫综合治理(IPM)之类技术的发展以及引入遗传修饰农作物后在农药使用方面的变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分析了在世界不同地区农业中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冲击.本文也考察了这些技术是否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或是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机氯农药(OCPs)在环境中的强持留性以及人们在使用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使许多农业土壤中至今仍有大量残留.本文以多成分有机氯农药作为调查对象,在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端的广东省惠州市选择了51个土壤样品,测定了其所含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以期了解惠州地区农业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如今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以往.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往往会造成残留而污染土壤和地表水.目前,大多数水源都受到农药的污染,却仍然用于生产饮用水.  相似文献   

6.
熊蜂(Bombus spp.)因其独特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自然及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熊蜂多样性呈减少趋势,农药不合理施用为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农药对熊蜂的毒理学研究现状,系统整理了熊蜂急性致死和慢性亚致死毒理研究方法,围绕农药对熊蜂的急性毒性,亚致死剂量农药对熊蜂精子活性及体温调节等生理发育,颜色分辨及学习记忆行为、肠道微生物结构及解毒因子等方面影响展开综述,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旨在为农药的科学使用、生物环境安全评估及熊蜂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累积,从而危害人类健康.通常,有机磷农药会在环境中发生光解、水解、生物降解等自然降解反应,但对于较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其自然降解程度远远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因此发展了多种人工强化修复有机磷农药技术.本文在解析有机磷农药自然降解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其主流的人工强化修复技术的原理与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为有机磷农药降解人工强化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 ,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源酶制剂来降解农药是近年来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 .至今 ,已经陆续分离到许多有机磷降解菌 ,并对其相应的降解酶的生化性质进行了鉴定 ,相关的基因也被克隆、鉴定和改造 .另外 ,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为开发微生物或酶制品奠定了基础 .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降解酶以及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表 1参 6 1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星球的未来福利至关重要,一体化病虫草害管理(IPM)列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战略类型.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环境署,通过技术、工业与经济司化学品处(联合国环境署化学品处),正在一道工作以使IPM在当今世界上更多的地方更多地成为一种现实.   IPM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实例.通过IPM,各个社会部门和伙伴政府组织有机会一道工作,来设计以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为依据的环境无害病虫草害管理思路.考虑到了范围更广的措施,包括农业实践、传病媒介控制替代办法、和有地点特色的特征以及费用.关于环境问题有少数几个“银弹”.然而,假如大多数情况下的农药使用水平高于社会最佳值,那么,一道工作的利害攸关者就可以使IPM成为一种双赢进程.   农药滥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社会代价很高.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农药中毒,而且当益虫与害虫之间的平衡受到施用有毒化学品干扰时往往使病虫草害问题更加恶化.农药对水环境中的非靶生物、传粉者及其它有益生物的负面影响,每年的代价达数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毒理学模型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的大量使用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仅依靠传统生物测试和环境监测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农药风险评估的需要。利用计算毒理学模型,可以实现农药的高通量风险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免费的EPI Suite、QSAR Toolbox和PBT Profiler等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软件和SCIGROW、PRZM-GW、China-PEARL和EQC等环境多介质模型软件,以期能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主要农业投入品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农业投入品合理利用事关绿色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对四川省5个不同农业区主要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农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往年统计数据并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3大投入品施用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化肥使用总量近60 a间呈递增趋势,其中4个区化肥施用量现状超过发达国家上限标准(225 kg·hm~(-2)),有机肥投入量大小趋势与化肥相反。化肥投入结构失衡,各区总体表现为偏氮少钾。各农业区肥料利用效率有分异,川西北高原区最高(25.72 kg·kg~(-1)),攀西山地区最低(13.14 kg·kg~(-1));(2)1993—2013年间农药施用总量增加了56.96%。成都平原区农药投入量(6.17 kg·hm~(-2))是攀西山地区(2.10 kg·hm~(-2))的3倍。农药投入结构不合理,偏重杀虫剂;(3)1993—2013年间农膜总投入量增长了290%,地膜所占比例较大,可降解地膜只占10%;(4)种植便利度、城镇化率与3大农业投入品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种植结构与投入品强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市场经济导向下种植结构快速调整,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的经济类作物大面积播种,化学投入品强度增加,并造成环境风险。针对四川省投入品用量不断上升、区域失衡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应继续推广投入品高效环保施用技术;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普及适度经营管理模式,依托农业机械化对农户统一指导管理;实施以新型产品和服务为重点的减量增效补偿试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用于农药多残留的快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三重四极质谱SRM扫描的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使用15m的色谱柱,有效缩短了整个分析程序的时间.并通过三重四极质谱的多通道快速扫描的特点,有效解决了重叠农药峰检测的问题,在保证色谱峰强度的同时,得到了足够的数据点.