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环境污染在蔓延,致使气候发生了变化。气候变化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及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的条件……。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旨在唤起人们的警醒与关注,并为之尽力奋斗。为了配合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社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商讨,在此基础上组织拍摄了《气候变化正在危害人类》这部科教片。本片汇集了国内外最新情报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对环境污染所引起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表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蔡蕾 《环境教育》2007,(5):12-17
为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联合国大会宣布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始终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适应新的温度和降雨模式一直是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看到的动植物物种正是这种进化进程的结果。但是,若干原因使得动植物适应当前全球变暖现象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预计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将越来越成为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如果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一起综合考虑,将为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气候大会掌握人类命运中美等国重申气候承诺"这会是拯救世界的12天吗?"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1)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各国媒体纷纷把焦点从国内关注的事情转向这一关系每个人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上来。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巴黎,共同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5日是第25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讨论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3年6月5日,人类迎来了第  相似文献   

5.
又到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与全球气候变暖、以致冰川消融所带来的危机相比,当今中国的“污染减排”问题,似乎更为迫切,迫切得如同火烧眉毛,所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区的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6月,我们迎来了本世纪的最后一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生存家园——地球环境的深切关注,也传递了人们对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切忧虑。即将结束的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空前的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新...  相似文献   

7.
知识天地     
《绿叶》2003,(Z1)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这次会议提出响遍全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交流,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并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一建议后来被联合国大会通过。确定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并发表环境现状的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7,(6):84-84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提醒您: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其世界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人类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2):44-44
环境保护部于4月22日向媒体发布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习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强调气候变化和更广范围的环境变化。为呼应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正>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巴黎气候大会,拟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眼下,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如何为这次国际性会议献礼。各国将达成减排新协议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居全球环境问题之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利益,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各国在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相似文献   

11.
<正>为积极推进国际气候系列公约的有效落实,中国以合作共赢推进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保障可持续发展,以绿色能源体系赋能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引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世界关注的中心聚焦全球气候变化。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历经了艰难的谈判之路[1]。《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等系列文件,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无论是中国、欧洲的洪灾,美国高达50℃的热浪,还是南美连续两年的干旱,都在向人类发出警示。  相似文献   

12.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之初,我们迎来本世纪第一个“6·5”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公布了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即“世间万物,生命之网”。此时此刻您是否想到:地球上各种生命相互之间的联系已像一张大网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密切联系在一起;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加强并推进了这种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地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化,乃至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跨入新世纪,面临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请您一思:“入关”在即,对于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将如何迎接这严峻的竞争挑战!二思:面对国家及世人对环境保护的法制管…  相似文献   

13.
黄伟夫 《绿叶》2011,(3):92-101
IPCC裹挟西方基督教国家残存的末世论传统,把"碳减排"作为全球政治和经济决策的依据,意在掠夺发展中国家。IPCC的信誉已经彻底破产,"碳排变暖论"的科学基础也已经濒临崩塌。人类应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以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不是狂妄地让自然适应人类,让气候的变化听从人的安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受到公众、科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988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了来自48个国家的数百名政府首脑、部长、政治家、社会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参加的名为“变化中的大气层——对全球安全的影响”的世界大会。会议的最后声明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人类正在进行一次失去控制的影响全球的试验,其最终结果可能是仅次于一次全球核战争”。大会呼吁,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以逆转这种趋势,以免造成对我们的大气、我们的行星以及我们人类本身来说,一切都悔之不及的后果”。地球上任何地区的区域性气候都是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开展区域性气候变化的研究,认识并正确运用本地  相似文献   

15.
1972年由联合国在瑞典斯得哥尔摩召开的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至今“世界环境日”活动已踏入了第25个年头,9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旨在使地球成为人类、动植物共同生息繁衍,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6.
张益斌 《环境教育》2011,(12):65-67
作为可持续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尝试,欧盟于2005年推出碳校计划(carboschools),把全球气候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加强中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人类无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以及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为了遏制这种危险的局面,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衍生,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气候的变十匕开始引入内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分析近一两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利用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找出适应性的对策,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各方面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5,(1):70
全球适应气候变化成本倍增联合国环境署日前发布首份《适应差距报告》警告称,尽管全球气候会谈努力将温度升高控制在危险水平以内,但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将高达上千亿美元,是之前预计成本的三倍。由于海平面上升已经威胁到一些岛屿国家的生存,发达国家已经承诺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97亿美元,但该数字远低于到2020年每年至少1000亿美元的注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法国巴黎向全世界领导人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人类活动,尤其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正是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元凶,全球升温威胁就在眼前。这份报告认为,在过去50年中,“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在IPCC的用词中,“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这是IPCC成立以来,首次使用这样严重的措辞形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联。IPCC在2001年发布的上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使用的词语是“可能”,表示60%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有关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听见所闻已经太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和行动已经不少,但是人类仍在破坏着环境。最近有消息说:由于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数米,大约在50-100年以后,海水将淹没世界上许多岛屿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不禁让人们或多或少地对当前这种环境现状产生了危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