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行政管制力量放松、回归市场规律的结果,我国电视的商业化、娱乐化、民生化现象突出。电视,作为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向来是权力角逐的舞台,这些权力包括意识形态、商业资本权力和社会风尚等等。本文认为,在商业化、娱乐化、民生化的背后,是电视权力的强化和匿名化,而非弱化。故而,对于电视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中国各地电视方言新闻节目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对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娱乐节目是电视媒体重要的节目形态之一,为了提高收视率,各大卫视纷纷引进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但是,在现代技术更新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使下,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呈现"三俗"化倾向。本文从歌手、观众、节目组等多方面指出娱乐节目鱼龙混杂的现状,并从市场、经营者以及受众角度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就如何使电视娱乐文化走出"三俗"泥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网络媒介在我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消费主义也在网络媒介的土壤中滋生和蔓延,消费主义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方式及其影响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消费主义的产生背景和概念出发,从网络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关系、网络媒介消费主义的影响到对网络媒介消费主义倾向的反思和批判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就该现象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观念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领域的一股思潮,抗日雷剧裹挟其中,一段时间内"统治"了电视荧屏。本文以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为基础,从文本、受众、体验三个方面探讨抗日雷剧受欢迎的现象,并揭示消费主义在其中的运作。  相似文献   

6.
鉴于网络时代对"宅族"产生的深远影响,笔者从消费主义、眼球效应、娱乐主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媒体在建构"宅族"形象中过于重视经济效应且过度营造娱乐化氛围。因此,媒体有必要利用自身公信力,在"宅族"媒体形象的建构上,更加客观与理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处于行业"劣势"的地方电视台,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竞争力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立足本土出发,从民生新闻的内容、形式以及新闻策划等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地方台民生新闻竞争力,从而将地方电视台的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发展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各地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与节目相辅相成,民生新闻样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风格的特殊性。本文以近几年各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分析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风格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专题片是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兴起的一种节目样式。在这一类型的电视专题片中,题材大都来源于普通民众最为津津乐道的社会事件或特别人物。本文从电视新闻节目中越来越多地制作民生专题片、电视民生专题片在人物塑造上力求真善美,还原人物的真情实感、电视民生专题片借鉴着电影电视剧的故事讲述手段,大胆运用悬念的设置和叙事节奏变化的方法,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三方面,归纳总结当前电视民生专题片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由于媒介的娱乐化趋势和受众需求的变化,使得体育新闻的报道也越来越娱乐化。本文着重分析了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必然性和具体表现。并对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给予理性审视和反思,分析体育新闻如何避免过度娱乐化、庸俗化。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符号和影像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媒体,迄今为止一直在大众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日渐深化,电视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电视荧屏充斥着"三俗"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据此,本文试图在当前电视媒体生态下,对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改革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使其重新回归电视公益性传播与市场化发展并行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成为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新的冲击波。当前一些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受众定位模糊、社会监督功能角色错位、视点狭窄、新闻内容日益同质化等问题,需要选择正确的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凸显专业深度,体现互动性,才能被老百姓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带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里娱乐思维覆盖了一切公共话题和言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新闻也常以娱乐化形式呈现,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追逐娱乐快感。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是否必然是负面的,该如何看待这种社会趋势,重读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影视艺术是大众最喜爱的娱乐形式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它给师生带来的审美体验是多方面的,影视、电视等现代媒体弥补了语言教学的缺陷,使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宁阁 《环境》2005,(8):70
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在生活中已不鲜见,如亿万富翁排行榜、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大学排行榜等等。此类排行榜中,不少排行带有“表彰先进”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湖南卫视首播的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就获得好评,该节目不仅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映,也是对之前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的超越,并且在给我们带来纯真欢笑,窘态幽默的同时,也给观众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做了示范,这会让观众在娱乐之后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8.
当今已进入消费主义的时代,广告愈发扮演着制造人的欲望、张扬人的消费快感的角色。消费主义中的消费已从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的消费,由此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广告的异化,广告作为社会与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所面临的困境引人深思。正视当前的广告伦理困境,以寻求适宜的解决之道,才是对人本与媒介伦理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编前语     
<正>2013年,对于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第一时间》迎来了十周岁生日,栏目承载十年辉煌再出发。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一个电视栏目来说,这十年塑造了一个民生新闻节目的里程碑。十年来,《第一时间》坚持"最快的报道、最新的资讯、最真诚的服务",关注民生贴近民心体验民情;十年来,六十多位记者跑遍江淮大地,记录百姓的喜怒哀乐;十年来,《第一时间》创下收视传奇,收视率始终稳居合肥市网第一,安徽省网前三,《第一时间》成长为安徽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电视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20.
废旧喷金料再生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通讯联系及信息传递日益增多,电视、广播、电子计算机、电器仪表及家电产品,将与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及文体娱乐有密切联系。而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是电视、广播、电子产品的必须元件,低熔点(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