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日,梧州市聘请自治区级安全专家组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发现问题隐患217项,已完成整改91项,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隐患,梧州市应急管理局已移交相关部门督促限期整改到位,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检查组还对梧州市重点监管的4家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103项,梧州市安委办印发2期《关于烟花爆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隐患的通报》,督促属地安委办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认真抓好问题隐患整改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近日,射阳县出台了镇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工作制度。制度内容共分三部分:一是明确镇区安监站的工作职责范围,将日常的监管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解,以保证职责落实到位:二是规范镇区安监站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和统计分析制度、信访举报、教育培训及信息报送等制度来进一步规范镇区安监站的管理制度;三是对安全监管人员明确了“十不准”、“五禁止”的行为规范,促进安全监管人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队伍形象。  相似文献   

3.
今年来,漳州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事故防控,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年”和“基层基础建设年”等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4.
今年来,漳州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事故防控,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年”和“基层基础建设年”等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的重点在基层,只有把生产岗位、生产区域、生产流程全面置于实时监督之中,保证各类隐患及时发现、及时防范、及时整改,才能切实提高安全监督的实际效果。为此,必须着力提高安全监督的“能见度”。提高“能见度”,专兼职人员力量要到位。专兼职监督人员必须做到生产组织到哪里,安全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对于流动维修作业、易燃易爆区域生产施工、登高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生产,更应坚持监督到现场,以制度、规程、标准的严格执行,确保不人为制造隐患,一旦发现隐患能够得到果断有效处置。  相似文献   

6.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功夫下在平时,坚决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错误倾向。1月8日,国务院安委会讨论通过了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控制考核指标和重点任务,确定把今年作为“隐患治理年”,在去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深入宣传、广泛发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推动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围绕“隐患治理年”的总体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也是我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基层基础建设年,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按照立足防范、关口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综合治理的总体工作思路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治本之策,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安全监管执法,切实强化“双基”工作,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保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为此,省政府安委会制定了《福建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方案》,对安全监管体系、乡镇安全监管、安全法制制度、  相似文献   

8.
笔者担任姜堰市安监局局长刚满一年,深感基层安监工作有“五难”。 一、乡镇监管人员难到位 按照省政府提出安全生产“监管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是第一道防线,现在是第一道防线的分管领导和安全助理难到位。一是分管领导。归纳起来四句话:年龄偏大、业务较差、调换频繁、无人愿意分管它(即安全工作),有的乡镇分管领导把安全生产作为附带性工作:有的乡镇安排快要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分管;有的分管领导不懂得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熟悉安全管理业务,觉得责任太大,纷纷搁担子不愿分管安全工作。二是安全助理。一是待遇差。除工资之外,没有奖金,没有话费补助,没有岗位津贴(乡镇综治办、计生办、纪检部门负责人每月均有特岗津贴)。二是地位低。  相似文献   

9.
海安县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为重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狠抓事故隐患整改,在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敢于动真碰硬,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进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05年国务院召开6次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问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国有重点煤矿治理隐患。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以煤矿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中纪委、监察部牵头,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入股煤矿问题进行了清理纠正。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福建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已明确2008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工作落实,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和“基层基础建设年”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基层政府都相继制订了安全生产隐患和事故举报奖励的有关制度,以奖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瞒报现象。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奖金发不下去的现象,在很多地方这种制度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让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要消除这种现象,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能举报”的问题,二是“想举报”的问题,三是“敢举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国安全生产月”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是:“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制订“全国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方案,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造声势上。在当前对于生命的尊重意识尚未在全社会普遍根植的情况下,声势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氛围。但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治理隐患的关注点放在基层——班组层面。因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安监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实施的行政手段。如何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本文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仅对一般工商贸企业(不包括化工、矿山开采、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谈谈个人的工作体会和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它需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结合,需要善于思考的大脑与查找隐患的慧眼。在“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主题下,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构建概念和理论的规范,在所有的工作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虽然概念会与时俱进而有所更新,规范也因实际尺度的不同而需要保持一定的从容,但清晰而精准的工作要求却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刘岩同志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助于我们在浩繁的具体行动中理清思路,以更开阔的思维去应对复杂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东台市全面部署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确定查改的范围和对象。以化工企业、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检查等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隐患的整改措施,着力防范事故发生。二是明确职责分工。按照东台市人民政府《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和《东台市安全生产检查责任制规定》,在明确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防控责任主体的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各镇各部门认真组织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行业要严格按照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隐患排查治理认定标准,开展排查。  相似文献   

17.
<正>5月1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察暗访山东省聊城市、滨州市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通报里,在检查发现的问题中提到,监管执法专业性针对性不强,监管要求不严格。检查组通过查阅多份基层监管部门开具的执法文书,发现基层执法检查出的10大重点问题和隐患很少,多是责任制、防护用品、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情况说明,目前,我国安全生产队伍的监管执法能力亟待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是安全生产监管的本职工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属于行政执法,因此执法过程必须符合行政执法程序的要求。执法检查前的准备执法检查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执法检查的效果,尤其对于经验较少的执法检查人员,准备工作是经验不足的最好补充,因为不明确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障碍等均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08,(5):15-15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治理隐患、防范事故”“隐患不除,事故难绝”“治理一项隐患,避免一起事故,增加一分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隐患排查治理是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治理隐患,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隐患排查治理以高危行业为重点,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两会”、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