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在电解槽中,以Na2SO4为支持电解质,多孔石墨电极为阴极,金属铁为阳极,在10mA·cm-2的阴极电流密度下,电解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溶解的Fe2+进行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Fenton试剂),进而对有机染料进行氧化反应,使其不饱和双键断裂,从而达到有机染料降解、脱色的目的,在生成Fentonn试剂的反应中,Fe2+被氧化为 Fe3+,生成的 Fe3+在阴极得电子后重新被还原为Fe2+,因此,在电解槽中 Fe2+起着催化剂的作用.COD的去除率大于80%,脱色率达100%.脱色速率的测定表明其为一级反应,反应速度常数k等于l.98 × 10-4s-1.  相似文献   

2.
FeCI3存在时六六六热解生成PCDD/F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明辉  包志成 《环境化学》1995,14(3):179-186
在开管体系中,于280℃时研究了六六六无效体在Fe,FeCI3存在时的热解,以及影响热解产物中PCDD/Fs生成量的因素。PCDD/Fs的生成主要取决于FeCI3,而Fe的存在并不增加体系中PCDD/Fs的生成量。在封管体系中,研究结果表明,PCDD/Fs的生成量随FeCI3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温度影响最大。实验还表明,氯苯、氯酚对PCDD/Fs的生成起决定作用。在250-28  相似文献   

3.
含磷酸盐的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田宝珍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5,14(4):329-337
通过对含磷酸盐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pH驰豫,电导率,可见光光谱和不同化学反应活性组分的分布等一系列化学物理性质的表征,说明在FeCl3-NaH2PO4-NaHCO3溶液体系中,PO4^3参与了Fe(Ⅲ)的水解-聚合反应,形成了Fe-OH-Fe-PO4-Fe结构共同控制溶液性质。使溶液性质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证明PO4^3对Fe(Ⅲ)溶液的水解形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7  
本文系统研究了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PH、氧化还原条件对沉积物磷释放有很大影响,获得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磷释放的方程,结果还表明,厌氧下(DO〈1.0mg.l^-1)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量明显高于好氧条件(DO〉8.0mg.l^-1),其释放速率分别为3.14μg.g^-1.d^-1和2.75μg^-1.d^-1,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CP=Ae^b/t,观察到藻与沉  相似文献   

5.
水处理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化动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久辉 《环境化学》1997,16(2):178-184
以流动电流为参数。研究了水处理条件下氧还还原过程的电动化学特性,考察了水中KMnO4及其与MnO2+,Fe^2+之间氧化还原作用的流动电流(SC)规律,探讨了氧化还原的初始条件,水处理环境、原水水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投加方式等对流动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中约0.5mg.l^-1的KMnO4可产生SC的峰值,而且当它与Mn^2+和Fe^2+经不同条件进行氧化还原作用时,可通过SC值的变化表现出更为  相似文献   

6.
Fe(Ⅲ)水解过程中无机阴离子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田宝珍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3,12(5):365-372
本文通过PO^3- 4,F^-,SO^2- 4,Cl^-,NO^- 3和ClO^- 4存在时,0.1mol/1 FeCl3溶液的碱中和曲线的分析对比,说明了用曲线斜率区分滴定曲线为三个区域:(A)自发水解反应;(B)聚合反应;(C)沉淀反应,以及阴离子对中和曲线的影响及其规律,指出阴子子对Fe(Ⅲ)浓度中和反应影响为不同程度的竞争配位,参与聚合及电中和脱稳,使沉淀反应提前等。并与OH^-共同形成F  相似文献   

7.
氧化热处理对活性炭纤维吸附转化SO2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开喜  凌立成 《环境化学》1999,18(3):210-215
本文研究了经O2,空气或HNO3氧化后,高温下热处理改性的活性炭纤维(ACF)在O2和水蒸气存在下脱除SO2的能力。结果表明,氧化热处理改性后,ACF的脱硫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其中O2改性的ACF脱硫活性最高,HNO3改性的ACF最低,空气改性的ACF居中。并对改性ACF具有不同脱硫活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TPD实验表明,H2SO4从O2改性ACF上脱除最容易。  相似文献   

