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新闻播报类节目要求尽量客观地将事实呈献给受众,相对来说,主持人发挥余地较其他类型节目少。但新闻播报并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这里面有停连、重音、节奏等不同播音技巧的处理,而主持人播报的感情状态更会影响受众对某条新闻乃至整档新闻节目的感受。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投入是为了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让我们传递的新闻鲜活、生动、有温度,但同时又要把握好分寸不用力过度。  相似文献   

2.
2004年《超级女声》在湖南卫视开播,其叙事方式成为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初期阶段的主要模式。2013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声音》,其叙事方式跳出了《超级女声》式的传统模式,被当下同类型节目竞相模仿。本文运用叙事理论,以《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两档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总结近十年来我国表演类真人秀节目故事叙事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艾伦秀》节目成功的原因,指出我国的电视节目应该在充分融合国情和文化背景的条件下,重视塑造节目品牌和主持人品牌,重视受众心理和节目创意,兼顾商业属性和公共属性,使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能传播公共价值,成为宣扬和实践人文关怀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该节目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超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在受众心中的美誉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的传播特性、受众群体特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解读,进而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前景进行预测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当下,新闻传播呈现出了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征,其对新闻传播受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文关怀内容的渗透也在逐渐增多.新闻传播渗透人文关怀是当前媒体生态对新闻传播提出的现实要求,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本文将结合《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第三版)》一书,分析当前新闻传播的特征,思考其人文关怀的体现与缺失,并总结提出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新闻传播的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闻杂志节目是一档具有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杂志节目也受到了冲击。在此情况下,许多节目纷纷寻求变化,如改变节目时长、形式、内容等,希望通过改变而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以《东方时空》为例,探讨新闻杂志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8.
作为沟通中西的桥梁,CCTV News的新闻类节目已经成为"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的重要窗口。本文从传播模式切入,基于对《Dialogue》节目的考察,从"传播者"、"媒介"、"受众"和"讯息"等维度分析全球传播背景之于CCTV News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博闻     
IBM的超级电脑“沃森”在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Jeopardy)上与两位人类冠军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对决,这场人机智力的大战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你看人家IBM多会炒作!事实上,《危险》的对决并不是第一场人机大战,人类长久以来便与机器展开较量,这种较量有的在现实世界出现,有的则在科幻影片中上演。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16日,江苏卫视和优米网联合推出《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这是国内首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不仅节目形式、内容新颖,最重要的是它通过12位商业明星的12场商业实战,将公益传播和品牌推广结合起来,节目实用性强,社会意义大。本文分析了《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的"成"与"惑",以为其它电视综艺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湖南卫视自2004年开始制作播出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以来,真人秀的节目模式经历了平民真人秀、明星真人秀、季播明星真人秀的转变。笔者用PEST分析法对其转变的宏观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央视《新闻联播》,还是地方卫视联播类新闻,节目编排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将一条条新闻按照题材、内容的特点,拼装成一个逻辑严谨、井然有序的整体。编排原则既是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编辑技巧的"灵魂"。有了正确的编排原则,新闻编排起来就高屋建瓴,层次分明;否则,新闻编排就会逻辑松散、杂乱无章。本文从一期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安徽新闻联播》节目编排切入,探索电视新闻优化节目编排的原则和路径,为同行们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中选取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本文对2013年5月3日至2013年11月3日共122期节目内容进行统计分类,从节目的评论特点、选题特点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节目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安徽卫视在2013年8月推出了首档语言类竞技节目《超级演说家》,节目一经播出,迅速火爆荧屏。这档节目旨在寻找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不仅带我们领略了语言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演讲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其成功之道,为未来该类节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综艺节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省级卫视的跨屏营销推广成为常态。去年以来,安徽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超级演说家》的原创节目,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影响。节目的成功引发线上线下多屏共振,除了节目模式的差异化、节目制作精良等原因,与独具特色的节目跨屏整合宣传推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开卷八分钟》栏目的参与式观察,考察栏目制作流程和人员构成,并借鉴语境分析的视角,对《开卷八分钟》的叙事框架和传播策略做分析。总结出栏目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对情景语境的拓展,与时代语境的契合,从而形成了视觉化、话题性、交谈性的读书节目的电视表达。并在时代文化特征下寻求栏目成功的原因,为当下读书节目的文化困境求解。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包括新闻网站舆情传播、"意见领袖"舆情传播、网民舆情传播,具有交互式、跨时空、多媒体、虚拟性、广泛性的特点,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信息循环规律,在监测时要把握网络舆情的负面性、模糊性、突变性、集中性特征,并加强对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和部门间舆情监测处置的协作。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在国内出现,该类型节目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弊端。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传者的特点分析、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信息流的构成以及电视受众对新闻谈话节目话语的认知与理解,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传播效应,并提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语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灾害总是来得太突然,没有来得及列入国际十大新闻。然而一旦进入公众视线,立刻引发公众的密切关注,并提出很多很有意义的问题,成为跨年度的超级新闻。 2004 年 12 月 25 日在京闭幕的《2004 年中国国际新闻论坛会》公布经 43 家媒体评选出的“国际十大新闻”,其中三项与灾害有关,有禽流感肆虐事件、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和别兰斯劫持人质案。 然而,谁也不会料到,12 月 26 日在印度洋,这个一直不被科学家“看好”的大洋洋底发生“超级地震”,引发高达数十米的“超级海啸”,造成席卷沿岸 12 个国家无辜生灵的“超级灾难”! 据现在…  相似文献   

20.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最强大脑》这档小众的科学真人秀节目之所以热播,其成功原因在于科学题材的创新呈现,人文精神的温情表达,明星嘉宾的思维碰撞和节目营销的多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