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估算多环芳烃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6环多环芳烃(PAHs)气相色谱保留时间(RGC)与HPLC保留值及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对应关系的研究,发现RGC与HPLC保留值主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RGC与KOW间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包括EPA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在内的33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KOW值进行估算,估算值的相对误差为0.10%-12.10%,平均值为4.51%。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分4个季度采集图们市4个监测点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样品,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样品中多环芳烃,通过旋转蒸发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再用氮气吹至0.5 m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图们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共检出13种美国EPA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0.001—21.55μg.m-3.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明显,冬季各监测点多环芳烃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夏季含量最低.一天之内早上或晚上多环芳烃的含量普遍高于中午.卫检处和气象局监测到的PAHs含量明显高于环保局和安山监测点.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3.
大辽河地表水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及致癌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发展,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地表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水平及其致癌风险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为分析大辽河地表水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对大辽河2011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水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浓度进行监测,应用以Bap为参照物使用等效质量浓度TEQ和终生致癌风险评价模型(ILCR)对地表水中多环芳烃对人体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较,大辽河地表水中ΣPAHs的污染较为严重,且丰水期浓度显著大于枯水期。在丰水期,地表水中多环芳烃以4环多环芳烃为主,代表性多环芳烃为Baa;在枯水期,地表水中多环芳烃以3环和4环多环芳烃为主,代表性多环芳烃为Phe。与美国EPA标准相比较,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地表水中存在潜在的多环芳烃致癌风险,即使经过水厂处理后这种风险仍然存在,必须给予重视。上述研究结果为明确大辽河地表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加强水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辽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与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杨敏  倪余文  苏凡  张青  陈吉平 《环境化学》2007,26(2):217-220
测定了辽河干流15个沉积物样品中16种EPA优先控制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辽河沉积物中总PAHs含量介于27.8-1479 ng·g-1,平均值为285.5ng·g-1,其中蒽、菲、芴含量较高.特征化合物荧蒽/202与茚并[1,2,3,2cd]芘/276的比值表明辽河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产物.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利用GC/MS对黄浦江8个断面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沉积物中PAHs总量为0.244—2.805μg·g-1,从上游到下游呈升高趋势,工业污染和城市活动是黄浦江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水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较大的输入贡献.特征化合物指数分析表明,黄浦江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中下游显示一定的混合来源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有机碳是影响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了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样品,用内标法和色谱-质谱技术对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美国环保总署推荐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均被检出,多环芳烃单体的质量浓度在1.49~87.43 ng·g-1之间;其中萘、芴、苊等低分子量芳烃的质量浓度相对较低; 、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等高分子量芳烃的质量浓度相对较高,苯并[ghi]苝的质量浓度最高.16种多环芳烃的质量总浓度超过荷兰政府规定无污染土壤PAHs值的10~40倍;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较,多环芳烃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多环芳烃Ant/(Phe+Ant)、BaA/(Chr+BaA)、Flua/(Pyr+Flua)等参数表明,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烧源,且以机动车尾气为主;BeP/(BeP+BaP)比值偏高,可能与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太湖部分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玉斌  刘征涛  冯流  周俊丽 《环境化学》2011,30(10):1769-1774
对2009年12月采集的部分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共检出属于美国优先控制16种PAHs中的9种,各采样点位PAHs浓度范围在264.9—1703.2 ng·g-1之间.分析显示,表层沉积物中以4环及4环以上PAHs为主,两者之和约占PAHs总量的...  相似文献   

8.
对某钢厂附近20个土样中的22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萃取-分析-统计研究,用SPSS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4-8个指标(多环芳烃化合物)来评价钢厂周围土壤遭受多环芳烃污染的程度,也可用3-5个指标来评价其遭受致癌多环芳烃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静  周成  郇宁  杨永亮  殷效彩 《环境化学》2003,22(3):311-312
本文采集了青岛5个区的大气气溶胶样品,参照美国EPA610方法,用GC/MS分析鉴定多环芳烃。结果表明,青岛市大气气溶胶中PAHs总量的总趋势是东部高于西部,中部高于南、北部。多环芳烃的环数分布表明,气溶胶中PAHs几乎全部由人类活动产生。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化合物中的萘、苊、芴、荧蕙、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等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普遍检出于市内五区。苯并[a]芘的大气含量甚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郊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分布和来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集了3个北京市郊发展新区(昌平区、大兴区、房山区)共计20个不同类型表层农业土壤样品,通过微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总含量为1.20—3.35μg.g-1,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源于燃烧源,且受燃汽油型汽车尾气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测定了杭州湾乍浦沿岸13个站位海水中的16种多环芳烃,探讨了多环芳烃化合物在该区域的组成及来源.结果显示,杭州湾各站位总PAHs的质量浓度为227.12—406.86 ng·L~(-1),均值298.06 ng·L~(-1).经对PAHs组分分析判定杭州湾乍浦沿岸海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产品的高温燃烧.各种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国际生物学组织或国家制定的评价水生生物暴露于水体的安全食用标准相比,除了苯并[a]芘其他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2.
