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声音     
《环境》2019,(5)
<正>"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北京世园会开幕式时强调  相似文献   

2.
蔡伯的心愿     
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然而作为生命体最高形式的人类却对大自然母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的掠夺。几百年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更是超过了人类社会过去几千年来对地球生态破坏的总和。在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反扑之后,人类终于发现,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延续。在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中,生命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在广西北海市就有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将一生的积蓄投到荒山。 保护动物,种植树木,教育后人成为了他晚年的生活乐趣。对于老人来…  相似文献   

3.
人类祖祖辈辈繁衍在地球上。地球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并且最终属于他们。今天,我们该给子孙后代做些和留下什么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征服大自然”能力的增强,整个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其后果已影响到当代人类的生活,它继续恶化的趋势必将影响和威胁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命运。多少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和任意排放“三废”引起污染,造成公害频繁、危  相似文献   

4.
纵观人类漫长而艰辛的奋斗历史,我们发现人类的奋斗史可以概括为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史.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交流中不断的发展.但人类贪婪的本性打破了原有的和谐.无休无止的掠夺之后.大自然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了它的复仇计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这也是我们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莹  祝声 《环境》2008,(10)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宝贵财富,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环境里,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环境墙报     
《环境》2001,(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2001年“6·5”世界环境日主题: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茫茫宇宙,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家园——地球。然而,在地球上,人不是唯一的物种,还有许许多多的生灵。世间万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唯一的家园     
在辽阔的宇宙中,经过几番的沧海桑田,地球终于以借来的金色阳光和自身广袤的绿色,孕育了人类的进化成长。在这个绿色的星球上,人类沐浴着阳光雨露,相伴于草木鸟兽,从钻木取火开始,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生息劳作,终于把地球建成美丽的家园。依赖着大自然的哺育和自身的智慧,人类写出了一部辉煌灿烂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8.
施文 《环境导报》2003,(11):6-7
迄今为止,地球是茫茫太空中惟一生机盎然、适宜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正是地球丰富的水资源、温和的气候,提供了生命赖以生息、繁衍的环境,人类理应感谢大自然的创造与恩赐,应该备加呵护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然而,人类对地球做了些什么?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资源逐渐枯竭、化学毒品的污染、核能的滥用………我们不但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资  相似文献   

9.
张新 《世界环境》2014,(1):91-91
<正>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就开始了探索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征程。东西方学者和哲人们在追寻自己先祖的生命足迹、思考自己的来路和归途时,研究探索途径虽略有不同,但是都获得了一定的生命密码、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共处的奥秘。"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中国古圣先贤对于宇宙和地球的起源发展有着自己朴素的辩证认识。《道德经》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爆发过无数次民族之间、宗教派别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消除隔阂,寻求共识,管控风险,相向而行才能维护和平,避免杀戮。同样在人类发展史上,我们还经历过人与自然界的战争,那是我们视大自然为对立物,无视自然规律而一味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所致。初期,在一定范围内,人类曾凯旋而归,然而如恩格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城市     
城市化为地球陆地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当前世界上有42%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中,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市中生活。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不能离开大自然。然而,现代城市环境的突出弊病,就是由于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导致的由物理因素为主体的人工环境基调主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的反击”听!大自然在反击!地震、水灾、旱灾、温室效应、飓风、海啸正在我们身边和眼前发生。人类千百年的行为和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不停地钻探、掘井、开矿、移山填海、打椿、挖泥、核爆、砍伐……带来的后果人类自己将承受。中毒、吸废气、感染辐射、生癌、缺粮、缺水等后遗症。人类究竟有没有听到生态破坏的警钟?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容忍滥用资源的能力有限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撰写的"1995年世界现状"宣称业经证实全球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恢复能力,但大自然已不能容忍人类的议事日程。这份1995年1月发表的年报指出,大量指示物证实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在下降,为了保...  相似文献   

14.
每月墙报     
《环境》1999,(7)
看图说话:谁来救自己? 地球在为满身的病痛而呻吟,也为人类的贪婪而愤怒。江河的泛滥、资源的枯竭、天气的异常、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这是大自然发出的通牒,警示人类:自然不是随意盘剥的对象,不是无止境地汲取的源泉,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寄语     
20世纪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息的地球家园自然环境遭到掠夺和破坏。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们迎来新世纪曙光之际,科技进步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环境文明将是21世纪的主题。 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国家主席江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是“生态旅游年”.生态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在80年代末推出后,很快便风靡全世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资源环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料,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人渴望回归大自然,亲近她,同她作情感交流.随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旅游兴趣也在不断地转移,已经不完全满足于那些受人类影响过多的地方旅游,而是把目光开始投向比较原始的、古朴的自然区域,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依靠着大自然所给予的丰富资源不断改善生活。然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又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又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了不良影响。温室效应就是当前的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CO_2和其他温室气体所致。在地球上,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的活动也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差别很大。而集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必然对其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对  相似文献   

18.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的球体,它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这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这艘“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45亿年.人类一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用聪明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开发和改造着大自然,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实施的区域性环保规划,它的实施标志着我省环境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文明很早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然而,近代工业革命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征服”、“主宰”观念的驱使下,人类残酷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无节制地消耗资源,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一方面也迅速导致全球性的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直至危及人类的生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爆发的环境“公害”,唤醒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敲响了传统发…  相似文献   

20.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掠夺越来越厉害,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保护环境已是刻不容缓。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是世界的1/4,且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中国北方,可用的水资源每年人均只占全国的1/2弱,水资源极度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