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H_2S)主要来自生产过程或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是有强烈的臭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一种弱酸)。溶于醇类、甘油、石油制品中。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及爆炸。硫化氢对铁等金属有强腐蚀性,也易吸附于各种织物。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硫化氢用于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元素硫等。  相似文献   

2.
水的化学沉淀软化法,就是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品,促使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变成难溶化合物沉淀出来,达到使水软化的目的。 石灰沉淀软化 石灰沉淀软化,就是向水中投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与水中二氧化碳、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而将这些杂质除去。这种方法还具有除去水中铁和硅的作用。水中的氢氧化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硅化合物而将硅进一步除去。经石灰处理后,水中的残留硅含量,通常可降低到原水的30—50%,但硅酸根含量一般不小于3—5毫克/升。 至于水中的非碳酸盐硬度,用石灰处理的方法不能除掉…  相似文献   

3.
北京玻璃研究所和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一起,从去年五月开始,对北京玻璃研究所生产温度计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汞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了净化研究工作。他们用充氯气的活性炭净化不带油烟的含汞废气。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管理简便等优点。缺点是要产生大量含汞废渣。最近,他们又在研究用高锰酸钾溶液净化带油烟的含汞废气。经初步试验,在吸收塔出口测试,可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0~30倍的带油烟的含汞废气,降低到4倍以下。含汞废水的净化,目前主要研究两种方法:一种是硫化钠共沉淀法,可将含汞废水降低到国家地面水…  相似文献   

4.
重庆园博园龙景湖水体中无机硫分布特征及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景湖是一个新建的人工深水湖,夏秋季节由于H2S等产生的黑臭问题严重阻碍了园区的发展。对龙景湖沉积物、孔隙水和上覆水的无机硫、有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覆水和孔隙水中硫酸盐(SO2-4)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76.87 mg/L、7.13~20.45 mg/L,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分别为89.00~164.08 mg/L、12.81~116.20 mg/L,上覆水中溶解性硫化物质量浓度为16.32~64.21 mg/L;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质量比为100.90~311.83 mg/kg,铬还原硫化物(CRS)质量比为106.01~471.53 mg/kg,元素硫(ES)质量比为57.87~351.63 mg/kg。上覆水中SO2-4和S2-沿深度方向分别增加和减少,沉积物中3类还原态硫(AVS、CRS、ES)沿深度方向均先增加后减少,且质量比从大到小为CRS、AVS、ES。上覆水中TOC充足,SO2-4(X)与TOC(Y)的质量浓度成反比(Y=-0.637X+147.73),SO2-4是硫酸盐还原过程的控制因素;孔隙水中SO2-4与TOC的质量浓度成正比(Y=3.1385X+14.061),TOC含量和生物有效性为SO2-4还原过程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原龙景水库、凌云桥等位置SO2-4还原性最强,是湖水夏秋季节产生黑臭问题的潜在位置。  相似文献   

5.
为了治理饮用水源地锑矿废水泄漏对水体的污染,使其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等3种混凝类物质及活性炭粉、蒙脱石粉等4种吸附类物质对含锑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对含锑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混凝结合硫化钠沉淀处理废水中的锑,废水经两级处理,废水中锑离子质量浓度从3.8400 mg/L降至0.002 7mg/L,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水质标准(Sb质量浓度<0.005 0 mg/L).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含汞废水污染问题,我们用离子交换纤维对含汞废水作了净化试验,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 羧基型离子交换纤维 北京维尼纶厂试产的弱酸性羧基阳离子交换纤维,是用维尼纶的中间产品作骨架,经过接枝处理合成的。 它的外型很象驼黄色的维尼纶纤维。比表面积约40米2/克。弹开了的干燥纤维,填充密度约在0.10—0.15克/厘米3。 实验情况表明(见表1),羧基型离子交换纤维和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相似,除去对汞离子有交换能力外,对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也进行交换。但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就越大,这种元素的离子对交换基…  相似文献   

