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求取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和热通量.经山西神头和山东莱芜两地实测资料验证,用修正的Priestlev-Taylor模式。取a=0.45。β=20w·m~(-2)或β=0计算热通量H,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热通量与太阳总辐射之比随太阳高度角φ、对流状况而变。用BriggS(1975)公式计算热通量比实测值平均大20~30%.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为研究点源大气扩散特征所需的大气测量要求,组织一个专家工作组,提出数据采集和记录方法、专门的测量技术和精度以及测量规范化等方面意见。专家组的工作报告中强调用湍流强度的现场测试表征大气扩散特征甚于以Pasquill-  相似文献   

3.
一、粉煤灰标样的定值标样的定值工作主要包括:(1)选择恰当的方式分析测量样品中的定值元素;(2)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给出定值元素在标样中含量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 1.定值方式选择一级标样的定值工作通常有三种方式:(1)一个实验室内两个独立分析者用经典方法分析定值;  相似文献   

4.
宜兴某太阳能电池生产厂以市政自来水作为太阳能电池生产用的纯水水源,该工程以超滤( UF )、反渗透( RO)和电除盐( EDI)的全膜法工艺为主,投产运行3年的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出水水质大大优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用水水质标准,可达到超纯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厂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MMF-UF-RO)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发生污堵的问题, 采用在MMF装置前加入NaOH混凝沉淀的改进工艺代替加入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的原工艺.模拟原工艺水样的初始UF膜通量较低,过滤后UF膜通量下降35%左右;模拟改进工艺水样的初始UF膜通量较高,且UF膜通量基本无变化.改进工艺UF装置出水中除SiO_2外,其他物质的质量浓度远小于原工艺UF装置出水,可有效改善RO装置的进水水质.改进工艺的MMF和UF的运行稳定性均明显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2%,出水水质优良。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膜组件能长时间维持大于10L/(m2.h)的运行通量,膜通量与过滤阻力在不同的运行阶段的变化规律可分别用层流模型与浓差极化模型来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7.
在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不仅要测量污染物地面浓度,还必须在大气近地层测量污染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了解污染物的输送,扩散以及物理化学变化过程,验证和改进污染物输送、扩散的数学模式。因此传统的定点监测仪器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各种遥测仪器便应运而生,激光雷达就是其中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日产MC-10型大气稳定度测量系统及其在几次野处大气扩散试验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资料的分析比较,表明该系统测量的结果可信,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滤膜处理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锰废水,考察了操作压力、阻垢剂和反冲洗等因素对膜通量和各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大,膜通量越大,且膜通量随运行时间延长下降得越快;在操作压力为2.0 MPa的条件下,纳滤膜对Mg2+的截留率为90.69%,对Mn2+的截留率为89.72%,对Ca2+的截留率最高,达100%;加入阻垢剂后,纳滤膜的膜通量比未加入阻垢剂时的膜通量略大;反冲洗4次后,膜通量均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0.
宁海电厂3号机组净烟气SO2不均匀问题导致脱硫效率无法达到95%以上,电厂对CEMS进行了技术改造以提高其测量精度。通过采用加装测量探头和等比例混合装置等措施提高了CEMS测量的准确度,保证了系统脱硫效率,为电厂在脱硫电价补偿方面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1.
混凝-生化法处理山梨酸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陆林华 《化工环保》2002,22(4):240-241
山梨酸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很好的食品防腐剂 ,能抑制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生长 ;对食品风味无不良影响 ;能参与人体代谢 ,生理安全性高。它可用于食品、医药、轻工、化妆品等行业 ,其生产方法有几种 ,我公司采用乙烯酮法。该法具有技术先进、产品收率高、生产工艺连续化等特点。该工艺主要有 4部分组成 :(1 )乙烯酮的制备 ;(2 )乙烯酮与巴豆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缩合成聚乙烯内脂 ;(3 )聚乙烯内脂水解成山梨酸 ;(4 )山梨酸的精制。1 废水水质  山梨酸废水主要来自缩合、水解、精制等过程 ,日排水量为 1 2 0m3 ,其水质见表 1。表 1 废水水…  相似文献   