8.
罗孟飞  朱波 《环境化学》1996,15(3):193-198
本文考察了An-Mn,Ag-Co和Ag-Ce复合氧化物上CO,丙酮和吡啶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双组分Ag-Mn/Al2O3和Ag-Co/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均高于单组分Ag/Al2O3.在Ag-Ce/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速率言程可用r=kPo2^mPCO来表示,随着催化剂中氧化铈含量的增加,对氧的反应级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Fe2O—SiO2对燃煤过程中石灰石固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丽萍  朱素渝 《环境化学》1998,17(6):532-536
本文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a/S摩尔比,添加剂Fe2O3或SiO2以及不同比例Fe2O3和SiO2的混合物对石灰石固硫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能够大幅度地影响Ca/s比与石类石固硫能力的关系。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Fe2O3和SiO2时,其促进作用较大,固硫能力大大优于纯石灰石。  相似文献   

10.
流化催化裂化中DeSOx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三个系列的DeSOx催化剂:铜类催化剂、铈类催化剂、铜铈类催化剂。模拟流化催化裂化(FCC)条件,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水热处理、反应温度、体系中氧气浓度为SOx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吸附SOx后的再生性能,同时将合成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INTERCAT公司的DeSOx催化剂)的DeSOx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 反应温度5的升高,催化剂的SOx吸附容量出现一极大值;水  相似文献   

11.
张羽  王英滨 《环境化学》2012,31(1):50-56
采用膨润土为载体,KHCO3为前驱物通过喷雾-干燥法制成固体碳酸钾吸收剂,制成的固体吸收剂粒径大小为0.5—2.0 mm,密度为1.73 g.mL-1.通过K2CO3负载量、吸收温度、吸收时间、床层纵横比等因素考察固体吸收剂对CO2气体的吸收效率及循环反应特性.分析碳酸钾吸收剂对CO2的吸收机理,并与以碳酸氢钠为前驱物制备的吸收剂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吸收剂对CO2吸收效果的差异性.通过XRD测试吸收剂吸收反应前后组成的变化,BET多点法测试吸收剂比表面积,扫描电镜观察吸收剂表面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碳酸钾吸收剂和碳酸钠吸收剂对CO2气体均具有较高的吸收量,相比而言碳酸钾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经过多次循环反应后吸收效果未发生衰减,在60℃—80℃范围内,碳酸钾吸收剂对CO2的吸收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日本原子力学研究所于2010年9月提供的最新数据库,以北山的地下水为例,使用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结晶固体AmCO3OH.0.5H2O的溶解度很低,北山地下水中AmCO3+占主导优势,其次为AmSiO(OH)23+;Am在pH=4.5—5.8的条件下以Am3+和AmSO4+形态为主,在pH=5.8—8.3的条件下以AmCO3+和AmSiO(OH)23+为主,在pH=8.3—9.5的条件下以Am(CO3)2-为主;pH对Am存在形态影响很大,而pE对Am存在形态影响较小.CO2分压越大,水溶液中CO23-的摩尔浓度越低,使得Am(CO3)2-摩尔浓度降低,AmCO3+与Am(CO3)2-摩尔浓度之和也降低,而Am3+、AmHCO23+和AmSO4+的摩尔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湘南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对NO_3和SO_4~(2-)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红壤对NO_3~-的吸附在浓度低时为负吸附,浓度高时为正吸附,吸附机理为非专性吸附,红壤对SO_4~(2-)的吸附等温式以Freundlich方程最好,在达到最大吸量(X_m)之前,SO_4~(2-)以置换羟基(—OH)的配位吸附为主;而在达到最大吸附量以后,以非专性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4.
水中四环素的超声辐照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环素(TC)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超声功率、初始浓度、pH值以及超声协同H2O2、TiO2、Na2CO3等组合工艺对超声降解TC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可有效降解水中低浓度的TC,尤其在碱性条件下,超声降解更为显著.加入H2O2、TiO2和Na2CO3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促进水中TC的降解.依据量化计算以及LC-MS测定结果,探讨了TC的超声降解机理,揭示超声降解水中TC主要是基于.OH自由基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模拟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呋吗唑酮 (FTD)进行降解实验研究 ,藉助UV VIS ,IR ,1 H NMR谱图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表明 ,pH值显著影响臭氧氧化的反应机理 :酸性条件下 ,臭氧以自身氧化为主 ,可迅速破坏FTD分子的共轭结构 ,但氧化不彻底 ;只有在强碱性条件下且保持臭氧氧化始终以·OH自由基反应为主时 ,方能高效地对FTD分子及中间体进行取代、开环、破坏和氧化 ,生成二氧化碳、水、无机氮及少量残余甲醛、草酸和低级脂肪酸 ,持续反应可完全矿化 .  相似文献   

