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9污染减排"冲刺年"的收官之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勇于实践,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取得重要成果 自"十一五"以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4.42%和5.95%,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66.1%和89.5%,实现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今年上半年两项污染物控制指标同比分别下降2.46%和5.40%,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73.2%和96.3%,保持了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9年污染减排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2%和4.7%.2008年前三季度与2007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7%和4.2%.可以说.两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出现下降"拐点",连续两年实现了"双下降".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强力实施节能减排攻坚,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11%,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21%和4.92%.  相似文献   

5.
重化工业大省对经济的贡献率大,污染物排放量也大,这似乎成为一种定式。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减排形势自然十分严峻。为确保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从根本上改善全省环境质量,辽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全面推进污染减排。2010年上半年,辽宁实现承诺,2项污染物指标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101%和107%,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新思路新举措新业绩更积极推进了以环境优化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减排任务辽宁省出重拳,下猛药,到今年上半年,2项污染减排考核的重要指标已提前完成。为杜绝减排指标随经济发展,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增大而出现反弹现象,辽宁省打响了污染减排百日攻坚战。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定的今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同比减排数据,累计到上半年,辽宁省2项污染减排考核的重要指标已分别完成了101.73%和107.03%,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省开展减排攻坚2009年,通过各级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贵州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9年,贵州省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比2008年下降8.9%,重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均有所提高,酸雨现象得到改善,贵  相似文献   

8.
根本出路在于新型工业化 陕西省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及以能源化工为主要支柱产业的省份,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高排放、高污染.袁纯清坦言,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和COD的排放量分别控制在81.1万吨和31.5万吨以内,比2005年分别削减12%和10%.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全省总体上实现了二氧化硫和COD排放总量"双下降",但与国家要求进度相比,陕西省污染减排工作进度仍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9.
政策与行动     
<正>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正扎实推进,"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10.
王同桂 《环境保护》2016,(12):75-77
正国家"十二五"计划实施以来,重庆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削减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始终将总量减排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强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取得良好成效。超额完成任务,减排卓有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5年,重庆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较2010年下降10.87%、10.50%、18.56%、16.09%,四项指标均超额完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0年上半年,山东省"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分别达到16.6%和21.0%,累计完成国家下达减排任务的111.4%和105.0%,成为6个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总量减排任务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军 《世界环境》2010,(6):37-39
<正>"十一五"规划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首次列入了节能减排目标。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与多处拉闸限电突击完成节能指标的状况不同,减排的目标似乎已经"唾手可得"。按照环保部门的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累计下降9.66%,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累计下降13.14%,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已经胜利在望。当我们把这一减排成果放到一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均增长13.32%和11.10%,电网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电源规模已连续15年居世界第二位。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供电标准煤耗、线路损失率分别下降至2010年底的333g(kW.h)和6.53%,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双双下降,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分别下降至2010年底的0.5,2.7和2.6g(kW.h)。总结电力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发现电力工业在依法节能减排、科学节能减排、电源结构调整、电价机制、产业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协调、不配套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规划、推进市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辽宁省"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减排工作的环境效益进行详细分析。辽宁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下降18%的同时,二氧化硫环境浓度下降了21.6%,酸雨污染有所改善。同时,二氧化硫长期浓度与排放总量呈正相关;热电建设与燃煤锅炉脱硫是降低辽二氧化硫环境浓度的有效手段;控制酸雨污染必须全面有效控制致酸物质排放。  相似文献   

15.
南粤绿讯     
《环境》2011,(10):45-46
经环保部核定“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减排19.98万吨和24.35万吨,这两项指标分别下降了18.88%、18.81%,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15%的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0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报告中提出了"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污染减排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经过"十一五"前4年的不懈努力,2009年二氧化硫减排已实现预期目标,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17.
于飞 《环境保护》2012,(19):27-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并首次将其作为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以空前的执行力度得到贯彻实施.正因如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  相似文献   

19.
选取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作为污染物评价指标,采用环境影响方程IPAT和指数分解模型LMDI作为研究方法,分别计算科技进步和工程技术在化工行业内的污染物减排贡献,定量得出"十一五"期间工程技术的减排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工程技术在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中的贡献度分别为77.1%和77.7%,进一步分析得到,工程技术中的清洁生产发挥了75%和62%的污染物减排效应。在环保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政府及企业应加大对工程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其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发挥工程技术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将清洁生产作为一条协调生产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来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有专家指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借助的是行政手段强力推动,而作为市场手段的排污权交易仅在个别地区试验,并未大范围开展。这种论断被很多人认同。那么在"十一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