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价值观对于行为具有指引作用,关于生态文明村之建设,应以价值观构建为理论先导,方可促生态文明之兴盛。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已遭唾弃,而生态中心主义显得缥缈不实;经济理性必将失范.生态理性不切实际。故应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经济理性。注重自然道德、社会伦理价值等。以全面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赋予了丰富的科学内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已从“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经过“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近代社会曾经历的“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而即将发展进入“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充分体现出了东方“道法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远景目标而采取的一切积极和优良的行为及其成果,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性.而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良好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针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缺少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认知,情感缺位与知行脱节较为严重。造成高校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缺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与认同感、高校对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社会不良生态文明行为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试图从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的挖掘深度、因地制宜地编写生态文明建设思政课教材、加强高校学生生态实践能力、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等方面开拓出一条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道路,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是规范人类的发展行为,这是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研究其内涵,探讨文明建设与生态示范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建设目标、主体和过程为入手点,提出合理的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系统复杂,依法治国需要生态文明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需要将宪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化,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整体性自然规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地方立法实践,合力支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危机的根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使命。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只有以生态文明为舟,人类才能渡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自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就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渊源,在探索生态文明的道路上,面对关系全球福祉,关乎人类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国责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文化,要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就必须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并使其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理念。高校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而且会促进其将生态文化行为自觉实践于社会活动之中,从而发挥这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文明发展史深刻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0.
何燕  陈平 《环境保护》2011,(14):23-2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成果的总和,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实践,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积极行动.随着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方性法规因其自身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上位法的缺失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失去动力支持,亟待出台一部<生态文明建设法>以弥补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缺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路径。生态文明内涵丰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呈现,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卓越成绩,但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挑战。从理论层面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不断在践行中寻求新的和超越发展的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重要的是依靠公众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通过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繁荣。一、要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告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和自身生存发展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发展史上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文明形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指出,目前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很少直接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而大多是一些相近的概念和思想。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当前国内学术界在引进国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从生态文明理论、实践路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即指标体系方面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第三节生态文明的功能分析 文明是具体的、历史的。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框架,并且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反映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关系,反映着这些关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物质文明,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物质生活的改善,集中反映着人类为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指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面对如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的问题,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应当为后人乘凉而种树,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这便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生态学理念、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融入到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生态教育内涵极为丰富,它可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面,意在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7.
环境政策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完善程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环境正义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并逐渐成为影响各国政府环境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现有环境政策研究在税费、污染物交易市场等经济相关领域成果丰富,而在政策执行和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正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制定相关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政策,建构相应的社会组织机构,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从伦理层面上加强对待自然的道德自律,确立正确的道德自律原则,以此来规范自身的实践行为,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提供必不可少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之后,建设生态文明已然成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指南。但受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仍然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阻扰,生态文明建设还任重道远。生态文明的要义在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融的关系。形成这种关系,需要人类认知和行动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郭镭  张华 《环保科技》2003,9(1):44-48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 ,以及人与自然对立依存的关系 ,探究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诸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论述和探索 ,并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