7.
混凝沉淀法处理锑离子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PFS)对含锑(Sb)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pH值、初始质量浓度、沉淀时间、石灰乳投加量及温度对PFS处理含锑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锑离子的去除有重要影响,碱性条件有利于锑离子的去除,当pH=9时,去除率达到96.81%。在PFS和石灰乳投加量一定的情况下,去除率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沉淀时间对锑离子的去除有一定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增大,当沉淀时间为90min时,水中锑离子基本沉降完全。石灰由于质优价廉,常被用来调节废水pH值,但大量石灰加入水中会引起沉渣过多,使得二次处理困难,因此选择用NaOH和HCl调节废水pH值,并定量投加石灰的方法处理废水。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含锑废水,PFS和石灰乳投加量均为500.0 mg/L时去除率可达98.0%。温度对PFS处理含锑废水的效果影响不大,随着废水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温度的影响逐渐显著,温度升高导致去除率增大。PFS去除锑离子的过程符合二级线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硫化亚铜(Cu_2S)强化高铁酸钾(K_2FeO_4)对水中双酚AF(BPAF)的降解性能及反应机理,分析了反应初始条件及腐植酸(HA)和共存阴离子的影响,判断该体系下BPAF降解过程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氧化物种。研究结果表明:一价铜CuⅠ可与K_2FeO_4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生成具有更高氧化性能的中间价态铁(五价铁Fe(V)和四价铁Fe(IV)),可使BPAF快速降解。此外,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体系中有羟基自由基(HO·)生成并参与BPAF的氧化,但在Cu_2S/K_2FeO_4体系内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氧化物种为Fe(V)和Fe(IV)。腐植酸(HA)、碳酸根(CO_3~(2-))及磷酸根(PO_4~(3-))均对Cu_2S/K_2FeO_4体系下BPAF的降解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COMSOL软件模拟和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辐流式初沉系统三维流态及悬浮颗粒浓度分布状况,并探究颗粒物不同粒径(0.5×10-4m、1×10-4m、2 × 10-4m、3 × 10-4 m)、挡板不同位置(2.5 m、3.0 m、3.5 m、4.0 m)和挡板不同长度(1 m、2 m、3 m),对初沉系统沉淀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悬浮颗粒粒径大小对初沉系统内流场和浓度场影响较大,平均粒径愈大,相应的沉淀效果愈好;2)挡板与进水口中心的距离L和挡板长度H对系统的沉淀效果影响明显,当L=2.5 m,H=2 m时,模拟沉淀效果为最优.通过研究掌握初沉系统沉淀和分离特性,并指出可通过优化挡板的位置及长度,构建更为合理的初沉系统运行工况,对进一步指导和优化初沉系统设计革新和建造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某造纸厂的废水处理为例,介绍了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原理特点。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中的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该废水为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诊断电气设备内部的SF_6气体状态对于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主要诊断方法为SF_6绝缘设备分解产物测量,但是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气体交叉、使用寿命短、检测尾气污染等弊端。基于此,提出环保型SF_6现场检测技术,研制了环保型SF_6现场检测装置,采用光学方法对SF_6纯度、微水、SO_2、H_2S和CO等气体进行检测,并在系统后端设计尾气回收装置。研制的设备在都匀变电站应用并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微水测试精度小于2.5×10~(-6),SF_6纯度测试精度小于1%,SO_2检测精度小于1.5×10~(-6),H_2S测试精度小于2.5×10~(-6),CO测试精度小于0.3×10~(-6),符合该领域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电表厂二车间最近制成每天能处理40吨电镀含铬废水的装置。这个装置是采用化学反应工艺,使碳酸钡与废水中的铬酸发生作用,沉淀后,经过滤,便能除去电镀废水中的大量铬酸。 净化电镀含铬废水装置,由机房、废水集中池、反应池、过滤池、石膏池、清水池等组成。当电镀废水集中后,打入反应池,加入碳酸钡,用压缩空气进行搅拌一个多小时后,再将反应后的废水打入过滤池,经微孔管过滤,让水流入石膏池,由水中剩下的钡离子与石膏进行反应,最后使水流入清水池。这样净化后的水还可以回用。 这个装置效果很好。净化后的水经化验,含铅量一般可以控制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冶金酸性含镉废水,研究了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联合处理对镉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 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Cd~(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处理法,控制反应的初始p H值为4.0,硫化钠的投加量为445 mg/L,捕集剂的投加量为0.2 m L/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处理后废水中Cd~(2+)的质量浓度可以由638 mg/L减少至0.1 mg/L,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滤渣中镉的质量分数大于10%,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_2S气体逸出,可以实现冶金酸性含镉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扩散渗析法回收盐酸酸洗废水中的盐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盐酸酸洗废水中回收盐酸,在静态扩散条件下采用模拟废水分别测定了HCl、FeCl_2在不同阴离子交换膜中的渗析速率以考察膜的分离性能,进而采用实际废水考察动态扩散时流量、流量比对回收率及回收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362膜与DF120膜时,HCl的平均渗析速率分别为2.44×10~(-3) m/h和5.46×10~(-3) m/h,FeCl_2的平均渗析速率分别为1.49×10~(-4) m/h和2.67×10~(-4) m/h,酸盐分离系数可分别达到16.4和23.7.水酸流量比维持在1左右,流量维持在0.35 L/h的条件下,回收酸中盐酸浓度分别为0.26 mol/L和0.43 mol/L,FeCl_2浓度均小于0.002 mol/L,酸回收率分别为40%和65%,FeCl_2透过率均小于8%.  相似文献   

