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针对土木工程学科高等教育,笔者采用文献检索和相关学科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了建设安全工程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内容。分析表明:土木工程学科开设安全工程课程,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培养合格技术人才,是实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条件;课程设置应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是效益"的观念、"建筑安全,百年大计"的思想、防灾、环保、安全宜居的建筑理论、建筑安全工程与安全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实战能力培养为原则;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知识点应包括:安全法规,事故致因原理与事故规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筑设计及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安全监理,事故案例与实践能力教学等。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我国安全管理硕士教育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安全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安全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目前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的差距,我国安全科学技术的前景和已有的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等,在此基础上,首次提议了建立我国的安全管理硕士(MSA)教育制度,以便满足高层次安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还探讨了MSA人才的基本培养方案,比较了MSA和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共同特征,提出MSA教育可以借鉴MBA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30日,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年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纪明波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副处长吴爱华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保护科学概念人手,介绍了“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学科、专业的诞生过程,较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安全科学学科初创的始末。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成立与安全工程试办专业的确立到安全科学学科概念及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的提出,见证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认识提高与应用的过程。安全科学学科创建时期是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2008—2010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于2008年7月18日上午在京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2004—2008年教指委工作,交流安全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审议有关课题,研究部署2008~2010年教指委工作,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人才保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华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安全》2009,30(3):53-55
2008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工作在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教指委主任华山同志的领导下,在教育部高教司、安监总局人事培训司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秘书处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国家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年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动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颖 《劳动保护》2010,(8):28-29
2010年6月25日,2009年"神华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领域内,唯一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和登记备案的全国性科技奖项。这次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在全国尚属首次。最终有65个项目获奖,其中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41项,涉及安全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个体防护、防尘防毒、职业卫生、特种设备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8.
从劳动保护科学概念入手,介绍了"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学科、专业的诞生过程,较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安全科学学科初创的始末.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成立与安全工程试办专业的确立到安全科学学科概念及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的提出,见证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认识提高与应用的过程.安全科学学科创建时期是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年会年底召开2006年12月30日,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年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全国政协委员、中  相似文献   

10.
王洪德  王石钰  傅贵 《安全》2011,32(5):51-54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依赖和企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安全工程专业应运而生。在我国,由于安全工程专业是新兴学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发达国家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分析其课程体系构建、重点内容讲授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我国高校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跨世纪的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及新拓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概要分析了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结构,指出学科扩展的思路;提出了学科建设中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安全文化观、大安全观、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安全减灾论;探讨了安全减灾科学技术面临的难题和对策;构想安全减灾环保为一体的科学技术新框架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This study identifies determinants of safety climate at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Methods: An extensive survey was designed to build upon past research done in collaboration with DuPont (Risch et al., 2014). In 2014 and 2015, the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1930 employees at 14 different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with 154 locations. Injury incidence data were also collected from each loc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verall health and safety environment in this sector. An ordered probit model is used to identify variabl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safety climates. Results: Safety system components such as discipline programs, inspection programs, modified duty programs, off-the-job safety training programs, and recognition program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dividual safety climate for both managerial employees and nonmanagerial employees. Variables representing an employee’s agricultural background, distance between their workplace and childhood home, and formal education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managerial safety climate. However, agri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hildhood home distance are associated with nonmanagerial safety climate. Conclusions: Improv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s a priority for many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Lower safety climate emerges as nonmanagerial employees have more experience with production agriculture and work nearer to their home communit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Employee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face a host of health and safety challenges that are likely to persist into the future. The safety system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afety climate indicate that continuous feedback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programming should also acknowledge that many employees have experiences that influence thei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3.
虽然,职业安全卫生在其硬件、管理及人的行为规范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世界范围内,意外职业伤亡事故的严峻形势仍令人十分担忧。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要求,本世纪80 年代,有人提出安全文化的理论。在国内一些工业企业中,大量的实践证明,安全文化建设是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基础,也是大众安全及社区安全的基础。笔者分析了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产生的背景,研究了弘扬和传播安全文化的途径,提出了当代人应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申请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的历程,介绍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来由及任务,说明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已不局限于原来的“矿业工程”,当前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已不适应安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安全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对申请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的理由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基础学科 ,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并得到广泛应用 ,从而出现了安全逻辑。笔者概要分析并阐述了安全逻辑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 ;指出安全逻辑学已成为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安全逻辑的推广及应用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对安全逻辑的长期研究 ,认为我国“安全逻辑学”的框架及学科理论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简要回顾了安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对安全科学特点及研究对象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安全科学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在对建构安全科学体系及其相关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安全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用安全学科理论指导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以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 ,提出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安全专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构架 ,论述了安全工程专业完整的知识结构 ,探讨了符合安全专业科学技术体系理论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以期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科建制化视角下的中国消防工程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基本上已完成了自身的建制化过程。笔者以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为切入点 ,分析了中国消防学科建制化的过程及其驱动模式 ;同时基于学术期刊在科学事业中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分析 ,探讨了学术杂志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关系 ,认为创建权威的学科杂志、进行研究生教育是使消防工程学科建制更加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 ;指出中国现有的消防学科的设置已不适应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需要调整学科设置 ;认为消防学科正面临着自身再建制化的机遇。笔者强调 ,我国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与中国火灾科学的兴起 ,不仅标志着消防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 ,而且使发端于权力系统的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过程具备了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介绍了英国矿山安全卫生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措施 ;重点考察了英国国家立法、政府监察、行业管理、工会监督的矿山安全卫生管理经验 ;并研究和分析了煤矿、粉尘监测的具体办法 ;同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借鉴英国经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