12.
TiO2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TiO2水溶胶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并用改性膜过滤蛋白质溶液和乳化油废水,探讨了纳米TiO2水溶胶加入量对膜通量恢复率和清洗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iO2质量分数为0.10%时,改性膜PVDF-1的膜通量恢复率最高,过滤蛋白质溶液时膜通量恢复率达90%以上,过滤乳化油废水时膜通量恢复率达82%以上.与PVDF膜相比,改性膜的清洗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VDF-1改性膜过滤蛋白质溶液和乳化油废水时的清洗周期最长,分别达370 min和400 min.水滴与PVDF膜的接触角为93.,与PVDF-1改性膜的接触角为45.,说明改性膜的亲水性能已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揭示220 kV输电线路下的电磁场强度分布情况.从实际测量结果来看,输电线路下电磁场强度高于环境背景值,但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
外置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油田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外置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油田废水,废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的微生物降解,然后通过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过滤,出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在1m g/L以下,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在3m g/L以下。考察了细菌的筛选、生物膜的培养驯化及压力、温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高效原油降解菌有很好的除油效果;生物膜经培养驯化成熟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细菌浓度为1×106个/mL;膜通量随压力和温度的适当提高而增加,适宜的操作压力为0.08M Pa,温度为20~28℃。分别用超滤水反冲洗、稀碱、稀酸、杀菌剂(如N aC lO溶液)和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超滤膜,可使膜通量恢复到新膜的98%以上;在生物除油工序后增加沉淀池,膜污染可减少约7.77%。  相似文献   

15.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醚砜超滤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固相转化法,以聚醚砜(P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制备PES超滤膜,并添加纳米TiO_2制备改性PES超滤膜.纳米TiO_2可降低制膜液的黏度,提高膜的亲水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在PES质量分数为18%、PVP质量分数为12%、TiO_2质量分数为5.3%、DMAc质量分数为64.7%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PES超滤膜性能最佳,在24 ℃、0.2 Mpa操作条件下,膜的纯水通量为80.31 mL/ (cm~2·h), 截留率达99.16%.改性PES超滤膜过滤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清洗后,未改性PES超滤膜的膜通量恢复率为68.08%,改性PES超滤膜的膜通量恢复率为85.31%.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化工环保》2000,20(6)
可在阴天运转的太阳能废水处理法Chemical Engineering,2 0 0 0 ,10 7( 5 ) :19   9个欧洲科研与工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出一种复合抛物线聚焦器 (CPC) ,可利用太阳能和二氧化钛催化剂对废水中的氯代烃溶剂 (CHCs)进行光催化氧化。该项目是由欧洲委员会资助的。一套废水处理能力约 3 m3 /d的中试装置于1 999年 9月在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 Hidrocen SL投入运行。该装置是由一系列阳光反射器构成 ,每个反射器在其焦点处都设有一根硼硅酸盐玻璃反应管。加有 Ti O2 催化剂的废水通过该管 ,经聚焦紫外线辐照 ,由水产生羟基。羟基氧化 CHCs,…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抗生素生产中微生物发酵和化学提取、精制等工序排出的工业废水主要为(1)提取和精制过程的浓废液;(2)溶剂回收过程的浓废液;(3)设备和地面冲洗废水;(4)废冷却水;(5)染菌罐排放的废发酵液;(6)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入河流中,会大量消耗河水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测定地表水、废水、排烟、大气及粉尘中氟含量的常用方法为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比色法。然而许多共存离子(例如铝、铁、镍、钴、锌、草酸根、酒石酸根等)对测量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所以对水样要进行预蒸馏,蒸馏后可使样品中稳定的含氟的络离子变成与氟电极响应的氟离子.但蒸馏手续复杂,蒸馏系统的漏泄,蒸馏时产生的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用膜分相法分离甲酸废水中的环氧大豆油,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也进行了尼龙分相膜耐腐蚀、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1)废水中油的回收率在99.9%以上;(2)分相膜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和抗氧化能力;(3)膜分相水中除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膜分相法应用于环氧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改革是大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纳滤膜处理核苷酸生产中树脂再生工段的碱盐废水,研究了操作压力和废水温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膜操作压力为1.5M Pa,废水温度对碱盐透过率及COD去除率均无明显影响。在室温、1.5M Pa条件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大于98%,碱盐平均透过率大于97%,平均膜通量大于30.0L/(m2.h)。使用后的纳滤膜经质量分数为2%的柠檬酸溶液清洗后,膜通量完全能恢复到实验前的水平。透膜碱盐溶液可直接回到树脂再生工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