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陆地资源日趋减少.开发利用海洋,向海洋进军,已被很多国家和地区作为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之路。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海洋的了解甚少,海洋生态意识淡薄,所以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违反海洋生态规律,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资源的情况屡屡发生,并且随着对海洋开发强度的加大已导致海洋资源锐减,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口愈严重。因此,了解海洋,关心海洋,规范人们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与行为,努力去保护海洋,应当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一、海洋在全球环境及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海洋是…  相似文献   

2.
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又译为风险预防原则,有时被称为预警性方法(Precautionary Approach)或预防性办法,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这一原则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这一原则在世界各地已有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并未将其采纳为一项广泛适用的原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的"预防"的含义与国际环境法中的"预警"的概念也有所区别。因此,为了帮助理解海洋保护情境中的预警原则,本文将对这一概念的起源、理论和海洋保护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保护海洋关键物种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潮 《绿叶》2012,(10):35-38
鱼类生物多样性中的关键种是指,在生物多样性中数量占优势,特别是具有商业经济价值、领军的鱼种,同时这些生物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在食物链中属于顶级。由于商业性过度捕捞,气候变迁、板块分异,海洋严重污染等因素,我国陆架区的关键物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重视对这些群体的保护,是实现我国海洋生物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4.
李玉冰  张健 《环境教育》2012,(11):68-69
蓝丝带里的每一个人所做的事微不足道得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无数个水滴聚集到一起就汇成河流,聚成汪洋,就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如果9月15五日你去过青岛的第一海水浴场,你会看到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人正在捡拾垃圾,他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志愿者。9月15日正值国际海滩清理日,蓝丝带的志愿者们一大早便搭车前往第一海水浴场,向市民宣传保护海洋的知识,引导大众一起清洁海滩垃圾,呵护蔚蓝海洋。蓝丝带海洋保护青岛科技大学志愿者服务社成立于2011年12月4日,是青岛科技大学在校生自发组织的海洋保护公益团体组织,隶属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  相似文献   

5.
易乐  欧阳晔 《四川环境》2004,23(1):70-74,77
海洋容纳和消化污染物是有限的,而我们继续排放污染却是长久的,为了子孙后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现在就在海洋能够自净的基础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且要认识到污染物在海洋中会损害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大海是人类最后的退路,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大海不是没有被污染,而是正在被加速地污染。  相似文献   

6.
海洋运输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似乎离我们大多数人太遥远了,她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绝大多数人相信海洋的大面积污染一定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但究竟到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受到海洋的惩罚呢?大概当灾难降临时,人们又会觉得突如其来而捶胸顿足了吧。海洋造就了人类,毁灭人类的依然是海洋。与海洋联...  相似文献   

7.
王涧冰 《环境教育》2006,(11):18-21
2006年10月16日~20日,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在北京召开。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以下简称GPA)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获得通过。其宗旨是协助各国政府制定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防治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中国是该行动计划108个成员国之一。全球行动计划政府间审查会每5年举行一次,审查各国实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周围 《环境教育》2007,(2):30-32
2月2日,是第十一届世界湿地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这个湿地的节日,我们更要看到,地球上已经有50%的湿地消失,中国湿地保护堪忧。对此,我们特意组织了这篇稿件,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张诗雨 《绿叶》2012,(4):29-34
中国海洋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海洋自然灾害海洋权益冲突海洋市场波动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危及海洋产业安全;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管理与合作的力度不断深化,海洋产业安全形势有望逐步改善,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洋开发实力完善海洋产业管理体系仍然是海洋产业应对国际风险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渔业资源多样性的保护采用了分区域保护模式,但这一公地私有化的路径并没有有效解决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养护和利用问题。如何避免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地悲剧命运,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经济学认识到人的亲社会性,给出了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国际合作第三条路径,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未来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引。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追求,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多元共治,适当建立海洋保护区,促进渔业规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以下简称海洋环保法),已经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在正式颁布了。这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重要法规,是保护我国海洋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陆架宽广,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水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滨风景游览区和优良的交通航运条件。因此,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是开创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因为有朋友而不孤单,地球因为有丰富多彩的生命而格外美丽。生物多样性如同一曲交响曲,演绎了这个蓝色星球最美的篇章。然而,有很多陪伴过我们的生物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灭绝或者正在走向灭绝的深渊,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严重的威胁并逐渐丧失。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从本期开始,我们特设"保护生物多样性"专栏,期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引起更多的重视,吸引更广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这一报告将成为今后我国编制国家行动计划的基础技术文件。报告显示,2005年,全国远海海域水质和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局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各海区基本状况;主要陆域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环境的现有主要行动;推行海洋环境保护的国家计划;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建设;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有关问题与建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面临…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04,(3)
2004年"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庆祝活动将于6月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主题是"海洋兴亡,匹夫有责"。海洋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而且还吸收和稀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海洋资源正在不断枯竭,因此保护海洋,人人有责。(下图为美国保护海洋宣传画,李元供图)  相似文献   

15.
许昭涵 《环境教育》2011,(10):73-74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万物的家园,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动物、植物等一切生物,所以保护地球就如同等于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6.
孙健 《环境教育》2006,(4):32-32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水晶球”。她的表面70%以上是由水覆盖着的。所以,地球又有“水球”的美称。水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 而且关系到整个地球的兴衰存亡。所谓水是生命的源泉,幸福的根子。水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充足的水份才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海洋,就不会有适合人类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果没有密布的河网,我国就不会有富饶的“鱼米之乡”。如  相似文献   

17.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DSDP、ODP、IODP的大量资料和国际其它最新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气体水合物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即主要分布在主动陆缘的增生楔区、被动陆缘的近海区域和泥火山分布区。阐明了气体水合物赋存区域的沉积速率、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沉积物的粒度、水动力条件和海洋生产力等海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1—2015年我国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作为海洋经济增长指标,以赤潮累计发生面积、含油污水排海量、石油类污染物的点位超标率和无机氮点位超标率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指标,构建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污染的VAR模型,综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两种方法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的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与各海洋环境污染指标呈反向变动关系;(2)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显著,海洋环境污染有逐渐抑制海洋经济增长的趋势;(3)环渤海地区含油污水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海量是限制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海洋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将推动海洋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把海洋经济打造成江苏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江苏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以海洋强省战略为目标,对海洋三次产业进行分类细化,提出各自发展方向,并从陆域到海洋、沿海到远海、浅海到深海的视角,提出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演进与部门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历史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有重要影响。基于此,直观描述了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利用SSM对各大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具体分析,认为加强海陆联动与科技投入是推进辽宁省海洋产业高级化的必要途径。同时,海洋产业部门的增长优势与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优势有待加强且显现出较严重的部门分化,因此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将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