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从提线木偶般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到逐渐觉醒挣脱兴起女性主义思潮,发展为独立自信形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迁是对性别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挣脱,也是思想上的革新和崛起。但广告在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以男权话语阴影下的女性主义广告为例,明显的呈现出男权话语与女权主义的矛盾,解决这一迷思对重新构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树棠 《环境》1995,(4):9-9
人类学家经多年统计证实,人的寿命女性长于男性,平均约长出5岁,以致于在人口比例上女略多于男。这是为什么呢?根据日本提供的有关资料分析,大致有下列原因。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4):101-106
新世纪中国女性写作从"私语化"身体写作的困境中走出,采取了与男性写作不同的叙述策略,将目光投向历史、社会、国家等领域。通过对女性家族史的重新讲述,采用日常生活叙事手法,以平凡女性命运的沉浮来表现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女性个体日常生活的叙写,以世俗化的方式传达女性构建民族国家的诉求与愿景。  相似文献   

4.
以前大家总以为IT世界里面只有男性,殊不知为ENIAC工作的人员中,就包括了6名女性。而在硅谷,男性主导创业的局面已经不再,女性开始成为创业者,公司的高层。 惠普的Meg Whitman和Facebook的Sheryl Sandberg,以及今天成为话题中心的MarissaMayer成为女性创业家中的明星。除了她们以外,还有哪些女性活跃在硅谷呢?LeahBusque她是"社会化跑腿"服务TaskRabbit的创始人和CEO。  相似文献   

5.
谢晋电影在中国影坛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文革结束后的反思三部曲是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他将个人的命运浮尘融入社会的政治变迁和历史演进之中,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沉痛的历史。本文以反思三部曲中出现的六位女性为研究样本,采用符号学和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发现女性的形象是复杂而宏大的,她们是男性的拯救者、历史的承担者和道德的评判者。最后结合谢晋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情况等因素对其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再现成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河北师大随机选取160名大学生进行试验,首先选用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MS)进行施测,从中选出有效被试64名,其中低成就动机者32名,高成就动机者32名。采用故事法研究范式让被试对自己作出风险决策后出现的后悔情绪去进行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论如下:(1)在作出风险较低的决策后,女性与男性的后悔强度差异不显著;而在作出风险较高的决策后,男性的后悔强度明显低于女性;(2)在作出风险较低的决策后,成就动机较低的人与成就动机较高的人的后悔强度差异不显著;在作出风险较高的决策后,成就动机较高的人的后悔强度明显低于成就动机较低的人。  相似文献   

7.
二三十年代《申报》上的香烟广告被赋予了大量的女性意义,通过各种画面来展现不同的女性形象——权力、财富、身份等等信息被表征出来,"国货"与"洋货"的广告竞争中,吸烟的功效被夸张地渲染。经过香烟广告对女子吸烟行为的过度宣传,女子吸烟除了具有追求享乐、体验幸福的功能,更被赋予了摩登、时髦的意味,这种行为既符合交际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女性美。  相似文献   

8.
广西70后女作家杨映川的女性写作别具一格,她更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现实的命运。在《淑女学堂》中,塑造了各式淑女形象与男性形象,构建了一个爱欲纠缠的两性世界。通过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冲突,揭示了男女两性的差异与互救。小说救赎意识不断深化,饱含着作者对都市女性出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重建理想的新型的男女平等秩序的信心与希望。  相似文献   

9.
"悦读纪"、雨枫书馆的成功营销,使得女性图书市场已获得一席之位。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女性图书的市场开发,现以"大众女性+感性"的市场准则定位,出现了目标受众定位一致化、图书内容同质与跟风、文化内涵缺失等弊端。为此,本文在现有的女性图书市场开发中,结合长尾理论的受众分析,开发新的目标受众群——精英女性,培育负有责任与理性的女性市场,为探析我国女性图书阅读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寻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硅谷的女性企业家要远远少于男性企业家,虽然硅谷是创业天堂,但对于女性创业者而言这个天堂并不那么令人向往。虽然我们看到在硅谷有许多知名的成功的女性CEO、COO等等,但是她们都是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家,而从零开始创办一个公司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和不确定。在硅谷只有非常非常少的女性创业者能得到风险投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010年融资的创业公司中只有7%有女性创始人,众所周知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如果拿不到投资,那几乎就被判了“死刑”。  相似文献   

11.
程俊松 《环境》2004,(2):48
对于人类来说,男性变女性、女性变男性,的确是不多见的新鲜事。然而在生物界中,这却是—种司空见惯的性变现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称谓语能够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跟随时代一起变化发展。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等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使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此类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有助于解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广西少数民族作家梁志玲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底层女性形象。通过分类可以发现她笔下的底层女性形象具备底层性与命运苦难性的共性。梁志玲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表达了对底层女性的理解与悲悯,透露出人性的温暖。  相似文献   

14.
传媒业诞生之初就以男权为中心,男权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从业人员一直处于劣势,人员较少,更缺乏高层管理人员。但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女性加入到传媒行业中,有些被推至传媒前沿,甚至占据了新闻行业的"半边天"。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男权视角必然要松动。只有正确认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异,努力寻求性别上的平等态度,这对于充分激发记者的潜能,对于促进整个传媒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就掀起了"中国热",并且经久不衰。这期间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风尘放荡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贵人,从憨厚朴实的农妇到风韵别致的都市女郎,不一面足。本文探讨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她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石化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消防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与人类对美的追求密不可分,但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出一定的审美偏差。本文主要从社会新闻报道出发,认为在女性报道中更易出现此种偏差。在女性报道中,媒体大多聚焦于女性的性别特征或者女性的刻板印象,而并非新闻所需传达的信息本身。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我国女性的大学录取率越来越高,已经超过男性。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两性大学录取率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被其他研究者忽略的高考制度变量,发现相对于考前填报的志愿填报制度而言,考后知分填报制度显著地提高了高校录取中的女性比例,这些发现可以从风险偏好的性别差异来解释。此外,高中生师比的提高和女教师比例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大学录取的女性比例,而高中和大学学费上升则显著降低了大学录取的女性比例。  相似文献   

19.
从"生命尊严"出发,池田大作与鲁迅的女性观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但两人因为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及女性经验的差异,使得两人的女性观存在较大差异。鲁迅的女性观重点关注女性没有争取到做人权利的生存现状,试图唤醒女性去争取人权,为此要改革社会制度,实现男女平等,以及女性的经济独立。池田大作的女性观是要遵从佛法,自觉发挥女性的潜在价值和力量,促进女性文明,缔造幸福,推进和平。  相似文献   

20.
《蛇性之淫》是上田秋成于1768年所著《雨月物语》的第九篇志怪小说,后人大都认为其是冯梦龙收录编撰进《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翻案小说。文章认为富子这个形象是上田秋成的独创,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并没有原型。文章以富子为中心,通过考察两则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日两国女性的地位以及富子形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