整个分析过程采用一针进样,22min内可对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菊酯类农药(包括溴氰菊酯)在内的超过150种化合物同时进行准确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大部分农药的检测下限可达到0.1 ppb,完全满足肯定列表及欧盟对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品种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菊酯类等多代农药。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发生在农药生产场地和农用地,其中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具有多代农药混合以及有机溶剂复合污染等特点,这类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安全利用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因具有修复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点,化学氧化药剂已成为土壤修复采用的主要药剂。然而化学氧化药剂缺乏靶向性,过量使用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破坏和二次污染。因此,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亟需加强绿色修复药剂的研发以及药剂与修复设备的联动。重点介绍了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的传统、新型和联合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对基于新型材料和药剂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发展做出展望,新型土壤修复设备配合新型药剂为实现污染土壤高效修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有助于节约劳动投入、抑制农作物病虫害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然而过量施用农药,不但有损使用者健康,而且会危害食品安全,污染生态环境。从社会和私人利益最大化视角,应用农药环境测算工具、环境影响因子和损害控制模型,将水稻生产中农药过量施用的外部成本映射为对农药使用者、农产品消费者和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危害损失,估算水稻生产中农药的最佳施用成本和过度施用成本。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农药过量施用现象较严重,2016年农药施用成本(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为225.3元·hm~(-2),分别是社会和私人最佳施用成本的1.45倍和1.22倍。1990年至今,水稻生产中农药施用的外部成本呈上升趋势,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逐步加深。1990—2016年,水稻生产中农药外部成本由11.2增长至76.7元·hm~(-2),增长5.8倍,年均增长率高达7.3%。单位面积耕地农药的社会和私人最佳施用成本的数量和增速不一致。2016年农药的社会和私人最佳施用成本分别为155.5和184.0元·hm~(-2),后者比前者提高18.3%;1990—2016年,农药的社会和私人最佳施用成本之间的差距,由11.0增长至28.5元·hm~(-2),增长1.6倍,私人最佳施用成本增速快于社会最佳施用成本。因此,公共部门应合理规制高毒农药产量,发展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强农药施用技术培训,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社会化防控,着重调和社会与私人利益最大化时农药施用成本不一致问题,并大力倡导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或物理防治措施,从源头控制化学农药过量施用。  相似文献   

15.
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灌溉水对农药渗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大量灌水的特点,首次在国内应用欧洲官方成熟的农药评估模型——PEARL模型,研究评估了成都平原当前蔬菜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对两种不同特性农药的渗漏的影响。杀毒矾(土壤吸附力(KOM)为0 L/kg,半衰期(DT50)为8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190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则可达523μg.L-1,是没有灌溉条件下的2.75倍。三唑磷(KOM为200 L.kg-1,DT50为6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0.025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为0.13μg.L-1,比没有灌溉时提高了4.2倍。不管有没有灌溉三唑磷在该地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都很小,而杀毒矾的风险则很高。因此,农药的化学特性是影响农药渗漏的最重要的因子。在蔬菜生产中应尽量选用被土壤吸附力强、半衰期短的农药,例如:三唑磷;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载体是土壤水,不合理的灌溉会大大地加大农药淋溶,应当多使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减少使用漫灌等耗水多的原始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区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的现代集约化生产已经导致农业系统的简化,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本文对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进行概述,结合水土流失区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包括:1)构建农业种质库,保护遗传基因多样性; 2)保护农业半自然生境,提供天敌栖息场所; 3)推广生态农业,合理配置农业种养体系; 4)统筹兼顾,科学部署农田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与开发,农作物保护工业开发了当在一体化农作物管理(ICM)框架内使用时会对可持续农业目标作出很大贡献的技术和方法.各成员公司采取措施,以确保开发与生产方法符合最高环境标准,并遵守所有层次的法规.农作物保护工业的管理项目力求确保农作物保护产品安全而有效地流通和使用,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并对发达和发展中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与开发,农作物保护工业开发了当在一体化农作物管理(ICM)框架内使用时会对可持续农业目标作出很大贡献的技术和方法.各成员公司采取措施,以确保开发与生产方法符合最高环境标准,并遵守所有层次的法规.农作物保护工业的管理项目力求确保农作物保护产品安全而有效地流通和使用,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并对发达和发展中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与开发 ,农作物保护工业开发了当在一体化农作物管理 (ICM)框架内使用时会对可持续农业目标作出很大贡献的技术和方法 .各成员公司采取措施 ,以确保开发与生产方法符合最高环境标准 ,并遵守所有层次的法规 .农作物保护工业的管理项目力求确保农作物保护产品安全而有效地流通和使用 ,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 ,并对发达和发展中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苕溪流域农药施用量,降低该流域农药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通过调查苕溪流域防治卷叶螟虫(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稻飞虱(Delphacidae)和水稻纹枯病的农药品种及用量,以农药暴露模拟外壳为工具,运用农药风险评价技术分析其产生的环境风险,并根据风险选择农药品种及用量。结果表明:以吡蚜酮代替噻嗪酮可减少农药用量765 g·hm~(-2),以阿维菌素代替骄子可减少农药0.75 L·hm~(-2),以爱苗替代井冈霉素可减少农药4.27 L·hm~(-2),替代后常规农药总用量降低5.79 L·hm~(-2)。同时该替代技术对试验区水稻产量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大多优于当地农户单独分散用药。由于控制了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用药成本下降,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则增加。该技术在减少农药总施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农药对水生生物环境毒性的影响,从源头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化学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