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在诸多安全隐患中,目前国内对电梯使用安全威胁最为突出的是"老龄化"危机。针对电梯"老龄化"及目前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电梯维修保养所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物的数量持续上升,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加,同时带来的,还有电梯事故的频发。2012年9月,一名女顾客在上海市南京东路的华联商厦,不慎一脚踏入电梯空门,导致从6楼坠落到电梯井,当场死亡;同月,一名怀抱孩子的温州女子在进入电梯门时,由于电梯轿厢未到,该女子踏空,导致坠入电梯井死亡。国内各地连续发生多起电梯安全事故,不断触  相似文献   

2.
电梯安全问题近几年逐渐被关注。随着高层住宅楼的普及,电梯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了鹪,近年来中国电梯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激增,是世界上电梯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人们对电梯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常因不当行为导致电梯事故不断发生,电梯安全使用知识亟须普及。  相似文献   

3.
王亮 《劳动保护》1993,(10):18-20
电梯属国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也是现代化城市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与汽车一样,是城市的动脉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3年来,无论是林立的高层楼宇还是成片的工业厂房;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工作生活,处处显示出电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市电梯占有率明显高于许多内地城市,电梯的年递增平均近600台,总量已达近 6000台.人均使用电梯数量位于全国城市之首。我市在第一个建设高潮安装的电梯运行已近10年,各类问题逐渐暴露,电梯安全管理的形势不乐观,伤亡事故较多。近四年…  相似文献   

4.
庞文铸 《安防科技》2008,(12):72-73,41
电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因此电梯的运行质量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梯困人、故障停梯、电梯运行不正常等问题是高层楼宇中人们抱怨较多的话题,抱怨、投诉甚至要求仲裁的事件逐年增多.本文对电梯的应急救缓做了初步的探讨,包括日常管理中对电梯应急救缓的基本要求提供了参考做法、电梯应急救缓的方式以及电梯的应急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何毅 《劳动保护》2004,(6):20-21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作为住宅、写字楼等建筑物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电梯拥有量一般在30台/万人,全球电梯拥有量估计也达到10台/万人。而截至2003年底统计,我国电梯数量为423792台(不含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梯拥有量仅约3.26台/万人,中国电梯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然而,近年电梯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的有关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尽管2003年电梯数量比上年增幅高达22.46%,而电梯事故由2002年的1.56起/万台,下降到2003年的1.25起/万台,但人们…  相似文献   

6.
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弟华 《劳动保护》2006,(10):73-74
事故过程2005年1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海淀区北大资源东楼B梯(货梯)发生一起严重的电梯伤人事故,导致1名乘客在正常使用电梯时被电梯挤压并坠落至底坑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据现场人员介绍,9点30分左右,楼内租户工作人员刘宽在北大资源东楼电梯厅,准备推车乘坐电梯向上运送货物。当电梯下行到1层平层开门后,刘宽背对电梯向后拉车进入电梯,这时电梯门突然开始关闭,电梯同时向上运行,将刘宽带动上行。刘宽在上行中被电梯厅门上坎撞击翻落地面后,掉入井道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事故电梯为客梯,…  相似文献   

