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触电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1879年法国里昂一家剧院发生第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以来,人们对电击和安全电流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检查措施,但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的一时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漏电,以及架空线路发生断线等意外情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触电的方式、防止触电的措施及触电后现场紧急救护有个大体的认识与了解。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因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或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能输送方便,控制容易,因此在当今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里,电的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电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所以,研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各种电气事故的发生原因,进一步研究防范发生事故的措施。是劳动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在极短时间内就可形成。这种伤害有两种类型: 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器官损坏,乃致死亡的一种现象口 电击在人体表皮往往不留伤疤。 电伤──指电对人体外部组织造成的局部伤害。 绝大部分触电事故中,危及到人生命安全的主要是电击。不…  相似文献   

4.
列举了高压触电的各种类型,分析了高压配电系统人体触电过程及影响人体电流的因素,通过实例计算人体触电电流并据此判断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赵秋生 《安全》2012,33(5):10-13
人体触电的安全阈值目前还没有标准明确给出,然而在制定触电防护的安全标准时又无法回避,因此人体触电的安全阈值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在应用。本文以现有人体电流效应数据为基础,分析明确了触电危险评估时人体阻抗的标准取值、人体电流安全阈值和人体电压安全阈值,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读。此举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现有标准对触电防护措施所提技术要求的含义,从而更科学正确地应用各种触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触电是电流流过人体时产生的一种生理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电流的大小、通电的途径以及通电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电流的大小 人是经不起电击的,即使毫安级的电流流过人体,也会对人的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或损害。各种不同电流下的触电现象,如表1所示。 上表是考虑通电电流持续通过人体时的触电现象。表中的电流值,可由下式来确定: 流过人体的电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人体电阻 2.通电途径和接触状态 (1)通电途径: 人触电的时候,电流的进出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样大小的电流,由于通电途径不同,对生理上的影响也不一样。 ①电流通过手足时,关节…  相似文献   

7.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一、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  相似文献   

8.
当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并有电流流经人体时,人体将会因电流刺激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医学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体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是由于人体的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触及电源的一极或一相,人体的另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接触大地,并在电源、人体和大地之间形成电流通路所致,这种触电方式称单线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的另一原因是,人体的两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分别触及电源的两级或两相,在电源和人体之间形成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07,(6):29-31
一、触电防护技术 1.触电的形式与原因 (1)触电形式按照人体及带电体的接触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以分为下列4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薛福连 《安全》2005,26(3):44-45
前言 触电伤害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四大伤害事故之一,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就应从"人-机-环境"综合考虑,并注意电气的系统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李诗泉  梁硕  吕俊霞 《安全》2012,33(12):50-51
正人体遭受电击时泄漏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而对人体伤害与泄漏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泄漏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伤害也就越大。1电流通过人体的生理效应电流通过人体是人体遭受电击伤害的直接原因,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生理反应是不相同的。例如,电流通过人体心脏将会引起心室颤动,即正常人的心脏在原有微  相似文献   

12.
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谎失措,束手无策,必须马上切断电源。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另外,当发生触电时,触电者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救护者触电。怎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呢?  相似文献   

13.
韩树堂 《安全》2002,23(2):31-32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间接(如通过潮湿的空气、水或其它)接触电源或被雷电或高压电击中,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抗体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之为触电.日常生活中,触电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4.
①电为什么会致人死伤? 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电能可以对人体构成多种伤害.例如,电流通过人体,人体直接接受电流能量将遭到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受到烧伤或灼伤;人体在电磁波辐射下,吸收电磁场的能量也会受到伤害等.诸多伤害中,电流通过人体是导致人身伤亡的最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剩余电流断路器频繁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以偶次谐波变化率最小值阈值、工频变化量阈值、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相结合的三重判据.首先,搭建活体触电试验平台,获取活体不同部位的多组触电试验数据,利用S变换提取触电波形谐波特征,并计算出触电时刻偶次谐波变比率最小值阈值和工频变化量阈值.其次,搭建人体触电仿真模型,发现存在相似的...  相似文献   

16.
薛福连 《安全》2002,23(3):32-32
1跨步电压及危害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形成分布电位。这时若人们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人的跨步一般按0.8m来考虑)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人体受到跨步电压作用时,人体虽然没有直接与带电导体接触,也没有放弧现象,但电流是沿着人的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人的意识中,似乎只有220伏以上的电压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其实不然,低压电同样能致人死命。从某个角度讲,由于人们的忽视与疏于防范,低压电具有更大的危险性。1992年8月,某水泥厂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经调查分析确认,“祸根”是一空载电压65伏、运载电压30伏的电焊钳。如此低的电压为什么会致人于死地呢?原来,在电压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体触电受害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体电阻,人体电阻愈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愈小,人体触电受害程度就愈轻,反之则愈重。人体电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体皮肤电阻和人体触电回路中的接触电…  相似文献   

18.
刘金山 《劳动保护》2006,(12):72-73
触电急救指的是对触电人员实施的现场抢救。人体触电后,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失去知觉,从外观上呈现出死亡的征象。实践证明,由于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能量较小,多数情况下不能对内脏器官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坏,这时人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一种“假死”状态。如果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急救,绝大多数触电者是可以“死”而复生的。触电急救的主要原则触电事故是比较特殊的事故。因此,触电急救必须掌握3项原则,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原则之一:迅速切断电源触电急救的前提就是要迅速切断电源。一方面,通电时间越…  相似文献   

19.
电流流经人体时,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叫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大体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破坏作用。如经过心脏、肺和神经系统,使呼吸麻痹、心脏骤停,致人死亡;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破坏。如灼伤(电弧烧伤)、电烙伤等。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矿井作业环境和电气设备的保养条件比一般工厂差,所以触电的机率相当高。但是,触电引起的生理上的变化,导致人体致命的内、外伤,心脏停止跳动,人指尖等部位对微小电流的感受程度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