以东莞市2011年夏季不同区域的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了其中多环芳烃(PAHs)及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浓度、组成.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了PAHs及NPAHs的来源,并通过PEFs毒性评价法评价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硝基多环芳烃的BaP等效毒性,估算出个体致癌指数.结果表明东莞市颗粒物上16种多环芳烃总含量在12.60—193.95 ng·m-3范围内,6种硝基多环芳烃的总含量在5.88—62.79 ng·m-3,隧道环境中多环芳烃及硝基多环芳烃的浓度最高.除隧道环境中颗粒物的等效毒性及个体致癌指数超标外,东莞市颗粒物上PAHs及NPAHs对人体均不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要市售香烟主流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我国主要市售烤烟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卷烟共15种,采集自动吸烟机抽吸后主流烟气中的颗粒物,用GC/MS选择离子方式测定其中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中PAHs总量的范围为34.27-1603.75ng ·cig-1,且烤烟含量普遍高于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轻组分PAHs为主,其中(2 3)环PAHs占总量的86%.苯并(a)芘浓度范围为0.79-17.88ng ·cig-1,与多环芳烃总量、致癌性多环芳烃总量、苯并(a)芘当量浓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因此,可以用苯并(a)芘作为主流烟气中PAHs的指标物.烤烟型卷烟中苯并(a)芘均高于混合型卷烟,但单位重量颗粒物中BaP在部分混合型卷烟中含量却高于烤烟型卷烟,可能是不同过滤嘴过滤效果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4.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MW/HMW、BaA/(BaA+Chr)、InP/(InP+BgP)、Ppi等特定比值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的总含量在182.8-721.1ng·g-1之间,以3-5环为主;P...  相似文献   

15.
原油毒性主要源于多环芳烃(PAHs),而烷基化多环芳烃是PAHs的主要组分,氧化衍生物是PAHs降解和代谢过程所产生的重要产物。为评估比较烷基PAHs和氧化PAHs与其母体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本研究以菲、3-甲基菲和菲醌为研究对象,对海洋经济鱼种——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进行了肝损伤评价。结果显示,线粒体、内质网是对上述3种化合物最为敏感的细胞器;3种化合物对肝损伤的表现形式不同:1.菲导致线粒体数量增加形态改变、内质网减少纹理模糊、出现脂滴、细胞空泡化、出血,2.3-甲基菲导致内质网减少、出现脂滴、细胞空泡化、出血,3.菲醌导致线粒体和内质网水肿、出现脂滴及细胞空泡化;随化合物浓度升高,肝损伤程度加重;同一浓度下,不同化合物损伤程度也有差异,总体趋势为菲醌3-甲基菲菲。上述结果表明,PAHs衍生物的毒性可能强于其母体化合物;除浓度外,化合物的结构可能对其毒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典型工业生产区及附近居住区土壤中PAHs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根据对南京某炼焦厂、某炼钢厂、某芳烃厂、某炼油厂、某化肥厂和附近居住区土壤中 PAHs 的监测结果,首次报导了南京地区典型工业生产区(厂区)和附近居住区土壤中 PAHs 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炼焦厂厂区土壤中 PAHs 的质量分数最高,达到 17638.1 μg/kg,化肥厂最低,仅为 287.5 μg/kg,各行业土壤中 PAHs 的质量分数水平从高到低顺序为:炼焦厂>炼钢厂>芳烃厂>炼油厂>化肥厂。炼焦厂土壤中 PAHs 的特征因子主要是苯环数在 3~5 之间的芳烃化合物,特征因子质量分数之和占 PAHs 质量分数的百分率为 96.3%;炼钢厂土壤中 PAHs的特征因子主要是苯环数在 3~4 之间的芳烃化合物,特征因子质量分数之和占 PAHs 质量分数的百分率为 46.8%;炼油厂土壤中 PAHs 的特征因子主要是苯环数在 3~4 之间的芳烃化合物,特征因子质量分数之和占 PAHs 质量分数的百分率为 57.1%;芳烃厂土壤中 PAHs 的特征因子主要是苯环数在 3~4 之间的芳烃化合物,特征因子质量分数之和占 PAHs 质量分数的百分率为 52.2%;化肥厂土壤中 PAHs 的特征因子主要是苯环数为 2 的苊烯、苊,特征因子质量分数之和占 PAHs 质量分数的百分率为 24.6%。在本次调查的 5 种类型工业生产区土壤中 PAHs 污染的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应用加压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PAHs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为3.23—493 ng·g~(-1)之间,平均浓度为211 ng·g~(-1),调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与其它区域河流、湖库和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比较,PAHs含量属于低值水平.调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以3—5环为主,其对总浓度的贡献率为76.6%—100%,平均为84.4%,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分析结果显示PAHs主要来源于木柴、煤炭等燃烧源.质量基准法和质量标准法分析表明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水平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对长期生活在该区域的底栖生物将构成轻微的潜在威胁,应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控制多环芳烃排入三亚河.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贵州省黔南州12个县、市的表层(0~10 cm)土壤样品99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及来源.结果表明,16种PAH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12个县市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在42.4~163.1 ng·g-1之间,含量最高的是都匀市,最低的是惠水县,全州平均值为68.7ng·g-1.通过与国内外土壤中PAHs含量的对比,研究区的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各地污染程度有一定差距.在组成上,4环以上PAHs所占比例较高.根据2~3环和4~6环PAHs含量所占比例及菲(Phe)/蒽(Ant)、荧蒽(Flua)/芘(Pyr)比值,可以推断全州范围内PAHs主要来自工业燃煤、生活用煤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污染等,污染水平与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初步了解黔南州土壤中PAHs的污染现状,为以后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等毒性作用,被列为需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由于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环境中存在的PAHs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工作模式,着重介绍了其在环境中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量分析了2013年9月南昌市PM_(2.5)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PAHs总浓度平均值为17.95 ng·m~(-3),变化范围为3.55—39.97 ng·m~(-3).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占总浓度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5环(50.45%)4环(19.32%)6环(17.99%)2环(6.34%)3环(5.90%),表现出明显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通过计算PAHs的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浓度(9.458—14.454 ng·m~(-3)),表明南昌市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燃煤、机动车尾气、农业燃烧及少量的石油挥发是南昌市PM_(2.5)中PAHs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