7.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经达到245万台。伴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大家对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听到电梯伤人的事件后,一些人对乘坐电梯产生了恐惧。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对电梯的基本常识还不够了解,对电梯都有哪些安全保护装置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了解电梯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梯,被困时如何寻求帮助等相关知识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客货两用电梯是工矿企业普遍使用的运载工具,既方便又实用。但是,由于设计的原因,电梯不在的楼层,也可以打开梯门,近几年来,人员坠落到电梯井下的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几年前,人民美术印剧厂一位副厂长就因此摔伤致残;1988年10月,统计局印刷厂一名青工坠井身亡;我厂也先后有两人不慎摔到井下。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我们研制出一种跑梯门安全装置。经过实用,证明了它的可靠性,杜绝了伤亡事故的发生。 这种装置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见图1、2)。当电梯不在本层时,行程开关处于闭合佣态 电磁铁通电吸合,B制电磁钩钩住本层电梯外门,使门不能打…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我国年平均新增城市住宅面积2.4亿平方米其中上海的建筑年竣工900万平方米,高层占40%,北京占30%。由此对电梯的需求量将猛增,目前我国有21万部电梯在使用,今后需求量按保守估计也将是年递增10%以上。到2000年我国电梯总拥有量将达到40万部。电梯在这种高速的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严重。这几年,北京的高楼盖多了,电梯也随之增多了,北京现有3万余部电梯在运行,并且以每年上干部的速度增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垂直运输工具人们在充分感受到电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对它的担忧也增…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市场日益繁荣兴旺,年需约4万多台,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与此同时,人们对电梯的舒适感特别是安全感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梯的安全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护接地是电梯设备安全使用和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电梯人身伤亡,保障电梯设备正常使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数字     
近日,针对电梯日常运行故障偏多、市民乘梯感受不佳等现实问题,1月1日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浙江省内首个衡量电梯维保质量的规范性文件《金华市电梯维保单位分级管理办法》,创新推出电梯维保质量指数。该《办法》将乘梯者的感受和满意度,以投诉率的形式纳入量化记分评价,通过读取电梯运行数据的方式,将电梯运行故障率进行量化记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新世纪的10多年时间里,全国电梯保有量从2003年的28.5万台增加到了2013年的300.93万台。"一位业内人士说。与电梯数量一起增长的还有电梯安全事故的增多。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部分省市的2 523台使用了15年及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了抽查,有7%的电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古月  肖肖 《安防科技》2013,(8):25-27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截至2012年底,中国在用电梯总数达到421.6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不断膨胀的电梯数量,加剧了电梯事故的发生。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因电梯事故平均每年伤亡40余人,特别是今年以来电梯事故呈现出上升的势头,特别是深圳、西安等地发生的几起惨剧,更是将电梯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究竟是什么让出行的"助手"变成杀人的"凶手"?  相似文献   

14.
“世界第一”和“价格第一” 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用电梯总数达到162.8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每年新增的电梯数在30万台以上,占全球每年新增电梯总量的一半以上。国内好几个城市在用电梯数量超过10万台,上海甚至超过纽约,成为全世界电梯最多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2014年1月,广州市工商局联合广州市质监局共同制定了2014年版《广州市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并于2014年2月1日起在全市电梯使用单位和电梯维保单位中使用。新版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电梯责任保险是被保险人所拥有或管理的电梯,在运行期间造成乘客的人  相似文献   

16.
(1)什么外电梯?答: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提升设备,是高层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的交通工具.电梯是用电力或液压力拖动轿厢,其运行于铅垂或与铅垂方向倾斜不大于15°角的两列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相似文献   

17.
电梯安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曳引式电梯综合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概率,针对曳引式电梯系统运行及使用特点,提出一种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从人、机、环境、管理综合角度建立电梯层次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特征向量法与区间估计分析理论结合,计算权重同时筛选指标.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评价向量数据化,根据量化分值,划分成5个安全级别,形成评价结论.方法应用于南京市102台老旧电梯,结果显示:老城区老旧电梯安全隐患较多,梯况不佳,安全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相吻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和衡量电梯运行情况及安全性能,对于电梯安全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底坑进水致电梯停运事件经过2010年4月17日0时左右,电梯维保人员接到消防报警运行人员的电梯报修电话,3区40栋左侧电梯有掉梯现象。17日0时20分电梯维保人员到达现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老旧在用电梯的轿厢内装潢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电梯轿厢被重新装潢。需要引起电梯用户和改造维修单位注意的是,轿厢装璜将使轿厢的自重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电梯的平衡关系、曳引条件等发生改变.给电梯正常运行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过度装潢甚至可能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20.
电梯智能化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电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电梯智能化就是让电梯越来越智慧,创造更美好的乘梯服务,进而构成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狭义上的电梯智能化聚焦于智慧监测终端;而广义上的电梯智能化服务更多地关注智能化解决方法、智能化感知手段、智能化处理手段以及更重要的智能化场景应用。电梯智能化的发展需要解决3个问题:电梯安全持续服务、电梯智能化智慧服务、智能化服务模式。电梯智能化应用场景的主要内容包括智能电梯管理、电梯智能化检验、电梯智能化维护保养、电梯智能化救援、电梯智能化风险评估。电梯智能化关键支撑技术包括电梯智能化终端、GIS定位、多平台协同、多元信息融合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梯智能化采集技术、智能化评价、智慧分析模型、智慧决策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