15.
<正>砷化氢(arseni,arseni chydride),又称砷化三氢、砷烷、胂,化学式为AsH3,是一种无色、有蒜味的有毒气体,密度高于空气,可溶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常温下稳定,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遇明火易燃,燃烧呈蓝色火焰生成三氧化二砷;温度高于230℃时便迅速分解。用途及来源砷化氢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与  相似文献   

16.
新农药硫肟醚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农药硫肟醚(O(3苯氧苄基)2甲硫基1(4氯苯基)丙基酮肟醚)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 d的培养时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硫肟醚的降解速率加快.当土壤含水量增加到80%(质量分数)时,其降解率达到最大(46.73%),然后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反而下降.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增加.30 ℃时降解速率达到最大(47.83%),以后温度继续升高,其降解速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5~100 mg/kg的质量比范围内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随其质量比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质量比继续增加时,硫肟醚的降解速率表现出下降趋势.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非灭菌与灭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8.106×10-3和1.63×10-3;半衰期分别为85.5 d和425.2 d.微生物对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用连续型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处理废水时,经常发现系统的净化出水pH值变小、排盐出水pH值变大。为了深入研究并揭示其机理,选择原碱性废水中和水、原酸性废水中和水、弱碱性废水、NaCl水溶液、纯自来水和纯NaOH水溶液6种典型水样进行定量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型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存在净化出水和排盐出水pH值变化的现象,即使废水在进入系统前调整为中性(pH=7),反应后依然是净化出水pH7,排盐出水pH7。该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在超临界状态下原水中无机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结晶盐离解生成了H~+、OH~-,随后各自缔合成酸性和碱性物质。缔合的酸性物质留在超临界水中,并随之从净化水出口排出,降低了出水的pH值;缔合的碱性物质混入盐结晶析出物中,随之在亚临界区溶解并经过排盐口流出,而重新溶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增加了排水的pH值。另外,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复杂的氧化腐蚀环境下也生成了一定量的OH~-和酸缔合物,它们对改变出水pH值有一定作用。酸根离子极难从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分离,因此对碱性废水要慎重中和,特别要慎重选择酸根离子,最好不要用盐酸中和,这是因为其带入的Cl~-会引起超临界系统内的氯腐和系统净化出水口的酸腐。研究表明,因为存在出水pH值的变化,对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出水的纯净程度必须予以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作业或科学实验中,工作人员若长期吸入散落在地面的汞挥发出的蒸汽,会引起汞中毒。因此要注意安全使用。一般除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外,也可采用处理散落汞的简易方法,即将备用的硫磺粉将散落汞复盖住。这种方法生成的硫化汞使汞蒸汽不易挥发,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Hg S=HgS 另外,根据汞的特性,在金属中,如金、银、锡等,易与汞生成合金(即汞齐),而铜在一定条件下,如经加热后也能与汞生成铜汞齐。 对于少量散落在缝隙之间,水池内铁管弯头及角落里的汞珠,可用下列方法: 1.将硝酸与水之比为1:3的稀硝酸溶液放入小烧杯内…  相似文献   

19.
汞的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除辰砂(HgS)外,均属剧毒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汞经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进入体内,排出缓慢,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中毒。据国外资料报导:在含汞0.06~0.72 毫克/米3 空气的环境中,日久将造成慢性汞中毒;在含汞1.2~8.5毫克/米3 的空气中,会发生急性汞中毒。含汞0.01~0.02毫克/升的水,能使鱼中毒;含汞到0.03毫克/升时,能使水生虫类中毒。人饮用2升含汞50毫克/升的水,会中毒死亡。人脑中蓄积的汞量达到百分之二十时,会引起手脚麻木,神经失调,以至疯狂,痉挛而死亡。 我们党和国家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汞毒污…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零价铁(Zero-valent iron,ZVI)粉和废铁屑分别去除堆浸采铀工艺废水中以铀酰离子形式(UO2+2)存在的U(Ⅵ),分析了p H值、震荡时间、反应温度、ZVI投加量、共存离子等因素对U(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6,震荡时间为80 min,ZVI投加量为1.5 g,铀去除量为0.18 mg/g,ZVI对U(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8.6%,零价铁粉比废铁屑去除效率略高,共存离子Mg2+,Mn2+,Cl-,NO-3对ZVI去除U(Ⅵ)影响不超过3%,CO2-3和Cu2+影响显著。ZVI去除溶液中U(Ⅵ)以还原沉淀和吸附作用为主,吸附-还原反应遵循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出零价铁去除堆浸采铀工艺废水中U(Ⅵ)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