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浅谈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环评工作中,其重点和难点是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提出科学、合理、经济、有针对性的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方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填埋场不同服务时期,其渗滤液的水质及主要组分也在发生变化。本文结合国内外对渗滤液研究基础上,剖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来源、水质特点、主要组分变化情况,深入研究渗滤液的预处理过程、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及土地处理法等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对比,并提出垃圾填埋场对渗滤液的各种处理形式。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和方式虽然很多,但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渗滤液的产生,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处理工艺,值得我们在环评工作中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和渗滤液水质特点,介绍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技术工艺,并详细分析了这一整套处理措施的处理效果和可行性,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行业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目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讨论了几种典型膜分离技术的分离机理和优缺点,评价了膜组合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膜组合技术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自然衰减速度快于厌氧填埋场渗滤液的自然衰减速度;渗滤液自然衰减的速度远远小于回灌型厌氧填埋场渗滤液的降解速度,更小于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的降解速度。渗滤液回灌的方法可以加速填埋场垃圾的降解,部分解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特点,探讨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现状,笔者根据多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运营经验提出"MBR+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可以很好地满足渗滤液处理要求,保证渗滤液处理出水达标排放,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近年来,垃圾渗滤液的污染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防止渗滤液的污染,首先应该解决好削减其产量的问题,然后通过工程手段对已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因此,本文提出了防治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思路,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水质特点和处理现状,削减渗滤液产量的管理和工程措施,概括了垃圾渗滤液常规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周围水环境的治理,因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情况以及对渗滤液的处理情况,同时并探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征,简要分析了当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厌氧UASB+MBR+纳滤的工艺处理模式,对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设计方案。经过实际运行,出水水质良好、运行工艺稳定可靠,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仍然没有合适的方案,出现状况时,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本文主要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希望对城市垃圾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垃圾填埋场操作过程中,对渗滤液的处理属于重要项目,直接关系到垃圾处理的有效性。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回灌处理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模式,提升垃圾处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保护地协同管控成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区分类管理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管控制度,生态保护地是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及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地之间的协同管控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地(即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重要生态空间、植被生态、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内容,基于“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省域”的管控梯度差异,评估分析了生态保护地的协同管控成效。结果表明:(1)从重要生态空间协同管控成效来看,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最高、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最低,这与生态保护管控严格程度呈现很好地正相关。但是1980—2015年间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与管控严格程度没有表现出正相关。(2)从植被生态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点,与东部分布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西部分布较多的湿地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特征一致。但是,由于湿地及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较高,且分布在吉林西部草原和平原区的面积比例较高,自然保护地的年际变化较大、且植被覆盖稳定度低于重点生态功能区。(3)从水源涵养功能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特点,与这两个区域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密切相关,也与分布着大面积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地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最高,且年际变化最小、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土壤整体质量的生态毒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壤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灌区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 ,矿物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生态毒性试验分别参照国际标准组织 (ISO)和OECD指南 ,进行了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植物试验以小麦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50h ,蚯蚓毒性试验以蚯蚓死亡率、体重增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28d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在145mg/kg~1121mg/kg ,重金属Cd为0.34mg/kg~1.81mg/kg .土壤对植物和蚯蚓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土壤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 .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2.0%至-35.1% ,蚯蚓死亡率为0%~40%.体重增长抑制率由14d的-2.3%~-19.4%在28d增加到-2.1%~10.7% ,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达6.62/100.研究表明 ,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较低 ,但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松花江发生污染事故前后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发生污染前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东区的生态安全程度最高,发生污染后中区的生态安全程度最低;西区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各主因子中以水因子的下降幅度最大,说明水污染直接影响了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国际化学危险品的各种分类体系,对比了GHS与TDG、EU_CLP、DOT、WHMIS等对化学危险品的具体分类。有助于GHS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推进GHS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SR菌应用于净化回收电镀废水重金属工艺的安全性,通过11项试验和调查,研究了SR菌的毒力、毒性、致毒性、感染性和致敏性,SR菌在机体内的转归,人接触SR菌的反应,SR菌对植物生长的遗传的影响,结果表明SR菌的毒力,致毒性都在无毒范围;不致传染病;不致皮肤过敏;SR菌对植物的生长和遗传无不良影响,进入胃肠道的SR菌SR菌6h入血液循环,24h由尿,粪排出,体内的SR菌在7d左右被机体解体,通  相似文献   

16.