16.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对CO2通量日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呈“U”字型,白天8:00—20:00 CO2通量值为负,其他时间为正,最低值出现在12:30,为-15.34 μmol·m-2·s-1。CO2通量日平均值为-3.65 μmol·m-2·s-1(约-13.87 g·m-2·d-1),表现为明显的CO2吸收,是重要的碳汇。CO2通量与净辐射、气温和表层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净辐射是影响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气温次之,表层土壤温度对CO2通量的影响最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CO2通量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符合三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R2=0.689,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7.
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阴离子染料酸性蓝-80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茂旭  王征  李艳苹  于红 《环境化学》2007,26(3):371-375
研究了水滑石(HT)及其焙烧产物(HTC)对阴离子染料酸性蓝-80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常见染料废水浓度范围内,HTC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都明显大于HT,HTC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分别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和粒间扩散模型.HTC对阴离子染料的去除受无机阴离子(Cl-, SO2-4 和CO2-3)的影响较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存在能明显降低酸性蓝-80的吸附量.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旱地小麦-玉米轮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红壤旱地连续施肥16 a后,不同施肥条件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和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CO2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施肥对土壤CO2和N2O排放有明显影响,且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土壤CO2和N2O排放。不施肥对照(CK)、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氮磷钾配施(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 904、8 062、4 298、9 235、14 098和4 708、7 530、5 435、7 089、15 472 kg.hm-2,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34、0.63、0.44、0.62、1.00和0.25、0.39、0.35、0.52、1.73 kg.hm-2,小麦休闲期土壤CO2和N2 O累积排放量平均占小麦生长季的63.52%和28.43%,玉米休闲季平均占玉米生长季的49.98%和32.72%,说明休闲期土壤CO2和N2O累积排放量不容忽视。除玉米季NP、NK、NPK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排放通量与5 cm深处土壤温度显著相关;而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除NPKM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CO2或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间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 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exists on Pt/Fe3O4 catalysts. • Pt metal particles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on Fe3O4. • Fe3O4 supports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CO adsorption on Pt metal particles. The self-inhibition behavior due to CO poisoning on Pt metal particles strongly impairs the performance of CO oxidation.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use reducible metal oxides for supporting Pt metal particles to avoid self-inhibition and to improv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is work, we used in situ reductions of chloroplatinic acid on commercial Fe3O4 powder to prepare heterogeneous-structured Pt/Fe3O4 catalysts in the solution of ethylene glycol. The heterogeneous Pt/Fe3O4 catalysts achieved a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 oxidation compared with the Fe3O4 powder. The temperatures of 50% and 90% CO conversion were achieved above 260°C and 290°C at Pt/Fe3O4,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y are accomplished on Fe3O4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310°C. XRD, XPS, and H2-TP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metallic Pt atoms have a strong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with the Fe3O4 supports. TGA results and transient DRIFTS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Pt metal particles facilitate the release of lattice oxygen and the form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on Fe3O4.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O2-TPD and DRIFTS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ation step of oxygen molecules at surface oxygen vacancies could potentially be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of the catalytic CO oxidation at Pt/Fe3O4 catalysts. The reaction pathway involves a Pt-assisted Mars-van Krevelen (MvK)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