4种粪便堆肥过程中抗生素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饲料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粪便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堆肥工艺可以降解残留的抗生素.本研究以蛆粪、鸡粪、猪粪和牛粪为对象,利用中试好氧堆肥装置,研究不同类型粪便的抗生素残留情况及其堆肥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是主要存在的抗生素类型,不同类型粪便其优势抗生素均不同.对各粪便堆肥中抗生素降解规律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土霉素在堆肥第7 d检出水平为0,降解速度最快;强力霉素在4种粪便堆肥中的降解幅度在85%以上;磺胺类抗生素在鸡粪、猪粪和牛粪堆肥中的降解幅度在80%以上,但是在蛆粪堆肥中的降解效果较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仅存在蛆粪中,经堆肥其降解幅度为70. 79%.相关性结果显示,含水率和容重是影响4种粪便堆肥抗生素降解率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修正和发展了一维层状云物理化学模式,该模式包括了详细的气?液相反应和光辐射传输,在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污染水平下模拟了降水酸化过程?结果表明:光解系数在云顶为无云时的2~3倍,在云底则为无云时的0.2倍;自由基对S(Ⅳ)的氧化在降水后期可超过H2O2,并致使SO2-4和NO-3浓度在降水后期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由于H2SO4和HNO3的不断生成以及NH3和气溶胶的洗脱,地面雨水酸度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长春市伊通河卫星桥(1#),自由大桥(2#)和东大桥(3#)三个采样点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中Cu,Pb,Zn,Ni,Co,As的含量及赋存形态,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金属间以及不同形态与沉积物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深入揭示城市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的空间累积规律。结果表明:伊通河1#和2#采样点不同深度的重金属浓度随深度变化幅度不明显,而3#采样点中Pb、Cu和Zn含量随深度变化显著,它们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达到70.3%,48.1%和52.2%。三个采样点中Cu,Pb,Zn显著相关(r=0.914,0.798和0.949),而Ni,Co,As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r=0.924,0.843和0.812)。说明这2组金属可能分别具有相同的来源和迁移特性。形态分析结果指出,在沉积物中Cu主要与有机质或硫化物相结合,Pb,Zn和Ni主要存在于由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硫化物结合态中,以碳酸盐和锰氧化物形式存在的比例相对较少。统计分析进一步说明,Cu,Pb,Zn与锰氧化物结合方式类似,Pb在有机/硫化物结合态中可能主要与硫化物相结合,而不是有机质。Cu和Zn有机硫化物结合态的含量与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辽河口沉积物中硝化细菌数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PN-Griess和MPN-PCR两种方法,于2007年春季(5月份)、夏季(8月份)和秋季(11月份)分3个航次,对辽河口区域沉积物中的硝化细菌进行了计数,并对硝化细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PN-PCR方法要灵敏于MPN-Griess方法10~100倍,且重复性好,能够更快速、更准确的测定硝化细菌的数量;辽河口沉积物中硝化细菌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分布趋势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空间水平分布趋势为:从河口上游至深海区,硝化细菌数量逐渐降低。说明硝化细菌数量的时空分布与环境温度和沉积物中N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The atm ospheric C O 2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t a rate of 1.5 滋 m ol/(m ol·a) and w ill double com pared to pre-industrial levels around the year 2050 (W atson et al., 1990). Its effects and m echanism by elevated CO 2 on global clim 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